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大师宫崎骏终于有新动向了。


最新动画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已完成36分钟时长。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这是大师第7次宣布引退后的复出之作。


2017年,76岁的宫崎骏,终于忍受不了无聊的退休生活,拿着企划书找到了老搭档69岁的铃木敏夫。


铃木敏夫调侃:“你要是画完分镜就死了,那这部电影肯定能火!”


宫崎骏笑了:“那我岂不是不死都不行了”。


两个又恐惧又坦然的大师,真的有点可爱。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01


宫崎骏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却从小体弱多病,医生判定活不过20岁。


6岁的时候,妈妈也得了脊柱结核,无药可医,常年卧病在床。


小时候,他想让妈妈背她,结果妈妈哭着说她做不到,宫崎骏难过到一度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生在这个世界上。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画画,成了他情感中的慰藉。而高中3年级,看到东映动画的《白蛇传》,更加激发了他的动画梦想。


大学没有漫画社,参加儿童文学研究会,开始创作了大量的漫画。


毕业后参加东映、手冢治虫、Zuiyou映像,一毕业就到工作室上班,丰富的想象力,成了新秀。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38岁处女座,科幻电影狂潮下,手绘电影《鲁邦三世》,业内肯定,上座率不高。


他手里《龙猫》等多个提案也都被否决了。他想做动画,想给别人带来快乐,却没有机会和门路。


一次,一位名叫铃木敏夫动画杂志编辑来拜访他,邀请杂志上连载漫画,宫崎骏在万般劝说下勉强答应了。


连载一年之后,铃木敏夫提出把这个漫画拍成电影,名字就是《风之谷》。


43岁的时候,导演和制作《风之谷》上映了。


只不过,她的母亲没有等到,永远停留在了72岁。


原班人马在德间书店的资助下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一系列的作品,都在这里诞生。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02


手绘动画电影,先是由宫崎骏绘制人物和场景企划图,确定形象。再结合故事情节走向,画出分镜画面。


整个动画工作室的上百名的画师团队,同步画出每一帧的动作姿态、场景变化、着色等,再由动画制作组转换成连续的电影画面。


平均来讲,1个月可以产出4分钟时长的电影画面。


宫崎骏是一个极度努力的创作者,每周创作300个镜头的原画记录,让整个工作室员工都为之惊叹。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其中一部《幽灵公主》日本票房193亿,折合人民币12.8亿,要知道,这是1997年在日本上映的电影啊。


而后这部片子得以在北美上映,美国发行负责人是知名的哈维·韦恩斯,经常大刀阔斧地剪辑。


一向内向腼腆的宫崎骏,却异常刚硬。他直接给哈维寄了一把武士刀,刀刃上写了几个字:不得删减!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之后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片的《千与千寻》,更加稳固了地位。


《千与千寻》,10岁女孩的视角,讲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2001年,一共画了16万多张的底稿,用将近1500多个镜头呈现出来的。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盛名之下,是老先生日益疲惫的身体。


从2006年起,导演Kaku Arakawa拿着一台相机,贴身跟拍宫崎骏的工作和生活,一直跟到2017年。


最终浓缩出200小时9.3分的个人纪录片,纪录片《十载同行:宫崎骏》,记录了《悬崖上的金鱼姬》和《起风了》两部作品诞生的过程。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宫崎骏不是一位传统的动画导演,大多数动画导演都是先有剧本再有动画,但从小热爱画画的宫崎骏,喜欢手绘出脑海中的画面,再慢慢延展情节。


2006年,想到了一个坚强活泼的女孩形象,原型是工作室员工的女儿。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画了几张草图,开场画面,最开始是波妞骑在一个水母上面,仅仅第3天,宫崎骏推翻了全部的绘画稿。


尝试用新的画画方式,新的着色,画出了波妞的形象图。


扔掉了整组画稿,重新来过,力保每一帧画面都自带有“故事感”。


波妞的脚趾张开,裙摆飞起来,这样的细节,表现波妞妞激动地跑向宗介,拥抱的姿势、衣服的褶皱、飘舞的头发。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握笔的力道不如从前了,只能换成更软的笔,体力一天不如一天,完成同一件事,需要更多的时间。


每周按摩一次,没有动力了,工作很长时间,都没有成果,感觉自己时间不多了。


分镜的速度,严重影响了制作进度,团队拿着进度表提醒宫崎骏,他想画出超越自己想象的画面。


但在伦敦参观名画《奥菲利亚》,细节刻画、光影拿捏,还是决定探索未知领域,突破自我,绝不允许自己轻易蒙混。


最终还是贡献出了11万张纯手绘画幅,片长1小时40分钟的作品。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另外一部电影《起风了》更是如此。


手绘动画制作者通常会规避掉繁重的人物群像刻画,但宫崎骏没有。


为了重塑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他和300人的团队一起,苦心绘画了整整4个月,才得以产出了4分钟的地震画面。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而不幸的是,在刚刚制作完成这组镜头时,日本爆发东日大地震,全日本陷入了地震的痛苦中。


这个时候,应该制作这样一部作品吗?


《起风了》讲述掘越二郎一心想要设计制造出日本零式战斗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下,一个普通年轻人,坚守梦想,努力生活的故事。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面对困难,如何努力地活下去?


电影有一句话: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就是答案。


他还是带领吉卜力团队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这部作品。


03


2013年《起风了》之后,宫崎骏先生宣布退休,不再制作长篇动画。也确实开启了退休生活,买菜做饭散步休闲,但他还是再次食言了。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2017年5月,已经76岁的宫崎骏再次出山,决定开始制作新的作品,考虑到年龄,招募一批制作者,甚至做好了在制作中死去的准备。


“与其什么不做地死去,不如在制作中死去的好”。


预计3年完成的片子,却因为年纪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左右。


对于一个将近80岁的老人来说,大概真心把这部电影为人生最后一部,制作尤其谨慎严苛。


作为合作几十年的老友,铃木也不催他,宫崎骏先生更加按照自己的进度推进创造。


选择的作品,是宫崎骏小时候读过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这本书由作家吉野源三郎撰写,于82年出版,多次收录在日本小学教科书。故事简单平实,却直击本心初念,一如这位动画大师。


我不太喜欢用匠心这个词,好像有点被环境用滥了。


在我眼里,宫崎骏大师,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动画制作者,为了传达一个理想,讲述一个故事,笨拙地用铅笔和纸张,一笔笔勾勒。


宫崎骏第7次复出新作,讲述天才创作者的人生意义


创作的过程异常痛苦,常常把自我抛掷到迷茫和否定的深渊,长期的伏案工作,更是对身体和体力的巨大考验。


但同时,创作又像多巴胺一样令人上瘾,每一次都声情并茂地宣布退休,然后又忍不住再次拿起画笔。


对于大师宫崎骏而言,只有在画画和创作电影的过程中,才能感知自己存在的价值。


所以,只要活着,就要不断地创作。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和自我价值实现吻合的事业,活出生命的意义。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哈维   铃木   千与千寻   制作者   创作者   日本   手绘   新作   天才   画面   导演   意义   团队   大师   工作室   动画   人生   故事   作品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