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进入中国,标志着中国发展战略的巧妙升级

众所周知,特斯拉电动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初期,绝对是一种奢侈品,靓丽的外形设计,豪华的内饰,电动车特有的超强加速度,无疑就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引得众多消费者趋之若鹜。

很快,在中国上海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马斯克以令世人惊艳的中国速度在短短一年时间,建立起了上海工厂。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批已经成功将制造成本降低了65%的特斯拉汽车大举占领了中国市场。这次,不仅狼真的来了,而且,还是中国政府自己引狼入室。

一时间,各种批评的声音不绝如缕、劈头盖脸、纷至沓来。难道这个项目的引进真的大错而特错么?在此,先明确一下这个问题的结论:项目的引进,是正确的。

一般情况下,工业产品在成长初期,国家进行必要的保护,也是国家上的通行做法,当年日本就对本国汽车工业实施了极其到位的保护措施,虽然引起了欧美的极大不满,但日本不为所动,依旧故我,直到日本汽车可以在质量上、品牌知名度等硬性指标足以正面与欧美同类产品交锋时,才不慌不忙地打开了国内市场,同时也顺利进入了欧美市场。结果呢,日本的雷克萨斯长期霸占着欧洲质量第一的宝座,在美国市场上,日本汽车所向披靡,以其价格低、质量高、油耗低的优点深受广大美国消费者的欢迎。

该成功经验中国也曾经采纳过,但是却留下了极其深刻的教训。上世纪90年代,我们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通过国企与西方国家的汽车企业合资,开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之路。为了保护合资中的弱小国企,中国政府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硬性压制民营企业进入汽车市场。其结果,不仅没有获得宝贵的技术,庞大的市场却被欧美日韩分割殆尽,赚得盆满钵满,而那时的合资中的国企呢?依旧弱不禁风,除了在公司股份上与外企平起平坐之外,其他方面完全处于下风,远远没有达到当初用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教训极为惨痛。

好在以改革著称的中国政府及时进行了方向的调整,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中国的民营企业真的特别争气,不愧为最有活力的企业群体。随着他们的日益强大,带给国人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意外惊喜,长期的技术攻关,使得发动机等关键部件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专利,个别指标甚至超越了西方汽车界的同类指标。大量的自主品牌的汽车出口世界各地,长城汽车甚至成为了俄罗斯的军车,红旗H9纷纷登陆日本、韩国、中东各国;更让国人振奋的是,就在去年,五菱宏光居然把特斯拉赶下了新能源车老大的宝座,而且,直接碾压日本同类新能源车,赢得了日本消费者的青睐。

政策的调整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高质量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中国政府果断放弃了低效的广为诟病的补贴政策,充分运用了《鲶鱼效应》。在很短时间内,特斯拉就是设定的那条活灵活现且威胁巨大的鲶鱼,它的出现不得不让国内企业迸发出了巨大能量。成功案例不止汽车一例,苹果手机生产线的引入,在很短时间内,华为、小米等国内智能手机通过正面竞争已经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昔日欧洲、日本的手机已经在国内市场上不见了踪影,即便是苹果、三星也在苦苦挣扎,颓势初见。

特斯拉的引进,其背后的战略极其高明,只一个项目,就向全球展现出了中国营商环境已然达到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高度;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非同小可,美国脱钩论调甚嚣尘上,而此时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巨额投资,足以说明中国市场魅力远远大于美国的政策导向,用特斯拉这枚美国棋子,轻松破解掉了美国辛辛苦苦构建的脱钩壁垒,真可谓四两拨千斤。相比之下,美国德克萨斯州因暴风雪的停电停水,所导致的众多芯片厂家的停产,更为美国隐患重重的营商环境埋下了巨大的阴影,严重影响了美国制造业的回流。

鲶鱼效应同样在特斯拉项目上发挥得淋漓尽致。特斯拉在国内市场上的冲击力,给国内的新能源车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忧患意识,同时,也激发出了无限潜能,各个企业不约而同使出了浑身解数,很快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热潮,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持续保持着巨大的优势地位,中国政府的新能源战略方兴未艾。毕竟特斯拉迈入汽车行业的时间太短,底蕴不足,很快便在汽车其他部件质量上露出了各种破绽,市场信誉度已经大不如前,颓势尽显。

中国就是这样通过惨烈的正面竞争交锋尝到了甜头,开始了大张旗鼓地拥抱世界的全球化自由贸易。但美国面对来自中国的贸易攻势,自信心严重不足,不仅高挂关税免战牌,而且还阴招频出,用他们的举国体制,不要脸地持续打压华为,过程里尽显地痞无赖作风,已经看不到什么战略成分了。刚刚结束的中美会谈,也同样看不到美国有什么高明的战略,长此以往,美国败局已定。正如美国一位资深人士所说:美国已经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输了,只是现在人们还看不到输了的结果而已。

日本、前苏联之所以在与美国争霸的过程中的失败,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的战略高度不足,由此导致后半程动力不足,最终败下阵来。美国之所以忌惮中国,就是因为中国的举国体制能够带来远超美国的发展高速度,而且还是全面超越,更是在美国霸权的几个要点上精准地针对,无疑这些表象背后凝聚着高超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并非一开始就非要与美国一比高下,只是在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了社会主义巨大的优越性,其结果必然就是在不危害别国的和平条件下,最终实现共赢的世界大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三星   特斯拉   资中   中国   华为   中国政府   鲶鱼   日本   中国市场   美国   新能源   国企   发展战略   巧妙   战略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