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战略失误导致二战走向偏离

历史的脚步滚滚向前,二战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但是,历史取决于写历史的人,人的主观色彩常常会影响到历史的客观性。因此,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合理的推理,有可能还原历史真相。

经历了四年之久的一战,德国战败。教训很多,其中一个惨痛教训就是两线作战,腹背受敌,国力再强,犹如虎落平阳,战略上的被动最终导致失败。那么,问题来了,如此惨痛的教训,德国怎么又在二战中陷入两线作战呢?难道其中真的有什么必须两线作战的理由么?

二战初期,德军凭借闪电战取得了梦幻般的开局,先后顺利攻占了波兰、法国、比利时、挪威等国,整个欧洲,除了作为岛国的英国在苦苦挣扎。可以说占据着欧洲大部分的工业、农业等资源,使得德国处于极其有利的战略地位。从安全角度看,与另一个强国苏联有《苏德互补侵犯条约》做保障,完全可以避免两线作战。到了这个阶段,德国应该说达到了最初设定的战略目的。那么,为什么德国偏要冒两线作战的巨大风险执意与苏联开战呢?根据我们目前为止所学到的历史知识里,并未给出这个问题的理想答案。

我个人认为,是斯大林战略上的失误,才最终导致了德国对苏联的军事进攻。

二战之前,芬兰是德国的盟国,苏联倾全国之力,以3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征服了芬兰。苏芬战争带来了两个后果:第一,引起了德国的不满,但此时德国的不满不足以发展成对苏联的进攻决心。第二,进攻芬兰过程里所暴露出来的苏军各方面的弱点,让德军对苏联的军事实力有了新的认识,相当于亮出了底牌,为日后对苏联的进攻,无形里增添了信心。考虑到苏德友好,德国忍了。

二战爆发,苏德竟然联手灭了波兰,进攻的主力无疑是德军,而苏联却要与虎谋皮,瓜分了波兰。本来,德国冒着得罪英法,引发世界大战的巨大风险,好处却不能独占,内心的不快可想而知。但为了苏德友好,苏联所得到的好处不至于导致双方翻脸,德国又忍了。

在随后的战争里,德军在前方攻城拔寨,而苏联继续借机分一杯羹,苏联又对罗马尼亚提出了领土要求。这个要求非同小可,罗马尼亚的石油是德军机械化部队的能源动力唯一来源,动了这块大蛋糕,对德军无疑就等于釜底抽薪,终于,希特勒忍无可忍,暗暗动了杀机,通过精心准备,实施了蓄谋已久的巴巴罗莎攻击行动。就这样开启了两线作战,再次触犯了兵家大忌,这无疑等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最终,逐渐强大的苏军消耗掉了德国大部分的军事力量和国家其他力量,德国再次战败。该忍的不忍,判断失误,国家灭亡。德国最大的悲剧在于,世界上最为理性的民族,却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了最狂热的希特勒!如果当时德国容忍了苏联的得寸进尺,毕竟还可以维持苏德友好,从苏联得到大批的包括石油在内的各种原材料,这样,德国在欧洲的利益可以优化,随后,德国利用法国、比利时等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利用自身科技上的巨大优势陆续将开发出来的喷气式飞机、各种导弹,甚至后来的原子弹投入战争,那么,最终战争走向还真的很难判断。

从上面的历史脉络不难分析,正是苏联对侵占领土的过分贪婪,并且不断肆意挤占德国的核心利益,局势从量变发展到了质变,最终引火烧身,招来杀身之祸。如果说德国对法国的进攻,还讲求胜利者的人道主义的话,那么,对苏联的进攻,就变成了毫无节制的杀戮和毫无底线的破坏,这样的行为里应该蕴含着对苏联的愤恨。

斯大林对领土扩张的偏爱,有其历史根源,早在沙皇时代,俄罗斯就通过不间断的侵略,逐渐扩张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后来的斯大林继承了沙皇的衣钵,继续扩张领土。现在回头看,这些领土虽然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但是,并未带来什么巨大的利益,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反而从某种程度上还分散了国防力量,得不偿失。今天的西方,仍对俄罗斯非常反感,难道与他们历史上对领土的贪得无厌没有一点联系么?!世界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建立在领土扩张基础上的帝国都是脆弱的、短命的,发展势头得不到延续。

斯大林本来是个学者型的独裁者,号称每天都阅读上百页的书籍。但是,遗憾的是,他没有通过书本学习吸收先进国家发展史,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国家强盛不需要很大的疆土,重要的是发展理念、体制、工业革命、科技发展、教育普及等积极因素的有效实施。而且,更重要的是斯大林也没有真正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通过实践丰富苏联社会主义,这又是更大的历史遗憾。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那场世界经济危机,给苏联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美国和德国的持续援助,使得苏联极其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一下子成了欧洲工业强国。如果能够与德国保持友好和平状态,持续获得经济上、科技上的各种援助和进出口贸易,苏联的前景无疑会更加理想。如果斯大林特别理智地在领土利益上退让,对德国表现出最大限度的诚意,那么,维护住苏德友好和平,也许能够成为现实。如此推演下去,欧洲大陆将是德国与苏联的欧洲,也就没有美国什么事啦。

在人类历史上,领土扩张与国家发展处理得比较理想的国家就是美国,按说,美洲大陆除了美国之外没有其他强国,这给美国领土扩张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前景。但是,美国在领土扩张到了一定程度后,随即罢手进入了强化对现有国土的高效经营上,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不得不佩服美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从国家发展历史看,美国的战略发展意识绝对是全方位的,始终表现出高出一筹的水准。

历史不能假设,更不能推倒重来;战争可以通过兵棋推演,历史为什么不能?!理性分析历史走向,努力寻找各种失败的教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才是学习历史的正确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斯大林   罗马尼亚   芬兰   波兰   苏联   作战   法国   欧洲   德国   德军   美国   领土   走向   战争   战略   国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