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姜子牙》5天11亿票房,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多项纪录,然而评分一路下滑。

豆瓣评分勉强保持在7.0,知乎评分已经跌破5.9,隐隐有口碑崩盘的架势。

《姜子牙》为何如此两极分化?

来,我们从头说起。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一,大而空疏的概念、难以共情。

看完《姜子牙》,感觉导演只干了视觉总监的活。

画面非常好,审美特别棒,概念特别大,故事乱七八糟

这哪叫故事啊?

这是画面使用说明书吧。

影片为姜子牙设定了“皆为苍生”这样又高又虚又大的出发点,让人很难共情。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越高的概念,越需要细腻的、平凡的、具体可感的细节

台词中动辄提天下苍生,都是些无边无际、难以落地的鬼话。

真正让人觉得拍出了“天下苍生、民间疾苦、人间大爱”这些高概念的电影,比如《我不是药神》里买不起药的痛苦、落地的细节。

大而空疏的概念,原本就非常难拍,对于动画片这种类型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如果只将故事里的片段截出来看,《姜子牙》会非常带感。

“姜子牙,一战封神”,或者他试图登天向师尊讨要说法时,幽暗道路突降阻碍,这些片段都很棒。

问题在于所有这些带感的、总结性质的、高光色彩的瞬间,都需要完整故事链条的有机的、合理的铺垫。

哪吒里有正确的铺垫、有相对逻辑在线的起承转合,所以他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时能让人共情,姜子牙乱七八糟没铺好,质感很怪异。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姜子牙》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说几句“高概念”台词,就算拍好了拍出了“高概念”?

还不如死死守住姜子牙和师尊只是理念不同,将理念拍成具体的三百回合故事;可别突然又天降师组、让人一脸懵。

或者,就将师尊设定为阴暗之主,让姜子牙成为一个悲剧的反叛者,将压抑和无力感推行到底。

纵使姜子牙是神,依旧有蝼蚁般的痛楚;这样我这个“一滴水”或许能够共情。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可如今这部《姜子牙》,你说他丧,又不够丧,没有丧出悲剧题材的悲怆质感。

你说他高概念,也不过就一个老生常谈的悖论辩论题

《姜子牙》不是一个合家欢类型的动画电影,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宣传上一直搅和哪吒等合家欢类型。

《姜子牙》要拍一个暗黑童话,讲述“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的悖论,主旨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故事肌理并不能承载这样的主题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二,视觉动态亮点突出,却难以支撑全局。

毫无疑问《姜子牙》是这几年里国产动画中视觉上最棒的一部,但片尾彩蛋中《深海》预告一出,万分惊艳,瞬间让人怀疑姜子牙这个“最棒”很可能迅速被超越;但无论如何,《姜子牙》依旧非常超出预期(仅仅是视觉上)。

开篇,姜子牙在静虚宫诛杀九尾的那段,舒心酱很喜欢。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一排乐器吹奏,镜头转向远方、龙型刑具从下方缓缓旋转升起。

太有排面了!

动态非常带感。

从故事层面上说,这段重要吗?这不就是平平无奇的三个字“带九尾”嘛,但动态画面把“带九尾”三个字呈现得那样加分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不论是这一整排的乐器,还是背起链条拉动刑具上升的步伐,声音形态上非常丰富、画面呈现非常多元,更重要的是将礼乐教化、杀伐寓意、森严规矩等隐藏含义的附着,表达得非常直观。

很多大IP的呈现最让人头疼的一点,是太多人都习惯用语言推动故事、不擅长用动态画面来叙述,导致镜头呈现的内容往往很干瘪;《姜子牙》中这一段是典型的“从画面出发”的例子。

问题在于,他们太重视画面,不会讲故事。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要命的是后续过程中,电影里连完整的好看的动态画面,出现频率都不高。

比如姜子牙和申公豹这对CP,让人丝毫没有想嗑的念头。

不论是一开始奶妈申公豹絮絮叨叨的埋怨、看管,还是“反转”其实不是师尊让我来的,抑或是这次换我来保护你的煽情;每一段都让人提不起兴趣。

高度套路化。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哪吒》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类型片、都是套路化的;但这个故事在关键的旧传说的几个节点上、杀出了新意。更重要的是哪吒是有趣的,对观众来说友好程度很高。

而《姜子牙》很有些一言难尽。

比如姜子牙在北海小酒馆里换米的一段,只有店主从会走的小蘑菇里挤米、让人印象深刻。

但除此之外,牛头马面们和商朝老兵斗嘴打架,店主癞蛤蟆(或者是别的什么品种?)故作玄虚“幽!都!山!”,苏妲己上线打架,都显得很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没有突出的笑点,没有惊艳的场面,没有让人难忘的角色。

你说这段有问题吗?

没问题,制作层面非常好,但就是,不吸引人。

这部电影最大的困境,或许是“只有制作没有创作”

我毫不怀疑这是一个高效团队日以继夜的精良“制作”成果,但从故事成品的角度上说、缺了“创作一个故事”应该有的肌理和完成度。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三,红利的双刃剑。

《姜子牙》和《哪吒》有完全不同的画风和受众群体,除了相同的出品方、名字属于同一个古老宇宙之外,并不真正具备“同一个封神宇宙”的内在肌理。

然而《姜子牙》唯有站在哪吒、大圣们的肩膀上,才能有这么高的预售票房、首日票房,才能在隔壁全明星主旋律如此强悍的阵容面前强势领跑

这很矛盾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打包“国漫天团”、折现前作的口碑和好感度,就能变成真金白银的票房;

而观众们发现这压根不是一回事,更容易加速口碑崩盘。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线之前,做了大规模点映、一路发酵好口碑;《姜子牙》应该对自己的品相“危险系数”非常清晰,所以正式上映之前一直死死捂着。

不论隔壁是办首映礼还是看片、点映,姜子牙只管发预告片、宣传片,问题是,捂能捂多久?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哪吒》不是完美的作品,从美学角度说,个人认为姜子牙更胜一筹,但哪吒非常适合院线、很大众,而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去年暑期档原本还有重头戏《八佰》(原定7月5日)《少年的你》(原定6月27日),而这两部作品先后撤档,《哪吒》及时提档上线(7月13日起大规模点映)。

《八佰》在后疫情时期依旧斩获30亿票房,《少年的你》票房表现不错且横扫一片奖项,倘若三部汇聚同一档期,鹿死谁手真未可知。

《姜子牙》显然不同,双节档期大片云集;《哪吒》拿到的众多观众额外给国漫的鼓励分,也会因为“捆绑宇宙、货不对板”而折损许多。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真正从风格上说,《姜子牙》最应该成双成对打包的是《大护法》,但《大护法》哪里有哪吒这样的国民度?

可这“不是一个宇宙的宇宙”,热度本就是双刃剑。

对下一部现象级的国漫电影来说,口碑预热的传播发酵期会更加艰难。“满腔期望却不过如此”的印象会劝退一部分潜在观众,当然,只要下一部作品品相过硬,观众依旧会自发成为自来水。

毕竟我们太希望看见真正的国漫崛起,太希望看见一部接一部说中文、讲东方传统故事的封神宇宙、XX宇宙。

5天11亿,评分却一路下跌,姜子牙扛不起国漫封神宇宙

至于《姜子牙》,虽然吐槽了这么多“散乱故事撑不起大而空疏的主题”,但依旧推荐为值得看,仅仅是视觉部分就已经很值票价(幼童除外)。

不知道是编剧没有话语权、作品被肢解得面目全非,还是编剧就只会写这种散装主题、画面说明书(个人更倾向于前一种情况),总之很想说:能不能好好写个故事啊!

既然是瞄准大档期的院线电影,讲好故事不该是起码的要求吗?

优秀的作品,故事和画面里里外外应该是完整的有机的整体;现在这版《姜子牙》,很割裂,像散乱的故事大纲,只画了半面妆,一半倾国倾城、另一半扭曲萎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封神   哪吒   空疏   宇宙   肌理   苍生   档期   票房   口碑   观众   画面   评分   视觉   概念   故事   动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