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大修,重点关注校园欺凌

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等。

未成年人保护法大修,重点关注校园欺凌

近日,电影《少年的你》全国热映,顿时将校园欺凌话题推上热搜。校园欺凌话题并不是首次作为电影的主题,早前的《悲伤逆流成河》也是好评如潮,也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反观故事背后,校园欺凌无疑直击观众内心,谁来保护“少年的你”。而据最新消息《未成人保护法》也将迎来大修,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亮点,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未成年人保护法大修,重点关注校园欺凌

一、建立欺凌防控制度,全流程把控风险

学校是未成年人最为重要的生活场所,今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因此将预防和整治校园欺凌纳入法制的轨道,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预防先行,把控为主,风险处置在后,形成全流程监控未成年的成长,对于未成年身心健康都是极大的保护。

二、设立强制报告制度,从业查询及禁止制度

强制报告制度是在未成年受到侵害时,必须随时报告,及时止损。与此同时,也规定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等。

三、增设“网络保护” 线上线下全方位

草案首次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将强制网络服务商对使用者实行身份证认证制度,从源头保护未成年人,真正落实网络实名。

草案还细化了家庭监护职责,具体列举监护应当做的行为、禁止性行为和抚养注意事项;突出家庭教育;增加监护人的报告和配合义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监护缺失问题,完善了委托监护制度。

此次《未成年人保护法》大修是势在必行的,随着未成年保护形式愈来愈严重,网络校园安全、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此次草案都着重解决了这些问题,最后小编也在此呼吁一下,无论是监护人还是学校老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也需要更多走进孩子的内心,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才能切实预防未成年人的成长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全国人大常委会   校园   监护人   未成年人   草案   内心   观众   流程   风险   少年   话题   制度   孩子   报告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