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纳兰惊梦/文

《我是唱作人2》已播出5期,作为少有以原创音乐为主题的音乐节目,今年第二季的《我是唱作人》相较第一季,除了调整张艺兴、 GAI等人的阵容名单以外,无论是赛程还是规则都没有太过明显的变化。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在动辄呼喊着求新求变的综艺环境里,《我是唱作人》这样“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倒是并不多见。或许在制作人的认知里,内容输出远比外在形式来的重要——只要能做出传播广泛的好歌,节目就是成功的。纵观已经播出的五期节目,其实还是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其中有亮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Demo互听环节到底有没有存在价值

原本录影棚里的Demo互听环节是《我是唱作人》符号化的环节,它所呈现的是一首原创作品的初始状态。纳兰认为这个环节存在的价值有三:初识录影棚这个“神秘”场地,通过互投决定分组与出场,设定作品的悬念空间。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但从第二季《我是唱作人》播出的情况来看,创作人在这个环节的心机隐约有脱离初衷的味道,甚至出现了GAI干唱Demo迷惑竞争对手的招数,使得这个原本就异常尬的环节变得更加干巴巴。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或许,这个环节存在的价值就是用它的“干”,来映衬正式演出舞台时的绚烂华丽,造成前后强烈的对比反差?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唱作人的人设到底怎么玩

人设标签是快速形成记忆的利器,无论是演员还是歌手都是如此。但问题是新人怕没标签,因为没标签被人记不住;老人又怕标签烙印太深,从此只被一首歌定型。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所以唱作人参加《我是唱作人》的目的很简单:新人求流量求认可,老人求突破求出圈。尤其是像刘思鉴这样的00后,通过节目塑造出一个明晰的音乐标签是出圈的第一步;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不缺流量的“顶流”张艺兴为何而来?目的也就是希望打破爱豆的单一标签。包括霍尊、GAI等人,一个不想只被国风束缚,一个也只被嘻哈定型。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对于他们而言, “logo+”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即不放弃自身特色的时候,以特色为核心向外延创造。就像上季王源的《吆不到台》和本季GAI的《别留》,注定会是“logo+”的典型代表。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上中下位区的阶层隐喻

一个有意思的说法是,《我是唱作人》里的“上、中、下”位区,颇有点社会阶层的隐喻:上位区环境优雅、待遇优渥,下位区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巨大的落差,很有写实意义。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而且节目的逻辑也符合现实:低阶层总是有向高阶层流动的冲动,但是挑战又只能以阶层向上逐级挑战,不能越级挑战,也算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设定。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一切都躲不过火锅的真香定律

如果要说本季《我是唱作人》最大的创新,应该要算把最后的“吃播”环节剪进了正片,往季这个部分应该都是剪在VIP版或者花絮特别节目里。

《我是唱作人2》吃播比尬聊精彩,demo互听环节太鸡肋

恰也正是这个“吃播”环节,印证了聊天中有个话题引领者是多么的重要。胖虎车澈证明了自己不仅可以导演,还是个不错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相较于录影棚里的尬聊,火锅环节的嗨聊则是气氛热烈多了。或许,这又是导演埋伏的一个反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优渥   环节   目的   鸡肋   反差   阶层   火锅   流量   有意思   导演   老人   新人   特色   节目   价值   标签   精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