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帮你啊”:一句话就暴露了你的套路

“我是在帮你啊”:一句话就暴露了你的套路

今天把一个朋友圈的人拉黑了,做保健品的,一直在和我沟通关于他们的技术、实力以及在联合国获得的奖项,还有创始人如何伟大等等,偶尔会来办公室串串门,当然常见的销售技巧用的很好,比如逢年过节的“嘘寒问暖”,比如我每一条朋友圈都会点赞和互动等等。

都是做销售的人,我并不反感她的一些行为,甚至觉得能够如此坚持是一种不错的品质。当然,对她的产品我的确是没有太多信心和兴趣,所以一直没有购买,还有个原因就是会员式购物和分享购物带来的分红等等是我一直以来很怀疑的模式,所以,虽然加了朋友圈很久,甚至在一起吃过饭,我始终没有成为她的客户。

也许是终于接近她耐心的极限了,或者说她意识到我很难成为她的客户,抱着“半死不活不如彻底死去”的客户管理理念,今天她和我说了半天,处于礼貌,我和以往一样还是有回复和互动。但是她的一句话让我把她拉黑了。“跟你说了这么久,你还不买我的产品,你可知道,我是在帮你啊?”

你可知道我是在帮你啊?这句话上次听到是保险公司的一个销售人员对我说的,虽然我知道我的确是需要配备合理和合适的保险,但是也是因为这句话,让她之前在我面前塑造的敬业、专业的形象一下子逊色不少。

“我是在帮你啊”:一句话就暴露了你的套路

1。有时候我觉得这句话代表一个人有些气急败坏了

我曾经在我的销售培训课程上给学员说过“在我们从事的领域,我们比客户专业,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帮助客户做正确的选择。”比如做广告销售的我们可以帮助客户合理搭配传播费用,哪些预算用在电视,哪些预算用在新媒体,再比如我们做打印机销售,我们可以帮助客户根据使用频率和人员规模推荐哪些型号机器的配置。

“我是在帮你啊!”这句话不需要体现在具体的言语上,更不可以作为逼单或者催单的话术。

这明显是因为你的销售套路或者技巧无法打动客户,已经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给客户的一句气话,潜台词是“我明明是在帮你,你为什么还不买,你在辜负我的好意。”而事实上,无论“帮”是心态还是动作,都是销售技巧的一部分,因为销售本身是功利的是自私的,最终的结果是让客户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很少有人真正做到公正和客观,结合客户需求最终给客户推荐竞争对手的产品,所以,不存在真正的“帮客户。”

2。我们都难以接受别人的理所当然

再说被我拉黑的那个保健品销售,语气中有个潜台词“我跟了你那么久,我一直在为你着想,你为什么还不够买呢?”。而事实上,我是否成为某个产品和服务的用户,只有两点:我是否有需求以及我是否认可产品能满足我的需求。当然可能会因为一些人情和抹不开面子去买了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仅限于价值不高的产品。

我之所以不买,只是因为我觉得产品和模式不靠谱,你是不是真的在帮我,其实我非常清楚。很多时候,“帮”只是一个沟通技巧或者说辞话术。蔡明说过一句话“都是妖怪,你跟我装什么聊斋啊。”都经历了各种套路和人生,谁能肚里没有点谱呢。这些话只会引发我的反感,反感的本身不是因为你向我销售产品,这是生存之道理应尊重,反感的是话语中的“理所当然”和“自我标榜”,反感的是把套路用在了我的身上。

“我是在帮你啊!”,错了,这只是你的技巧,其实我们都懂,别说出来,比什么都好!

“我是在帮你啊”:一句话就暴露了你的套路

其实我们生活的很艰难,生活的套路太多太多。

我们不断被恐吓,生病了怎么样,世态如何炎凉。——保险解决你的后顾之忧。

我们不断被洗脑,皮肤差为什么,缺水缺电解质。——面膜解决你的容颜之殇。

我们不断被蛊惑,如何快速发财,投资一本万利。——理财解决你的赚钱无门。

……

范伟对着赵本山拍脑袋说“哎呀,防不胜防啊”,如今的我们何尝不是防不胜防?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愿意被“欺骗或者蛊惑”,这是别说出来,仅此而已。

“我是在帮你啊”:一句话就暴露了你的套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套路   聊斋   自我标榜   潜台词   防不胜防   反感   理所当然   朋友圈   保健品   预算   事实上   需求   模式   客户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