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新旧观念的碰撞

纵观整个影剧史,《刘老根》算是一部奇作,这部电视剧不仅开启了农村影视题材的先河,也是赵本山最得意的成名剧。这部电视剧最初起源于范伟小品的一部台词,赵本山抓住了灵感火花,与何庆魁商议关于创作农村题材的电视剧的想法,并邀请他写剧本,在这样的背景下,《刘老根》的剧本诞生了。这部影视剧的主人公是当了二十多年村支书的农民刘老根,影片主要讲了刘老根带领龙泉山庄经营旅游业带领农村百姓致富的故事。

《刘老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新旧观念的碰撞

01

“土故事”背后的社会问题

作为一部农村题材电视剧,《刘老根》在题材上并无多少新意,所涉及的依然是关于农村及其农民脱贫致富的传统话题。虽然影片是一个“土故事”,但是讲的问题却是一个焦点问题。在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拥有9亿人口的中国农村也近出了坚实的步伐并日益凸显其重要的位置,农村矛盾的尖锐和复杂,在中国影视作品里,在艺术表现上,关注农村、关注农民一直是农村题材电视剧艺术创作中“永恒”的主题,农村题材电视剧也因此成为透视农村现实及其题的一扇窗户,虽然故事老土,但是导演赵本山在选择主题上无疑是成功的。

《刘老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新旧观念的碰撞

02

“穷则思变”的农民致富路

秉承农村题材电视剧“文以载道”传统理念,导演试图以此勾勒出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双重变迁,影视作品主人公刘老根是从城市又回到农村的,就诠释了这种变迁。

在农村题材电视剧关于农民如何脱贫致富的习惯思维中,作品围绕着龙泉山庄的创建和经营,将镜头对准活生生的农村生活场景,编织出一个充满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的致富故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电视剧中,作为背景的东北农村被表现得美不胜收,充满着诗情画意。在这里,旅游度假村一龙泉山庄白天宛若人间仙境,夜晚则如梦幻天堂。传统视野中农村的破旧、衰败都已荡然无存。显然,如此虚美的农村带有导演明显的想象或理想色彩。然而从全剧的内容和主题来看,虚美一方面是旅游度假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服务于山乡已经或正在巨变的主题需要,反映着农民对过上好日子的追求和企盼。

《刘老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新旧观念的碰撞

03

农民阶级狭隘性的完美诠释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国,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历史造成了农民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自耕自作、无拘无束、求稳怕变、小富即安是小农意识的典型表现。显然,这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对于农村变革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障碍。电视剧《刘老根》在情节和人物设计上有意强化了小农意识的保守性、狭隘性以及小农意识对于农村变革的负面影响。从龙泉山庄项目初上到项目开业经营,习惯力、传统观念以及乱推派、乱收费等各种问题形成一波又一波的阻力不断干扰着山庄的正常建设和经营。源于小农意识和各种落后观念,农民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于刘老根的想法和做法无法认同,甚至无法理解。

《刘老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新旧观念的碰撞

外面的世界虽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还依然坚守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是股份制,更不懂得入股可以赚钱。因为在意识里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么个山窝窝里能飞出金凤凰,龙泉山庄的建设在他们看来甚至有些荒诞。对此,电视剧虽然以喜剧形式呈现但仍然不乏现实针对性。

在人物性格方面影片也在塑造一个具有狭隘性的农民,剧中主要角色也都没有摆脱旧有观念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刘老根。在山庄的经营管理上,走在大多数人前面的刘老根却始终无法走出作为农民的自己,农民观念中的“守”让他无法跟上现实变化的节拍,随着企业的不断变大,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还有附着在他身上的权利意识和狭隘的亲情观念,都让我们看到一个农民的局限。

除却刘老根,剧中主要人物角色还有丁香和范伟饰演的药厘子李宝库。丁香是刘老根身边的重要人物,也是电视剧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无论从哪方面判断,她都是一个极具传统特质的农村妇女形象,朴实、善良、敢爱敢恨,同时意识里还有着农民的狭和顽固,某种程度上她的性格特征代表了农民中的绝大多数。药匣子李宝库是剧中对小农意识演绎最为出彩的人物,迂腐且诙谐。他知识不多,却自为文化人,爱挂个眼镜,显出“知识分子”的样子;他爱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但又胆小怕事,私下里兜卖药材,惹出麻烦却不敢担责;他在人前装大胆撕下山庄的封条,被拘留后却被吓破了胆,事后还把自己吹嘘为英雄。

《刘老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新旧观念的碰撞

04

农民阶级陈旧思维中的“变”

应当指出的是,《刘老根》在表现农民小农意识和落后观念的时候并没有丑化农民,对待他们身上的局限没有掩饰,在表现上却始终带着善意为了避免陷入与同类型农村题材电视剧似曾相识的一般化境地,导演在“穷则思变”的大主题下,一方面表现残留在农民意识中的落后观念;另一方面在内涵的开掘上又紧紧扣住“变”字展现矛盾,推进剧情,极力展现农民在当代社会中的新旧思想变化以及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时代风貌。

《刘老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新旧观念的碰撞

作为社会根基的组成力量,中国农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一方面他们保守、落后,另一方面在新的精神力量的感召下,他们又时常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乡土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中,农民的精神世界的变迁或日观念的变化无疑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电视剧《刘老根》在这点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剧中刘老根这一形象最具代表意义。作为农民刘老根身上虽然也残留着严重的农民式的落后,然而他的性格中却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意识中的开拓进取精神使他自觉地担当起农村变革中的先决人物,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自觉创业并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与一般农民相比,他有着敏锐的眼光和超强的胆识,思想意识变化也极为迅速,在创业过程中面对形势的变化和各种挑战,他能够最先接受新观念、新信息,并能够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从社会意义上说,刘老根这人物形象还揭示了东北文化在现今所遭遇的尴尬和挑战。

《刘老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新旧观念的碰撞

05

致敬东北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刘老根》在主题表现上不仅将镜头对准了农民,同时也对准了东北的民间文化。东北大秧歌、二人转等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剧中应有尽有。在这里,民间艺术形式不是单纯作为一种陪衬性需要而存在的,而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元素,与剧情的发展密切关联。

如剧中的山杏与二柱及赵的恋冲突过程便围绕着“二人转”得以展开。民间艺术与电视剧,与现代农村变革相结合,不仅使民间艺术找到了新的表达空间,同时赋予了这些民间艺术以新的文化内涵。编导以时下流行的农家宴、乡村游等为生活基础,用艺术的形式关照到民间文化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巨大的价值,预示出新时代农民创业的新思路。

《刘老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新旧观念的碰撞

仅仅从农村城市两极分化看这部电视剧显然比较肤浅,这部影视作品可以延伸为新思想和旧思想观念。当今新旧思想观念冲突和碰撞不断,甚至在新旧观念交替过程中会有反复,旧观念在短时间内还可能占据上风,然而从结局来看,新思想代替旧观念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编导据此提示我们,农民新旧观念的交替是一个必然的但又缓慢的过程。剧末,依旧大团圆式的结局一方面代表着创作者对农村现实充满自信的艺术把握,同时也预示出农民和他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已经发生了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新旧   龙泉   小农意识   观念   农民   民间艺术   局限性   狭隘   剧中   山庄   阶级   题材   落后   意识   电视剧   农村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