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会的焦虑,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人生是来学习的,学习也是人生的意义。

谈到学习,估计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三出来,而且更会列举出自己如何学习及各种学习干货的总结之类。

但是,在网络上充斥的帖子许多则是学习的焦虑感,曾经有网友分享自己一年内花了数千元买各种课程,每天不是在学习,就是走在学习的路上,可以说完全是学霸附体了,然而,一年学完之后,竟然发现什么都学到,为什么?

如何破解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会的焦虑,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这种看上去如此用功的学习却效果泛泛,并且还可能导致对学习及自我的疑惑。所以这些也被网友们戏说为:有一种焦虑叫,什么都想学,但什么都学不会。

不过,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用户寻找,总能找到解决方案。


这一本书,也许从某些方面给出了一个有益的方向了,那就是李书玲的新书《心智成长》。

如何破解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会的焦虑,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01

无论从功利角度,还是对于个体心灵完善来说,提倡终身学习这条主张已经不是一件吓唬人的噱头了。

不管是现在家长们对于孩子们学习的上心程度,还是一个人迈入社会后依旧需要跟上时代,不断学习已经成为必然。

但是,你是什么样的学习者?想成为什么样的学习者?以有如何学习才更有成效呢?

如何破解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会的焦虑,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心智成长》这本书并没有谈什么空洞的理论主义,而是从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上提出一种解决之道,并探索怎样努力和学习才能真正接受学习的本质而快速成长并自我迭代。

这本书的结构体系并不复杂,若是简单概括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是理论结合实际给出切实可行的实操方法。

作者李书玲身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此前就出版过多本管理著作,如《寻找规律》《组织设计》《组织成长论》《动力管理》等,所以读这本书能够切实感受作者对于问题及方法方法的详细解析,说是一本学习类的工具指导书也不为过了。

如何破解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会的焦虑,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毕竟在学习的路上,多看看他人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如何更有效的学习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了。

他人的方法不一定全盘借鉴,但是,真正读懂并读透他人的理论结构,寻找到学习的第一性原理,则应该是每个热爱学习之人需要深究的。


02

罗胖在得到的课程里不止一次说过,这世界最不缺少的是答案,缺少的是好问题。

曾经有人说,问对问题而得道,好的问题是通往目标和结果的最佳途径。

人生的问题如此之多,学习上的问题更不在少数,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的,科技让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是否真正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比如很多人心心念想的要干货,然后每天都在网上找无数的干货出来,这位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位说战略决定高度,还有的说做到极致,十万小时之后你也是个专家等等。

如何破解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会的焦虑,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都能轻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世界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概念。

从零售到新零售,从创造到智造,从商业到新商业,从赋能到新赋能。

这些概念和信息并不是不好,只是对于个体来说,如果不加思索地接受,那可能如同作者在书中指出的:概念和信息存在很大的污染性。

当这些概念和信息变成污染源头时,想要直接找到自我的定位,找到如何通往真正学习的道路就不那么简单了。

所以,经常有人是流行什么学习什么,今天学习心理学,明天学习批判性思维,后天学习如何演讲等等,貌似天天都在学习,学到最后却是发现貌似学习的很充实,然而却是学到了寂寞和焦虑了。

因为,看上去充实的学习并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了。

如果归纳一下,《心智成长》只谈了一个虽然宏大却细分的问题及目标:如何开启高效学习方式,从而真正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03

好问题及方向都有了之后,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找到正确的方法了。

在得到的精英日课中,万维钢分享超人学习方法,其中谈到如何读书的问题,其实概括下来就是要学会选择,要读的包括通俗易通的畅销书、热门书、专业性最强的书、真正的硬书以及真正的未来之书。

这种读书方式也就是针对一个方面不断的钻研下去,全身心的投入阅读当中。

这种方式和《心智成长》中的方案论不谋而合。

在本书中,关于如何了解学习方式与观念及思维训练法等章节中,多次谈到了如何全身心的投入问题。

如何破解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会的焦虑,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作者在书中指出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获取知识、跟外面世界相处的主要途径。

所以不管是在寻找自我,寻找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路上,就要学会调动全身心的力量,不管是客户的物质器官去感受,也要主观的脑与心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读书要如何读,学习要如何学习?

个人的观念一直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在了解作者的意图基础之上,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真正一个学习之人要做的事。

《心智成长》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则是分析得非常明晰,在许多章节中以归纳的手法把问题及方法以医生解剖的手法一个个解析出来,让读者既有理念又有实操的方式。

如在谈到心灵的层级时,指出学习者的心灵如何依照七个阶段依次进步:

第一个阶段:本能反应。

第二个阶段:关注和觉察“我”的反应。

第三个阶段,内外一致达到真实状态

......

第七个阶段,开悟后接通理高智慧的管道状态。

如何破解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会的焦虑,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这样的分析有点类似于金字塔原理,让人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大概所处的位置,如何针对性地打磨自我和学习了。

正如稻盛和夫曾经表达过的,人生唯一的目的就是提升心性和磨练灵魂,让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灵魂更高尚一点。

这也是本书对稻盛和夫一些思想的借鉴之处,身心和谐统一的学习之道了。


正如作者最后寄语的:愿我们所有的努力、倾心一生的学习,为这个世界打开一扇天窗,点一盏灯。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要当圣人,对于许多人来说,通过学习,不断的磨炼自己的心性,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学习更有效果,以正常的学习姿态为自己谋取福利,其实本身也就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

所以,读一本好书,找一盏可能的指路明灯,总不是一件坏事。

在学习的路上,且行且珍惜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焦虑   干货   心性   学习者   心智   原理   路上   概念   阶段   答案   心灵   理论   方式   方法   人生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