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影视解读##电影#

要论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可以说是我看过的,无论从风格还是细节都最还原原著的电影。

它是根据老舍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由范伟,殷桃,张超,王一鸣主演。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电影中,范伟老师的演出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他的演技太过优秀,将老舍笔下的丁务源演活了!他还凭借这一角色,爆冷夺得金马影帝。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话说回来,范伟饰演的丁务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只能说,每个中国人的身边都有他


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的大后方重庆,一个名为树华的农场。树华农场坐落在江边小山的半腰,是座常引渡客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

农场运营三年,虽物产丰富,却在赔钱。农场股东们虽知道原因,但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对于厂长来说,下不来台比什么都要紧。对于其他小股东来说,“股子少,地位也就低,假若粗着脖子红着筋地发言,也许得罪了场长和大股东们,这恐怕比赔点钱的损失还更大呢”。

农场的负责人叫丁务源,大家都叫他丁主任。

连场长带股东,谁没吃过农场的北平大填鸭,意大利种的肥母鸡,琥珀心的松花,和大得使儿童们跳起来的大鸡蛋鸭蛋?谁的瓶里没有插过农场的大枝的桂花、蜡梅、红白梅花,和大朵的起楼子的芍药、牡丹与茶花?谁的盘子里没有盛过使男女客人们赞叹的山东大白菜,绿得像翡翠般的油菜与嫩豌豆?

这些东西都是谁送给他们的?丁务源!

再说,谁家落了红白事,不是人家丁主任第一个跑来帮忙?谁家出了不大痛快的事故,不是人家丁主任像自天而降的喜神一般,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是的,丁主任就在这里坐着呢。可是谁肯伸出指头去戳点他呢?

丁主任处事圆滑周到,十分擅长待人接物,更有令人信服的本事。

丁主任上任的半年间,不仅对工人们怠工、小偷小摸的行为视而不见,还为了笼络人心,和工人们一起在工作时间打麻将,喝酒划拳。无论是厂长、股东还是工人,都和他关系很好。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一天,农场来了一个叫自称是“全能艺术家”的租客——秦妙斋。

秦妙斋是个厚脸皮的戏精,一直说自己父亲是有钱人,自己因为搞艺术离家出走。他总是告诉丁务源父亲会给他寄钱,他随身带的蝴蝶标本也值不少钱,但是从来不付租金。丁务源也不好赶他走,于是任由他一直在农场里白嫖。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他凭借自己的忽悠能力,让股东的女儿倾心于他,还出资为他办画展(虽然里面没有他的作品)。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为了整顿农场,股东们招了新主任——尤大兴。

尤主任是英国留学归来的博士,有知识能力,是个工作狂。但是,他做事颇为严格,为人一板一眼,一点也不懂人情世故。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他为工人们设定作息时间表,重新分配好工作,进行账目核查,对农场经营进行了合理的统筹规划。

为了节约开支,他准备辞去几个工作能力不强的工人,引发了大家的不满。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适逢丁务源出差办事,他们没有靠山,便从农场“拿”了几个鸡蛋,给尤大兴的夫人明霞,请她说说好话。明霞为了替古板的丈夫拉拢人情,便收下了这些鸡蛋。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尤大兴还要赶秦妙斋出门,惹怒了他。于是,秦妙斋召集起工人们,以“尤大兴的夫人私下贪污受贿”“尤大兴无故辞退上有老下有老的工人”为由,要将尤大兴赶出农场,交出主任之位。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尤大兴迫于无奈,知道自己无法教化愚钝顽固的工人们,只得带着夫人离去。丁务源又重复主任一职,大家其乐融融。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就这样,树华农场恢复了旧态。到了夏天,各种果树比往年多结了三倍的果实,那是尤大兴爱护的结果,然而,农场依然是赔钱的。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他的文字富有生活意趣,虽不似鲁迅先生的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而是代之以委婉幽默的笔触,但总能针砭时弊,让人豁然开朗。

《不成问题的问题》无论从面子还是里子,都非常还原老舍先生的原作。

(但是有一点我认为不够好。原著中说,丁务源将工人都换成了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电影未将这部分拍出来,让丁务源的人物塑造打了点折扣)

黑白色调,生活化的腔调,通过镜头里的门窗所搭建的舞台剧式观感,将搞笑和讽刺效果放大并充分发挥。三幕循序渐进,将中国式“人情社会”的内核呈现了出来。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谁身边没有丁务源这样的人呢?虽然能力不行,但是为人处世的周到足以让他叱咤职场。

他老在说话,而并没说什么。“是呀”“要得么”“好”这些小字眼被他巧妙地插在别人的话语中间,就好像他说了许多话似的。到必要时,他把这些小字眼也收藏起来,而只转转眼珠,或轻轻一咬嘴唇,或给人家从衣服上弹去一点点灰。这些小动作表现了关切、同情、用心,比说话的效果要大得多。遇见大事,他总是斩钉截铁地下这样的结论——没有问题,绝对的!说完这一声,他便把问题放下,而闲扯些别的,使对方把忧虑与关切马上忘掉。等到对方满意地告别了,他会倒头就睡,睡三四个钟头;醒来,他把那件绝对没有问题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等到那个人又来了,他才想起原来曾经有过那么一回事,而又把对方热诚地送走。事情,照例又推在一边。及至那个人快恼了他的时候,他会用农场的出品使朋友仍然和他和好。天下事都绝对没有问题,因为他根本不去办。

正如费正清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

在中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情的社会固然好,但是所谓的人情(并非真正的人文关怀)要是超越一切,恐怕就不好了。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那个春晚上傻乐的胖子成了金马影帝,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老舍   金马   影帝   乡土   中国   农场   人情   胖子   股东   格局   夫人   潜规则   工人   鸡蛋   主任   身边   能力   社会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