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2021年3月份,在杭州延庆路、庆春路的交叉路口,一群工人正忙着拆掉店铺上方的招牌。


巨大的“美特斯.邦威”被一个个卸下来。


在杭州最热闹的路口,这家开了20年的店,是许多80、90后杭州人的回忆。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如今商场林立、电商发达,当年雄踞各地步行街、当红明星代言的美特斯邦威,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当年老板周成建花1000万签下周杰伦,随着“不走寻常路”的口号,美邦火遍大江南北,最高峰全国开了5000多家店。


无论是在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还是在各个小镇青年心中,拥有一件美邦的衣服,都代表着消费力和审美。


而如今,美邦似乎只偶尔从人们的记忆中蹦出,让步入中年的80、90后,唏嘘一下自己回不去的青春。


而那个参与了80、90后青春的温州裁缝,如今似乎也不太好过。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爸爸,我想学门手艺。”


1982的某天,浙江丽水的小镇里,不满足于当小卖部老板的周成建,给父亲提出要求。


刚刚17岁的周成建,中学毕业,也无心继续上学。在当时,快点做事挣钱更被看重。


原本成绩不错的他,从乡下考进县城的中学,却因为是农村娃,被同学戏弄。


曾经有人拿着圆珠笔戳他后背,笔尖扎进肉里,划出一道2、3厘米长的口子。


痛在身上,而更难受的是,周围同学哄堂大笑,没有一个人帮他。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父亲托关系找到愿意收徒弟的泥瓦匠师傅,在农村,学会这个一辈子都不愁温饱。


可是有点洁癖的周成建不太乐意,他发现还可以学裁缝。


“我想布料摸起来总比泥巴、硬邦邦的木头要舒服很多。”回忆当年的选择,周成建笑着说到。


幸运的是,“偷懒”选择做裁缝,周成建反而意外发掘了自己的天赋。


同样的手艺,别人至少要学半年,他一个月就能跟着师傅上门了。


师傅也喜欢这个机灵、好学的年轻人,不仅学得快,还很会帮自己招揽生意。


很快出师的周成建,一心想着赶快赚钱。


刚刚17岁,他找几个同乡,一起凑了点钱在老家开起了服装厂。说是服装厂,叫裁缝铺更为合适。


找来一间空闲的屋子,摆上几台缝纫机,拉上几个会裁剪的老乡们便开工了。


忙的时候请一批工人,点着煤油灯,加班加点赶工。闲的时候周成建则四处跑客户,拉订单,又当老板又当裁缝又当业务员。


有了厂子,有了手艺,十几岁的周成建自给自足。只是骨子里不安分的他,对于眼前的小打小闹,显然不满足。


“再厉害也不过是个乡下小厂长。”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勤奋的他,很快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机会,南下江西景德镇,拉到了一个30万的大订单!


激动不已的周成建,回到老家青田,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把开了几年的厂拿去信用社抵押,贷出一批货款,招多了十来个人,没日没夜地赶工。


只是就在他完工喜滋滋等着收钱时,没想到对方因为衣服质量不过关,退回了这批货。


一夜之间,周成建从年少有为的小老板,变成负债30万的穷光蛋。


每天睁眼就是巨债,周成建愁得睡不着觉,一个月瘦了十多斤。


亏钱事小,他不愿意被当作一个失败者。


好在他还很年轻,失落一阵后,他带着仅有的9000块,踏上了前往温州的路程。


靠着在温州的表兄们帮扶,周成建拿着钱疏通各路关系,在温州最火的服装市场妙果寺,租了铺面,重操旧业。


每天清早睁眼便开始干活,白天卖衣服,晚上做衣服。


一年到头也不休息一天,周成建满心想的只有两件事:赚钱!还债!


想到老家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他心头暖暖的,同时又觉得愧疚。


只想快点混出人样,一雪前耻。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靠着没日没夜的工作,周成建在妙果寺渐渐站稳脚跟。


只是想要尽快赚够钱还债,靠着每天做零售、小额批发挣的那点钱,远远不够。


周成建每天窝在自己的小铺头里,招呼完客人,便发起愁来。


漫漫人生中,难免遇到困难、挫折。


有些人会就此一蹶不振、就地躺倒,而对于另外一些人,这股压力反而催化了他们,激发了潜力,反而赢得新的机会。


周成建正是后者,而天道酬勤的道理,再次在他身上得到验证。


生意没那么忙的时候,周成建招人管理店铺,自己则再次四处跑动,挖掘客户。


渐渐地,周成建逐渐把债还上了,还有了盈余。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有一年,周成建拉来了一批西装加工订单。


为了赶工期,周成建自己也亲自上阵,万万没想到,忙中出错。


他量错了袖子尺寸,做出来才发现,所有衣服袖子全短了半截。


急得一身汗的他,实在没有办法,最后死马当活马医,又赶紧把袖子补上一截,成了“拼接款”。


“你们先拿去卖,能卖多少是多少,卖不掉全退给我就是。”周成建拍着胸脯交货,其实心里完全没有底。


他已经做好了这笔货打水漂的准备了,没想到两个月后,订货商喜滋滋地打来电话,全卖完了!


不仅如此,还追加了一笔订单,而周成建无心插柳做出来的拼接袖西装,甚至在妙果寺市场带起了一股风潮,不少店都跟风卖了起来。


精明的周成建察觉到,当时市面上大都在卖西装,而这批不那么正式的衣服,却反而大受欢迎。


竞争少,需求大,这个市场可以好好挖掘一下。


同时期,不少港台服装品牌进入内地市场。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同样的款式和材质,有品牌就比没有品牌贵上两倍价格,而且买的人还不少。


周成建又心动了,1993年,他筹到100万,在温州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服装厂。


为了显得时尚,特意想了一个洋气的名字——邦威。


只是这个略微有些正式的名字,显然不够时尚。


过了几年,周成建在邦威前面加上了“美特斯”三个字,才最终心满意足。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新店开门之前,周成建紧张得彻夜难眠,只是未知也同样让他兴奋不已。


1995年春天,温州五马街上热闹非凡。


一条长达数百米的红毯几乎铺满了整条街,锣鼓喧天中,把路人引入一家叫“美特斯.邦威”的服装店。


在当时,卖衣服都是在百货商场或者批发市场里,人们对这种环境整洁、款式繁多的店感到十分新奇。


更重要的是,老板周成建做了一个非常疯狂的举动。他把店里服装的成本、店铺租金、水电甚至店员的薪水,全部公布出来。


“只要比成本高一块钱就卖!”店里的大喇叭不停地喊着。


这场看似亏本的买卖,实际上却比大赚了一笔,周成建尝到了专卖店的甜头。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90年代初期,人们生活逐渐好转,从只追求“穿暖”到追求好看、时髦。


周成建恰好踩准了这个时机,在同行还只顾批发零售的时候,周成建的“美特斯.邦威”迅速在长三角、珠三角火了起来,店铺接二连三扩张。


当年那个欠债30万,背井离乡的小裁缝,如今果真是可以衣锦还乡,被人高看一眼了。


如果仅仅止步于此,周成建或许也就是个做得还不错的个体小老板。但是刚刚30出头的他,正值当年,小富即安根本不入他的眼。


中学时候,因为是农村孩子被人欺负的耻辱,从未在他心里消散。而能够让他缓解的,就是不断往上爬,不断把生意做大。


让所有人都对自己毕恭毕敬,高看自己一眼。


而几年后的一个举动,真的实现了他的这个梦想。


生意兴隆的周成建,一心想着该如何把生意做大做多。


浸润服装行业十多年的他,深知这行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门槛也不高。一有什么样式好卖,不出一个星期,每家店都能看到同样的衣服。


如果不抓紧领先同业的这段时间,被人模仿起来后,想再找到机会就难了。


如果全都自己做,管理、资金都是个很大问题,但是如果跟别人合作,难度就会小很多。


自己只负责核心的设计和营销,店铺运营和生产都外包出去,直营和加盟同步进行。


靠着自己多年来的行业资源,加上美特斯.邦威生意如火如荼,周成建很快找到了愿意合作的厂家。


而真正让美特斯.邦威生意做遍全国,则是靠着周成建的另外一个重要决定。


2001年,他找来了香港天王郭富城代言,借着明星的名气,顺利让大家注意到美特斯.邦威这个牌子。


而2003年,周成建斥1000万巨资签下当红的周杰伦,更是让美特斯.邦威扶摇直上,成为当时年轻人心中,潮流、时尚的代名词。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的口号也成了年轻人的口头禅。


当时的中学生,要是能够穿着最新款的美特斯.邦威,那无疑象征着不错的家境和时尚的品味。


踩准了时代的脚步,周成建的生意一路高歌猛进,短短几年间,他从服装市场的个体户登上了从未想过的高度。


2008年8月28日,这个吉利的日子是周成建特意找人算过的。


像大部分生意人一样,他对数字极为在意,手下的人也都知道老板喜欢“8”。


这天,做了二十多年服装生意的周成建,走进了深交所,美特斯.邦威挂盘上市。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被一群人簇拥着,他在台上360度向周围人问好,笑眯眯地接受着记者拍照。


“早知道今天这么多人来,我就穿帅点了。”周成建笑得合不拢嘴。


当天收盘,美特斯邦威股价从19.76元涨到26.9元,周成建身家一夜高达16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服装第一人”。


2003年,把公司从温州搬迁至上海;


2004年,买入1000万的迈巴赫当专车;


2005年,筹划几万平方米的服装博物馆;


周成建的事业好得叫人眼红,然而就在他以为,事业会按照过去的发展,一直好下去的时候。


却出现了一个从未预料的转机,似乎命运的轨道给他开了一个新口,将他载入了完全不同的处境里。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2008年,美剧《越狱》席卷全球,不仅让国人见识到耳目一新的剧情,也带火了主演米勒。


同时期的周成建,看到走进国门的ZARA、H&M, 也一心想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Me&City作为周成建打造的中高端品牌,应运而生。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如同当年打造美特斯.邦威的路数,他找来炙手可热的米勒代言。


请来各路欧美网红走秀,在上海、北京等地最热闹的商圈,开着至少两层楼、1000平方米的大店造势。


“3年要干出20亿的业绩!”周成建信心满满放话。


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一耳光,一手捧红美邦的周成建,从未想过自己复制经验会失败。


大张旗鼓之下,一年轰轰烈烈的营销,换来的仅仅是2.5亿营收。


“和美邦差不多的质量,价格却贵上3倍。”消费者对周成建的高端路线并不买账。


周成建不再提当初的雄心壮志, Me&City也在一年后草草收场,淡出了人们视线。


而此时,美特斯邦威的市值高达百亿,在《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加持下,销量前所未有的高涨。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对于Me&City的失意,周成建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像不少早年做实业发家的老板,周成建在公司上市后,对资本的运作显然更有热情。


只是,偌大一家公司,股东却只有他和女儿胡佳佳两人。


在员工眼里脾气差,会不分时间场合骂人的周成建,给高管定下并不轻松的KPI。


到头来,分红却全部落入他和女儿两人口袋。


与此同时,他还坚持着在各地步行街、商圈开大店,而目标客户却早已走进了各大商场。


周成建并不是没有做过变革,曾经在美邦门店里,店员会引导顾客下载“邦购网”。


结果烧了一通钱,却连个水花也没有砸出来。


而15年,周成建更是花了5000万,占去全年营销费用的1/3,冠名大热综艺《奇葩说》,推广自主研发的有范APP。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效果不错,节目播完,APP的下载量高达50万,只是应用里,卖得最多的居然还是耐克、阿迪。


虽然想抓住的一直都是年轻消费者,然而周成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当年的方法已经过时。


仿佛一个舍得花钱、也拉得下脸面的长辈,想拼命跟年轻人打成一片。


满脸堆笑,卖力讨好,可是年轻人却有些莫名其妙。


因为他理解里年轻人会喜欢的东西,早已是过气的代表。


2016年,周成建被爆出联合徐翔操纵美邦股价。


随着徐翔被捕,周成建辞职,紧急交班给女儿。


原本指望靠着股价救公司于水火,结果却把美邦推进了更艰难的境地。

浙江农民,卖衣服成富豪,身价160亿,开豪车,如今却亏损,为啥

“现在是美邦最差的时候,但也是最好的时候。”周成建在采访中说到。


相对于鼎盛时期,美邦关掉了超过2000家店,最近6年更是连年亏损近30亿!


“还能怎么差?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触底反弹的时候。”周成建苦笑着,表情不太舒展。


只是,当年他看不上眼的ZARA、优衣库们,似乎并没有给他太大空间。


“我觉得最难的是经验的陷阱,成功地过去给自己戴了一顶虚帽子。”


“难以放下,难以落地。”


回想过去,周成建终于直面自己的问题。


只是,他还有机会重现往日的辉煌吗?


作者:沅宝味方枪枪


参考资料:


1、蝉市《今天的美特斯·邦威,越努力越尴尬》

2、市界《美特斯邦威老板把300亿玩没了》

3、财经无忌《美特斯邦威、周成建和一代浙商的宿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米勒   衣服   富豪   裁缝   温州   浙江   袖子   手艺   服装厂   身价   店铺   订单   当年   生意   年轻人   女儿   老板   农民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