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人生的维度,才能摆脱低配的人生:三个策略,让你轻松逆袭

小王最近心情糟糕透了,领导总是把最难的任务交给他,这些工作都是其他同事避之不及的,但是小王却没有办法拒绝。每次小王和上司抱怨时,上司只是说:“你是我最看好的员工,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渐渐地,小天产生了懈怠心理,越来越不想工作。一想到工作的难度,就一个头两个大,于是他开始逃避,能够一天做完的事情拖两天,难做的事情就干脆拖着不做。


大家都说:小天变了,不像以前那么积极肯干了。领导对小天的改变也看在眼里,慢慢也不再器重他。
小天发现自己的懈怠表现导致领导开始不再把那些高难度的任务交给他,重要的责任也不再让他承担,都交给了一个能力不如自己的员工小栾。小栾虽然能力一般,但是兢兢业业,努力把上司交代的每一个工作都做好,即使加也要完成任务。


两年后,上司升职,指定小栾代替自己的位置。以前的同事变成了自己的上司,小天这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懊悔不已。

其实,类似的故事在职场里经常发生,而究其根本,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个人的思维太单一,只单纯的站在了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没有多维度的看待整个事情,导致错失了机会,回归平庸。

拓展人生的维度,才能摆脱低配的人生:三个策略,让你轻松逆袭

那么,到底我们该如何扩展人生维度,能够更加全面、完整的看待事物,提高自己的境界和格局,摆脱低配的人生呢?在《圈层突破:如何打破人生的壁垒》一书里,作者黄启团介绍了三种,我行之有效的策略,这里分享给大家:

NLP位置感知法

我经常说,人是非常自我的,我们看待一件事情,往往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按照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去解读整个事情,甚至会投入过多的情绪,这使我们得到的结果大都是片面的、主观的,因此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老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也是这么个道理,只有当我们在看待一个事情的同时能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更加立体地看待这个事情。那么NLP的“位置感知法”,就是教给大家一个方法,让大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


拓展人生的维度,才能摆脱低配的人生:三个策略,让你轻松逆袭

与简单的“换位思考”不同,NLP的“位置感知法”中,有“第一身”“第二身”和“第三身”三个位置,以此来更为客观的看待事情,从而避免盲目决断。

第一身:从自己角度看待问题

第一身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是一个主观的角度。用第一身看待问题,是结合了自己的观点、信念和情绪去解释自己看到的事情,对事情的描述是从自己的眼、耳、身体来看、来听、来感觉的。

用第一身思考问题的人,有主见有立场,但是也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能了解对方的感受,对问题的看法会导致偏颇,遇到冲突时往往会指责、苛责对方。

第二身:从对方角度看待问题

第二身就是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此时你不是自己,而是对方,你的思考和你的情绪都是对方的思考和情绪。当你能够做到这一点时,你就拥有了“同理心”。同理心是一切关怀的基础,只有拥有了同理心,才可能与对方连接,也更可能去规范自己的行动。

打个比方,当你一个人在家吃饭的时候,可能就非常的随意、狼吞虎咽,但是如果你陪朋友一起去高端酒店吃饭,你可能在吃饭的时候,就会非常文雅,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你会在意朋友和其他客人对你的看法。其实这时你就是在用“第二身”看待自己,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你自己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站在第二身思考问题,他就比较不容易和别人起冲突,也更能未雨绸缪。就好比下棋,在我落子之前,我会考虑对方可能怎么走,这样的思考会让我看得更远,自然也会走得更远。


拓展人生的维度,才能摆脱低配的人生:三个策略,让你轻松逆袭


第三身:从抽离角度看问题

如果说第二身看问题算是“换位思考”,那么第三身看问题就是“抽离事情去思考”。

举一个例子,当你和伴侣吵架的时候,你的孩子是怎么看的呢?或者你的父母又会怎么看呢?如果不是家人,你的朋友、邻居甚至陌生人又是怎么看的呢?

第三身就是用与事情无关的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第三身看待问题有什么好处?第三身看待问题可以让人保持抽离的状态,当你与这个事情无关的时候,你会更加客观理智,甚至看到事情的更多细节。我们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及问题,通常是由很多情绪包裹着,抽离则可以去掉情绪重回理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冷静,不至于完全被情绪湮没。


拓展人生的维度,才能摆脱低配的人生:三个策略,让你轻松逆袭

记录时间的特殊方式——时间线

大多数人都能将自己经历的时空形成一条线,这就是“时间线”。“时间线”是一个稳定的潜意识结构,或者说,是一套记录内在时间的心理程序。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记录时间的方式,比方说我们知道哪个事情是已经发生的(过去记忆),而哪个事情还没有发生(未来计划)。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我们的大脑里对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有着不同的记忆位置,这些位置能够按时间的顺序连成一条线,而这条线就是“时间线”。

人们通常会将这一条线分为三段——“过去”“现在”“未来”

当我们思考的时候,思想的内容大部分会和“时间”有关系。当我们将自己置于不同的“时间”时,我们的想法就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又会使我们的行为发生变化。这就好比,你两年前的想法和现在的想法很多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不一样的想法又会让你采取大不相同的行为。

说到这里,一起看个故事吧: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存了不少积蓄后,就从公司辞职,自己创起了业,前两年公司发展还算可以,可是第三年的时候,公司遭遇了重大危机,一下破产了,小王自己还负债几百万。


破产后的小王,一下子懵掉了,整日喝酒买醉,意志消沉,晚上整夜整夜的睡不着,甚至一度想到了自杀,后来他的一个朋友去看他,一句话敲醒了他,他的朋友说:你现在才30来岁,虽然创业失败了,但是还有大把的时光,还有美好的家庭,难道你打算未来的几十年里都以这种方式度过吗?让你的家人也如此痛苦吗?


朋友离开后,小王还一直琢磨这句话。是啊,我还年轻,我未来的人生或许还有几十年。在过去这几年里我每天都生活在灰暗中,怨恨一切,父母和其他家人都因为我而愁眉不展,我和我身边的人仿佛生活在地狱中一般。未来还那么长,我还要以这样的状态生活几十年吗?几十年后,我的父母已到晚年,难道我给他们最后几十年的记忆都是如此悲伤与痛苦吗?


他含着泪认真思考了一整夜,他不想要这样的未来。她的人生只是在过去遭遇了失败,而未来尚未发生,当然还有更多的选择。他希望拥有开心的人生,希望身边的人能够快乐。


当有了这样的觉悟以后,她变了。她开始积极地调整心理,并且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并不断复盘自己过去的失败,读书学习,几年后,他重新创业,一举成功,不仅还清了所有的负债,还资产达到近千万。

这其实就是一个把时间由过去转到未来的案例。有人说一念之差,一个人就天差地别。当小王明白这一点后,把思维从过去调整到了未来,他就完完全全地发生了变化。


拓展人生的维度,才能摆脱低配的人生:三个策略,让你轻松逆袭

很多人讲,人要活在放下,其实这个也是有局限的,因为很多挫折、苦难,放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来看,可能是非常大的,难以逾越的,无法解决的,但是当我们能够调整一下时间框架,把这个事情放到未来,那就不一样了。

不信你可以试想一下,你过去是否遇到过一些困难,如失恋、创业失败或者被辞退等,当时感觉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可是现在回头一看,是不是觉得当时的痛苦不堪不值一提?

同样的,你今天遇到的困难,如果从未来的时间框架来看,也许你会觉得是“小菜一碟”。所以,你要具备一个“时间线”思维,懂得移动时间框架,正确对待今天的苦难和挫折。


拓展人生的维度,才能摆脱低配的人生:三个策略,让你轻松逆袭


理解层次

爱因斯坦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困境源于人们往往在制造问题的层面解决问题。这句话讲的太对了,当你学习了下面的内容,相信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理解层次”最早是由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为行为科学的心理机制提出来的,后由美国NLP大学执行长罗伯特·迪尔茨从中提炼和发展出来的一项NLP技术。


理解层次是指个体或组织的各种活动所在的不同层次之间的等级以及相互影响的关系。每一层次都会与其下面的层次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高层次上发生的改变必然向下“辐射”,从而在低层次上发生相应的改变。当然,在低层次上也可能发生改变,但不一定能够影响高层次。

“理解层次”可以让我们从不同层面理解事物,拓展我们的思想蓝图,极大地丰富我们处理问题和达成效果的方法。它也能帮助使用者明白如何突破困境,并且与自己潜意识中的深层力量联系,使得人生策划方面更有效果。

理解层次一共分为六层。因为高层次的改变会向下辐射影响低层次,所以,当人在低层次遇到问题时,在高层次上解决就会变得轻而易举。越往上走,越抽象,境界也越高。一个人若能养成在较高的几个层次中思考的习惯,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家甚至圣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境界。


拓展人生的维度,才能摆脱低配的人生:三个策略,让你轻松逆袭

理解层次结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理解层次的结构。

1.环境(Where and When)

“环境”就是何时、何地,即外界的条件。世界上的人、事、物、时、地、金钱和设备等都属“环境”。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想换个工作、换个房子、离开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创业,这些问题可以简单地称为外在的问题,这些外在问题可以说就是“环境”。

“环境”既可以成为我们的资源,也可能是我们的障碍。比如说,有人说你工作做得不够好,如果你在环境这一层次寻找理由,你可能会说:我的资源不够,同事不配合,现在市场环境那么差,等等。总之,你的障碍存在于“环境”中。

2.行为(What)

行为这个层次所指的是“做什么”或“什么没有做”,主要是指你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在环境中的我如何运作。

比如,各位读者此刻的行为就是在读书,有些或许会做笔记,有些会一边喝茶一边读书。“读书”“做笔记”“喝茶”这些都是行为。

3.能力(How)

能力层面是如何做的问题,它涉及选择、策略和资源等。能力决定一个人能够做或不能做哪些事情。

这个层次涉及一个人的选择机会。很多人说能力,其实能力的大小,就表现在面对事情,你有多少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种能力,故此选择越多,能力越大。我们一般说的能力,表面上指的是技能,如会一门语言、会一种软件、会一门技术等。除了特定的能力,也包括一些综合能力,如担任一个管理职位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问自己:我能胜任吗?这个胜任,并不是某一种单独的技能,而是很多能力的组合。

比如参加一场谈判,谈判结果理想,你可能会认为是因为你本来就具备良好的谈判能力。

到哪里?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这是我们每天都会思考的问题。


在“环境”“行为”和“能力”这三个层次思考的人,我们称为“普通人”。这些我们经常接触的层次其实是由更高的层次决定和主导的,但是更高的层次却不是我们能够经常使用到的层次,甚至根本不会去想,常常被忽略。更高的层次就是我们的“信念”“身份”和“灵性”这三个层次,它们由潜意识所控制着,却是人生成败苦乐之决定因素。


拓展人生的维度,才能摆脱低配的人生:三个策略,让你轻松逆袭


4.信念(Why)

为什么要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形成一套相关的信念与价值观。这是我们做或不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和动力。信念和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做每一件事的标准,但是这种标准并不会时常在意识层面体现,而是在人的潜意识中。所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打个比方,你是怎样选择一份职业的?以什么为标准?是自己的喜好、收入,又或者是社会地位,还是你顺从父母?

我们看电影《无间道》里面的卧底,他们工作辛苦、危险,甚至可能到死都没人认可他们的价值,可是他们为什么还肯做这个工作,甚至带着极大的热情去做,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或许就源于他们的价值观和信念,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

5.身份(Who)

身份其实就是一个人在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怎么看待自己,如何给自己定位,或者描述出自己的定位,这就是身份层次。

美国最杰出的商业哲学家吉姆·罗恩说过:“达到目标最有价值的一件事,不是你获得了你想要的东西,而是当你努力获得你想要的东西时,你变成了哪一种人。”

变成了哪一种人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身份”决定了你的“信念”,而“信念”指导着你的“行为”,而“行为”创造了你生命的成果。换句话说,身份决定了你的命运!

6.灵性(Who else)

灵性这个层次是我与世界上其他人、其他事物的关系。当一个人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时,或者一家企业在思考自己的使命及对社会的贡献时,便涉及“灵性”的层次。

我们来想想,你会为了什么拼尽自己的全力,甚至献出生命?你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献出生命吗?我想不会,几乎没有人会说“我要钱不要命”,但我们却随处可见为了孩子、为了家人、为了国家而牺牲生命的英雄。为了别人的福祉贡献出自己一生精力的人并不少见。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为别人或为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个体的潜意识中都潜伏着为群体而贡献的动力,这个群体可能是我们的家庭、社区、民族、国家,甚至是全人类。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追寻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个意义和价值就是我们的“灵性”层次。

每个人都有灵性的部分,只是大多数人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将灵性深深埋藏。灵性与生俱来,无须培养,只需要去唤醒。

“信念”“身份”和“灵性”是隐藏的层次,是一般人所意识不到的层次,这几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层次,却在无形中影响着人类看得见的“能力”“行为”和“环境”。因此,那些能从更高层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人,我们称为“高人”,或者叫作“境界高的人”。

理解层次让我们简单地认识到问题或困扰背后的原因,因而会更快地以“治本”态度去处理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NLP的真义不在其技巧方面,而在改变人的心态方面。技巧只是改变行为或者增添选择,而心态则是信念、价值、身份甚至灵性的层次。


拓展人生的维度,才能摆脱低配的人生:三个策略,让你轻松逆袭

纵观那些成功人士,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多维的,他们比常人能够看的更远,思考的更深,所以只有当你能够扩展自己人生的维度,学会利用“位置感知法”“时间线”“理解层次”三个策略去思考,才能不固化在自己习惯的条框中,才能一步步走向卓越。你学会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小王   人生   维度   灵性   信念   层次   角度   事情   身份   策略   位置   能力   轻松   发生   未来   环境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