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这几年新能源势头正旺,几乎成了众人口中的新风口。


各个汽车公司也没闲着,接连推出新能源汽车,就连互联网公司也想着分一杯羹。


前有蔚来、理想,后有百度、小米。


各方势力争先恐后地追赶着,这也足以证明,智能电动汽车在未来必定是一个大趋势。


如今汽车业的繁荣程度,很难让人想到在90年代末,中国民营企业连造车的资格都没有。


2001年,第一个拿到汽车准生证的民营企业,是吉利,它的背后是“汽车狂人”李书福。


那一天,距离李书福造车梦,已经过去了整整7年。


他曾口出狂言说,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一个铁皮。


以至于无数次被人攻击、谩骂,说他是农民、 骂他寒酸的大有人在。


从小就有创业头脑的李书福,当过放牛娃、给人拍过照、造过冰箱零件。


26岁就有过上千万的资本,却在十万大军下海南的时候赔光了一切,就连妻子都狠心离开了他。


半夜里站在高处,员工都怕他想不开,跳下去。


后来开始造汽车,生意越来越红火,成了有几百亿的富豪,但依旧改不了他抠门的本性。


总是穿80几块的鞋子,破旧的衣服,就连自家都保安都以为他是个农民工,把他拦在门外。


2002年,李书福放言自己要买沃尔沃,于是网上出现了大量的嘲讽,都说他是穷小子想娶公主,白日做梦。


历经8年艰辛,他终于娶走“公主”,走在了汽车行业的最前列。


而他的梦想,不过是造出老百姓都买得起的好汽车,不过是想证明中国人也能造汽车。


成为千亿富翁,是命运对他执着的奖赏。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1963年的初夏,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的农村家庭,成为生产大队长四个孩子中的第三个。


上小学时的李书福就已经会赚钱。


他利用暑假的时间,帮生产队放牛,每天能赚一毛五,一暑假最多的时候能赚到十块。


那时候他的学费是免交的,书本费才一块二,他一下成了同学中最富裕的人。


到了1982年,他缠着父亲买了台海鸥照相机,结果弄丢了,他厚着脸皮再去要钱。


李书福从父亲那里要来80元,买了台73块的虎丘和一些胶卷,骑上家里的旧自行车就去公园给人拍照了。


19岁的他,带着相机走街串巷的赚出了第一桶金。


坚持了两年多以后,因为没有营业执照被多次教育,他开始了第一次的转型。


他尝试从废旧电器零件里面分离金属,有过不错的效益,但是很快就引来了大量的效仿者,激烈的竞争导致成本变高,李书福开始再次转型。


那时候他去给自己定制皮鞋,看见工人都在做冰箱零件,他立马着手研究,第二年造出了第一台冰箱,正式进入冰箱行业。


李书福在租来的街道厂房里,研究了一年多,反复的失败磨得他手上一块好皮肤都没有。


等他终于研究成功了,厂房却被收走了,失去场地的李书福一筹莫展。


他只好以校办工厂的名义生产,仅仅安生了一周,又被人家举报噪音太大,被要求搬迁。


后来李书福又搬去了一个废旧的自来水厂,周围没有居民不用担心打扰,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电,于是他们私自接电,被相关部门审查了。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这年22岁的李书福,遭遇了创业瓶颈。


最后他们租用了家乡的一个仓库,但是路途遥远,搬运靠的都是人力。


那几天还下大雨,李书福带着几十辆手拉车,在大雨的泥路上挪动,他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就像是耕地的牛。


终于定居在了台州,成立了黄岩北极花冰箱厂。


一切都走向了正轨,李书福一跃成了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每天的产量最多能到1000多台,年收益有几千万。


大获成功的他却把一切都上交了,一夜回到解放前,他一拍脑袋,又跑去读书了。


这一年,他才26岁,放弃了千万身家,去深圳学英语。


这时的他还没有想过做汽车,更不知道自己会开启民营企业的汽车先河。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1994年,31岁的李书福去了美国,他看见高速路上16个车道上全是汽车。


他第一次萌生了要造汽车的想法,他要做出中国的汽车后卖给美国人。


那时候的他正在模特车行业混得风生水起。


师傅池幼章纳闷,他怎么就这么异想天开呢?


这个时代,是一个生产巨人的时代,感觉台州要出巨人了。


一语成谶,李书福成了“汽车狂人。”


有了想法的李书福,立马开始实践,但是他既没有技术,又没有生产线,更加没有设备,几乎是一筹莫展。


于是他把自己一百多万的奔驰拆了,就连送给下属的红旗轿车也被他拆了,每一个零件他都仔细研究。


说出了那句,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配沙发的评价。


这句话他不止一次澄清过,自己没有轻视汽车的意思,可网络上的攻击从未停止。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有了初步的研究,他用红旗的前后桥和动力总成,配上奔驰的方向盘和前后灯,从外面买来的汽车配件,再加上吉利工人的锤子。


李书福砸出了“吉利一号”。


比起造汽车,现在的李书福更像在玩拼装游戏。


虽然是红旗的底盘,奔驰外貌,但它成了李书福的骄傲。


李书福开着它到处去炫耀,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先是方向盘不能自动回正,然后被有关部门通知没有生产许可证不能造车。


那时候的国企上海大众,为了桑塔纳投资了数亿元。


而当时的李书福,没资金、没资格、没人才,只好暂时搁置了这个计划。


他转头就推出了踏板摩托车,再次获得成功,一年就销售了60万辆。


可是他的汽车梦,依旧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1998年,李书福见到相关部门的领导。


我不要国家给我出钱搞,我自己有一两个亿,如果投进去亏了,就亏了。


对方不为所动。


你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失败了,不给国家带来任何麻烦,成功了,能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带来一些借鉴。


李书福的诚意,终于打动了对方,得了一句不算正面的回复。


“我不反对你们造汽车。”


这句话给李书福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他找到了四川德阳的一家汽车生产厂挂靠,正式开始生产吉利汽车。


为了研究汽车,熬到凌晨两点成了常事,有时候刚躺下就有想法冒出来,他立马又跑去厂里实践。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生产条件极其有限,模具是用钢板焊出来的,涂装线保证不了精准度,质量全靠人工控制。


模具设计上有缺陷,李书福就用榔头调整,那时候他总是自嘲,自己这里更像是修理厂。


终于在1998年8月8日,这个吉利的日子里,吉利第一款大规模生产面世的“豪情”汽车,在浙江下线。


结果却差强人意,来了不少的经销商,都说这辆车没法卖。


门不管严实,还漏油,整个车子除了喇叭不响,哪里都在响,连续两批车子,都没卖出去。


郁闷的李书福写了首诗歌给自己。


人在旅途,谁能知道前方有多少条路,希望就在不远处,擦干泪坚持住,该走的路我清楚,该受的苦我来受。


造汽车这条路,正是因为他不懈地坚持,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在李书福不分昼夜地改进下,第一辆“豪情”终于在1999年以55800的价格卖出。


这样的低价,瞬间在汽车行业掀起一阵巨浪。


低廉的价格,受到大量老百姓的青睐,600多辆的吉利几乎是被抢完的。


这逼得当时卖7、8万的夏利不断降价,才勉强保住市场。


李书福并不想以价格打败对手,他真心想要的,不过是让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好汽车。


因为那个时候的人工、钢铁、塑料都极其便宜,以往车子的价格实在是高得离谱。


就是因为有竞争,质量才能提升、技术才能进步、成本才能下降、服务水平才能提升、老百姓才能实惠。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2001年,距离国家批准第一批合资企业造车后,吉利成为了首家获得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


从此,李书福和比亚迪的王传福一起被称为,中国汽车的“双福”。


他的汽车梦终于飞了起来,他终于可以开始自由研究汽车,但是技术一直都是他的心头病。


到了2002年,他放言要收购沃尔沃。


一时间,嘲笑声四起。


到了2005年,李书福带着京剧、猴王、牡丹花、功夫茶、唐装,和一身红的吉利汽车,参加了德国法兰克福的车展。


那些嘲笑声更加凶猛地涌来,寒酸、震惊、差距等词都成了对李书福的轻蔑。


我就是要在世界汽车的版图里面,增加一个中国汽车的概念。


这一次出征,让他深深地明白吉利和那些国际知名汽车,在质量和设计之间的差距。


2007年的吉利,李书福扔出一个重磅炸弹。


吉利不但要放弃赚钱,还要大量投资改造,从低价的好车,转型成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


他要停产台州的基地,将车间进行改造,给员工进行培训。


李书福和董事会吵了6轮,投资了8亿,从低端的价格战,走向了高端市场。


就连经销商都觉得他疯了。


李书福却不以为然,他开始关注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大力推行国家提高强制提高标准。


没有一个强制性标准将竞争变得不公平,老实的人就会吃亏,浑水摸鱼的人就会用一些便宜但有害的材料。


这既没有道德,也破坏了市场。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李书福的老实,并没有吃亏。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三大汽车巨头都濒临破产,国内汽车的收益下滑严重。


唯独吉利,非但没降,还增加了27%。


吉利的员工曾评价:“他想干的事情,没有干不成的。”


于是2010年,1997年才起步,年收益才9个多亿的吉利,拿下了“汽车公主”沃尔沃。


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嘲讽,更甚者画了漫画来讽刺他的蛇吞象行为。


李书福完全不在乎这些舆论,他只知道拿下这家世界的顶级汽车企业后,吉利迎来了质的飞跃,他终于完全明白了汽车的各个流程是什么样的。


例如现在车上的安全带、气囊、笼式结构等,都是沃尔沃研发的。


李书福之所以能打动对方,靠的是一腔热血,和有容乃大的气度。


当他被要求用三个字表示,吉利为什么是沃尔沃最好的并购对象时,他说了我爱你。


这个“你”,指的是沃尔沃,李书福对于它们企业文化的尊重,让当时的负责人当即把自己身上的沃尔沃徽章,给了李书福。


李书福拿下沃尔沃后,只用了两年多,就让它扭亏为盈。


他用‘沃尔沃哪里都不属于,它属于全世界的胸怀。’带领着吉利的事业迅速发展。


世界上,所有奇迹的产生,往往都是在大部分人认为不可能的时候,可能了,实现了。


而现在网上有不少靠造车,来骗投资人钱的,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李想的SEV。


从李想在微博上宣布,到SEV项目停止,这期间连三个月都不到。


李书福也不止一次公开批评过这种现象。


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有些企业不懂汽车,也没有很多钱,之所以造车,就是想在资本市场上圈钱。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浙江放牛娃,26岁身价千万,成汽车大佬,却被妻子抛弃,为啥?

2018年,李书福在公司内部说过,2025年左右,吉利的销售车型将有一半是纯电动车,三分之一是自动驾驶汽车。


李书福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肯放手。


所有收购来的企业,全都相对独立,大家各自发展,共享研究成功。


每个公司都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又各自为王。


他不会越过那条尺度线,也不需要将人牢牢地抓在手里,他给出去的尊重,带回了更大的回报。


他的汽车梦已经飞了,他的汽车也在准备起飞的状态。


李书福曾说他的飞行汽车,会从那个让他摔过跤、破过产、失去妻子的海南飞出来。


就像他写过的一首诗歌一样。


力量在风中回荡,奇迹在蓝天下闪光,坎坷的道路承载着我的理想,坚实地伸向远方。


作者:荞麦茶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沃尔沃   大佬   放牛娃   台州   汽车   低价   寒酸   海南   浙江   吉利   身价   民营企业   零件   老百姓   车子   冰箱   收益   妻子   国家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