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2060》或许能够说明白

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其创作的小说《雪崩》中这样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在将近30年后的今天,斯蒂芬森创造的科幻概念俨然大有变成现实的趋势。仿佛在一夜之间,全球的科技巨头们都争相布局这个名为“元宇宙”的赛道。

“元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2060》或许能够说明白

何为元宇宙?元宇宙到底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当不少人依旧在懵懂恍惚间,江苏卫视日前推出国产原创动漫形象舞台竞演节目《2060》,却似乎在无意间让人窥见了元宇宙的雏形与前景。

“元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2060》或许能够说明白

元宇宙最基本的特征即是沉浸式体验,这个创造出的虚拟空间却能够给用户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一系列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近年来,得益于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提升,各家平台虽然多有试水虚拟舞台表演,但像江苏卫视这样聚集了行业内顶尖团队,打造出一档完全以虚拟舞台表演为概念的综艺节目,却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国内首次。通过前沿的电视技术、专业的虚拟系统、强大的舞美团队,《2060》创造了一个联结虚拟与现实的平行宇宙,赋予诸多的国内原创V-life展示全情展示自我才艺和性格魅力的舞台,让更多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到虚拟V-life到底哪里“香”。

“元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2060》或许能够说明白

这些原创V-life的创作灵感大多源自中国传统文化,譬如制作人使徒子创作的“孟姜”就结合了孟姜女和孟婆的形象与故事背景,“无限少女”的形象细节上也有“神笔马良”的概念。不仅如此,这些V-life甚至都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人——“星瞳”曾经与杨丽萍一道演绎民族舞《雀之灵》,“孟姜”张口还能来段字正腔圆的秦腔《铡美案》。强大的学习能力使得它们能够不断在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养分,并且用各自风格展示出具有浓浓中国味的才艺。正如制作人罗天点出了V-life永续能力的意义所在,“星瞳是超越我们所有人存在的。她可以一直持续不断地跳下去,我希望星瞳能学完整个星球上所有的舞蹈,然后把所有舞蹈的精华精髓都永远地流传下去。”

“元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2060》或许能够说明白

除了强大的学习能力与表演能力,这些V-life最让人惊喜的一个地方,便是它们的强社交的属性,尤其是共情与互动能力让人啧啧称奇。他们不仅“多才多艺”,更善于与观众产生交互:“孟姜”表演脱口秀疯狂吐槽老板“过气不够红,经济效益不够高”之余,更是没放过几位观察员,毒舌力MAX的吐槽属性深受年轻观众喜欢;

“元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2060》或许能够说明白

寄托制作人美好愿望的“点赞仙”,欧气满满善于给人打气,在满足当代人“拜锦鲤”需求之余,更传递着“越努力越幸运”的价值观。这些V-life更像是有温度的生命,鲜活饱满的人物性格,有趣有梗的互动能力,能够无时无刻提供越来越稀缺的情绪价值。它们对于日趋孤独的现代都市群体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需求价值。

“元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2060》或许能够说明白

正如制作人罗其胜所说,V-life是自己幻化出的一个精神的投影。这种精神投影,恰恰是最积极向上的那部分,它们存在的价值,既是带来快乐,也是带来希望。包括制作人卢洁芸创造V-life“织织”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这个秉承着“就算是跌倒,姿势也要摆好”V-life积极向上的精神,来缓解自己对于未来的焦虑,来坚信自己创造美好的自信心。

“元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2060》或许能够说明白

可以说,《2060》创造了一个“元宇宙”的雏形,这些带有强烈精神属性与情绪价值的虚拟生命V-life,不断扩充着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这档节目的价值所在,或许只有在未来才能真正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斯蒂芬   宇宙   江苏   科幻   雏形   制作人   属性   观众   强大   舞台   概念   形象   能力   价值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