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背后涉及了皇家秘密

每次我们看清宫剧的时候,经常看到皇帝早朝的时候,他正襟危坐坐在龙椅上,头顶上有“正大光明”的牌匾,仿佛是皇帝的一种精神象征,特别威严,这块牌面到底怎么来的呢?

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背后涉及了皇家秘密

正大光明,这四个字原本取自《周易·大壮卦》的内容:

大者,壮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


《周易·大壮·彖辞》的内容:

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意思是,要想皇朝统治的稳固,就要效法天帝顺应人情。表明他们的统治是正大光明的。所以说,这款匾额对清朝帝王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

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背后涉及了皇家秘密

朱熹也曾经用这四个字,来形容范仲淹:


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意思是:公正无私、胸怀坦白,是一个人的高贵品质。


悬挂于乾清宫正上方的“正大光明”匾,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这块牌匾是清朝的几代皇帝联合创作的。


字是顺治皇帝写的,经过康熙皇帝摹勒上石,就是把书法勾勒下来,然后用这种方式复刻在石头上。接着,乾隆又摹拓下来,制成了牌匾,悬挂于乾清宫。

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背后涉及了皇家秘密

到了嘉庆二年,乾清宫发生了一场火灾,原先乾隆皇帝摹拓的匾额也因此被烧毁,随后,嘉庆皇帝又将“正大光明”匾重新摹拓了一次。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悬挂在乾清宫正上方的“正大光明”匾,其实是出自嘉庆皇帝的摹拓版。


不仅仅是牌匾本身在传承,它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时候,夺嫡很激烈。清雍正皇帝在登上皇位之后,由于亲身经历过“九子夺嫡”事件的残酷,为了保护继承人,也为了防止夺嫡这种争端。雍正就开始实行秘密的立储方式,他把皇储人选一式两份,写好密诏。一份皇帝自己带着,另一份就藏在牌匾后面的建储匣。


皇帝驾崩后,顾命大臣会把匣子打开,然后两份密诏对照,经核实,如果两者内容一致,密诏中所指定人选便是下一任皇帝。

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背后涉及了皇家秘密

到了晚清时期,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的立储方式就失去了意义。而正大光明牌匾,也失去了保护皇位传承的意义。


朋友们觉得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牌匾   正大光明   咸丰   嘉庆   之义   周易   密诏   故宫   大壮   匾额   皇位   清宫   清朝   皇家   皇帝   意义   秘密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