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好了酒选好了饭店,却找不到谁人可与我共饮此杯

买好了酒选好了饭店,却找不到谁人可与我共饮此杯

昨天下午,忽然想喝一杯。我买好了酒,选好了饭店,却不知道谁人能与我共饮。

昨天周六,家中以及工作都无事,忽然想喝一杯。

也许是我要求太高了吧,忽然想喝一场真实的、没有任何压力的酒,却因为没有找到可以与我共饮的人而悻悻作罢。

这样的一场酒,我想聊点真实的我们,说点真实的事情,不要吹牛皮,不要拍马屁,也不要粉饰太平,更不要背后说谁的不好,就这样好好的喝场酒。

于是,我给某位姓毛的朋友打了电话,很不巧他晚上安排的有饭局,他所代理的家具品牌厂家领导来了,为了厂里给点更好的市场支持,晚上请了人陪领导应酬,让我与他同行一起,我拒绝了,但是我不能让他撇开厂里领导来陪我喝酒,只能改日再约。

我给某位姓张的朋友打了电话,他着实出不来,两个孩子,老大初中,老小幼儿园,最近他媳妇儿天天加班,没办法扔下孩子出来喝酒,让我去家里喝酒,方便照顾孩子,我拒绝了,我不能因为自己想喝酒,却让人家不管孩子。

翻了翻手机通讯录,我又给一个姓鲍的朋友打了电话,他晚上被人约了去机场,经济环境不好,单位的奖金什么都没了,为了补贴家用,他坚持跑网约车,这个活他可以赚点钱,而且和别人约好了,不能失约,说可以等他从机场回来吃夜宵,我也拒绝了,来回一趟他应该累了,也应该很晚了,我不能因为自己想喝酒,让他受累熬夜。

这三个人是我在手机通讯录里面用“好兄弟某某某”存起来的名字,就这三个人在合肥,其他三个在外地,是约不到了。

第四个电话是个同行,平时处的不错,最近一起在投一家地产企业售楼部开放活动的执行标,他接到电话问了一句“可是那个投标的事情啊,我这都是手下去投的标,我不好让他们放弃啊。”算了,我放弃了,总不能让人以为这是个为了竞争业务的“鸿门宴”啊。

第五个电话是个关系相对一般的朋友,电话打通第一句话我就后悔了,因为那边说“胖总啊,怎么想起来喝酒了,是不是最近签大单了,还是你牛逼啊。”我后悔了,却不好推辞,既然是我约的,总不能放人家鸽子啊,还是组个局吧。

于是接连打了几个电话,都是关系相对一般的朋友,但是很明显的结果就是,这场聚会并不是我想要的聚会,因为饭桌上大家都过分客气,都在互相抬举他人,都在若有若无的告诉别人“我最近过得不错,各方面发展都很好。”在充满了恭维、吹牛和非议不在席之人的嘈杂中,喝下去半斤9年迎驾洞藏,我却很不过瘾。

买好了酒选好了饭店,却找不到谁人可与我共饮此杯

这几年经历了好几次想“逃离”的聚会

我有个习惯或者说毛病,喝酒的人对了,气氛对了,我可以喝一斤白酒都不会有事,但是如果人不对,气氛也不对,二两酒我就会吐,让我难过的是这几年,我吐了很多回,甚至有些聚会中途我就想逃离。

当聚会变成一场目的性很强的“局”,当白酒变成单纯的社交工具的时候,这场聚会就不再是我心目中的聚会了,就变成了一种需要应付的负担,然而,这样的“应付”越来越多。尽管菜品越来越丰富,酒越来越好,从一桌千把块钱变成一位几百元,从百十块钱的正一品、迎驾银星、五年口子窖变成古20、洞16甚至茅五剑,我的酒量却一年不如一年,喝酒的欲望也是每况愈下。

总是很怀念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几个朋友都穷的叮当响,却抱着二锅头喝的酩酊大醉,五六个人齐刷刷的躺在明珠广场晒太阳。

总是很怀念高三那年临近毕业五六个人穷兮兮的就着一个牛肉锅喝下去三瓶高粱大区,大骂老师野蛮管理的样子,那一次老板加了6次大白菜烫在一块牛肉都找不到的火锅里。

总是很怀念大学期间宿舍聚会,喝多老酒,怒打隔壁桌调戏服务员的小流氓,然后一起进了派出所的场景。

那样的酒喝得开心,喝得尽兴,喝得舒服和畅快。

这几年常有人说我“胖子怎么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矫情呢?”常有人教育我谁眼里都有几颗沙子啊,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学不会“看得惯”和“忍得住”,这样下去我的朋友会越来越少的。甚至有人说我“越老越臭,越老越孔乙己”。我很清楚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应该学会满脸堆笑,逢人称总,我还应该学会喜怒不形于色,学会点头哈腰,把酒杯端到最低,只是,这些对我,好难学,所以我一直没学会。

但是我学会了“逃离”,甚至学会了自己骗自己。酒过三巡,我会起身向大家道歉,非常抱歉,家有急事,我得先行离开,祝各位尽兴,扫了大家的兴真是抱歉,等时间方便我来安排饭局向大家赔罪,然后一口干掉杯中剩酒,仓惶逃离,然后在街边小摊叫上一盘牛肉、一份花生米,一个人自得其乐再喝一杯。至于我承诺的那个“我安排的饭局”,却从未安排。

国庆节去妹妹家,妹妹张罗了几个菜,我和妹夫两个人不紧不慢,一小杯一小口的,居然喝下了两瓶白酒,虽有醉意却依然清醒,而前一天的同学聚会,三两白酒我却天旋地转,没洗澡就躺在床上,片刻鼾声如雷。

买好了酒选好了饭店,却找不到谁人可与我共饮此杯

应酬越来越少,我的“朋友”的确越来越少

有人说“第一次喊你出来,你不出来,第二次再喊你,你不出来,第三次就不会喊你了。”的确,老是不出来,就慢慢没人记得你了。去年一年带二宝,我很少出去参加各种聚会,退出了很多的各种各样的群,想喝酒了,就在家做两个菜自己喝一点。

很明显的是,今年出来上班工作了,朋友少了,约我的人更是越来越少了,朋友圈经常看到曾经经常一起聚的人依然保持一定频率在聚,在喝酒,其他人都在,唯独少了我。只有那几个,虽然我很多次没去,却依然会坚持每次都约我,我知道,这几位是真的想和我喝酒,因为我是他们心中酒桌上“那个对的人。”

回到昨天晚上,聚会到一半的时候,姓张的朋友给我发了微信“在哪?我老婆回来了,我们出去喝点。”我告诉他已经在喝酒了。他回了我一句“是不是有什么事,有事就说话。”为他这个回复,我自己和自己喝了一小杯,为他,也为我有他这个兄弟。

没有兴趣的聚会,我早早提议结束,甚至连酒后的掼蛋都没有举行,有人安排了卡拉OK,我没去。姓鲍的兄弟从机场回来的路上还是定好了他家门口吃夜宵的牛杂馆,不能拂了他的好意,我还是欣然前往,约上姓张的那个朋友,三个人喝了两瓶白的,半箱啤的,好畅快。

姓毛的朋友约了今天晚上的聚会,我还是会去的,因为今天晚上的酒会很单纯,很好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厂里   块钱   饭局   夜宵   白酒   牛肉   饭店   不好   晚上   聚会   兄弟   真实   领导   孩子   电话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