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味人间》到《风味原产地》,陈晓卿经历了哪些变化?



从《风味人间》到《风味原产地》,陈晓卿经历了哪些变化?

风味人间2


1.


2012年,一部美食纪录片横空出世,从此中国百姓的脑海里多了一个津津乐道的名字,《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的意义其实是很大的,打破了过去科教文化类型的纪录片一统天下的局面,“美食”开始成为中国一个独特的名片流向世界各地。


它不同于以往人们对于美食的印象,食物开始成为一种媒介,连接在人们心中,沟通了时间,也扩展了生命。


食物的意义变得丰富而多元化,它不仅可以果腹,更重要的是被赋予了一个个特别的意味,像是符号般刻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化为乡愁,记下童真,留住青春,向往明天。


在每一个内心波澜的时刻,为每一个食客留下一份不惊的回忆。


人们为了美食,甘愿奔赴山海,跨越万里,只为了那一口家的味道,那一份记忆中的念想。


美食似乎已不单单是最初单纯的果腹品,而是在一次次人与生命的碰撞间,完成了一次次华丽的转身与升华。



从《风味人间》到《风味原产地》,陈晓卿经历了哪些变化?

风味人间2



两年后的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如愿以偿出了第二季,再一次地引爆了人们的舆论话题。


紧接着上一季的辉煌,《舌尖上的中国》再一次好评如潮。除却巨大的经济收益,《舌尖上的中国》帮我们重塑了对于美食的刻板印象。


它不同于以往的美食题材类的影视作品,没有单一地把目光投注在食物上面,相反的,食物与人类之间的情感和故事可能更值得人们关注和品味。


如我之前所说,人们开始不再单一地把美食视作形而下的东西,而是发掘了美食更多侧面的存在,赋予美食美好的向往与期许,一如几千年前诗经里的人们对于美丽女子的向往与期许一般。


在《舌尖上的中国》大获全胜的同时,人们慢慢地也开始把目光投注在它的创造者,陈晓卿身上。人们也许也在暗自猜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够拍出如此优秀的美食纪录片。


我想,他一定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吧。只有一个全心全意地热爱着美食的人,才能够有如此激情和动力去创造出这样一部美美与共的纪录片。


就像汪曾祺一样,在他的作品中,北京与美食堪称两个代表,每每看他的文章,总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他不由自主地对于北京和美食的热爱之情。



从《风味人间》到《风味原产地》,陈晓卿经历了哪些变化?

风味人间2



2.


2018年,一部能够吊打《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出现了。它的制作者却与前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陈晓卿。


是的,陈晓卿,他又来了。


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基础上,又或者在与《舌尖上的中国》全然不同的情感基调上行走着,《风味人间》再一次地创造了一个奇迹。


最令我震惊的是2020年《风味人间》第二季的出世,几乎无懈可击的精致画面呈现,

微观摄像与美食相结合的惊世创举,让《风味人间》第二季火的实在是实至名归。


大火之下必有原因。


追本溯源,《风味人间》的存在,贴合了当下大众们的内心需求。


什么是美食?也许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可对当下而言,美食的意义无疑是多元的。


就像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观众也会有一百个关于美食的想法,但在参差不齐的对于美食的理解中,情感的共鸣无疑是共存的。


从《风味人间》到《风味原产地》,陈晓卿经历了哪些变化?

风味人间2


人生实苦,活着太累,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以慰藉,美食当然当之无愧。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诸如此类的话语,揭示了美食在当下人们心中的地位日益加深,只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发觉,《风味人间》显然充当了那么一个提醒器。


走心了,也许也是很贴合《风味人间》的一个评价吧。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陈晓卿对于美食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纠缠就始终没有停歇。


不单纯地讲美食故事,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人身上,不得不说陈晓卿的着眼点很是精彩。


人,在美食中通常被忽略的角色,却堂而皇之地在美食的各个方位扮演起了聚光灯下的角色,不尬场不喧宾,有理有据,有情有感。


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去讲一个故事,我相信再差的素材也会有画龙点睛的绝美。



从《风味人间》到《风味原产地》,陈晓卿经历了哪些变化?

风味人间2



3.


2019年,随着《风味人间》的浪潮,另一部纪录片也在悄然声息地勃发着,那就是《风味原产地》。


从潮汕到甘肃,从贵阳到云南,风味的产地遍布大江南北。


似乎在这部全新的系列里,陈晓卿又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


名同而韵味不同。


也许删繁就简,也许回归真味,《风味原产地》又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不知道陈晓卿在这漫长的八年里经历了什么,但终究,他阅尽千帆,还是回归了一种朴实无华的方式来继续他的美食故事。


从高不可攀的精美,到下里巴人的烟火气,陈晓卿的美食故事从不过时,一直在历久弥新着。


从《风味人间》到《风味原产地》,陈晓卿经历了哪些变化?

风味人间2


很难讲在这一过程中,他经历了什么,对于美食的见解又有着怎样的蜕变,可令我们欣喜的是,怀揣着对美食不变的热爱,陈晓卿对于讲好美食故事这一初衷从未改变。


也许是贴合着当下短平快的节奏,也许是迎合了年轻人记录生活的随性,陈晓卿在《风味原产地》里所展示出来的故事,完全不同于以往。


同样是美食与人的关系,可这份关系显得更真实,更世俗,更坦诚,更五味杂陈。离开了滤镜一般的精美,美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真正作用在逐渐被挖掘出来。


我们看到了那些镜头前的人们,他们的话语也许不落落大方,他们的举止也许不尽善尽美,可这份真实的生活感向来是纪录片所缺少的。


美食,也许不仅仅是美食博主镜头下的刻意摆拍,它的真实面目显得那么见圆见缺又沧桑十足,也许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可回头来看正是我们的生活里所缺失的那一角。


喜欢美食,从不过去。


那些个热爱美食的我们,也许还不大懂得镜头下的人们所经历的人生,可终究,还是庆幸着有陈晓卿这样的人,教会我们热爱生活,教会我们热爱美食。


这八年来,总觉得陈晓卿变了,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参与者,从一个美食的挑剔家变成了一个普通的食客,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现实的人。很难说这样的转变是喜是忧,可终究我们祝福他,历尽千帆归来,仍是美食中人。


从《风味人间》到《风味原产地》,陈晓卿经历了哪些变化?

风味人间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原产地   风味   人间   贴合   舌尖   不同于   纪录片   中国   以往   镜头   食物   意义   关系   美食   故事   陈晓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