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过分看重荣誉,非拿荣誉换名利,你的孩子就离废掉不远了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一起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家长过分看重荣誉,非拿荣誉换名利,你的孩子就离废掉不远了

作者|二姑娘 编辑|燕子

家长朋友们,你们引以自豪的孩子,在学校是这样的,你们知道吗?

01 荣誉背后那颗心有多可怕

一个高三班主任讲述了一个男生的故事。这个男生从高二开始,是班里的班干部,学校学生会干部。

高三毕业在即,为了表彰他一直以来对班级和学校做的贡献,被评为优秀学生会干部。所有这些荣誉给了这个孩子后,孩子突然变了,只留下班主任老师在风中凌乱,独自难过。

以前天天到校的男生,上学经常迟到;以前早早到学校门口执勤,现在隔三差五请假,理由说是在家写作业;

在学校里,别人在上课,他在学校广播室吃方便面;

在教室里玩手机是常事,在别的同学位置吃零食,把同学课桌弄脏不管收拾,引起同学们的反感;

和老师说话,也不再是以前的毕恭毕敬了,不仅不称呼老师,语气很强硬,班主任或者学校有工作需要他做,他找借口,说做不了。

班主任百思不得其解,反复回忆这个孩子从高一到高三的成长过程。

家长过分看重荣誉,非拿荣誉换名利,你的孩子就离废掉不远了

这个孩子入学第一天,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他进教室坐到自己位置上,看到桌子上有半瓶水,随手把水瓶拿起来,用力地甩了出去,一边甩一边很蛮横地说:这是谁的瓶子放我这里!瓶子恰巧砸到了后面教室的灯,灯的吊绳断了,管灯砸下来,差点把附近的同学砸到。

还有一次在宿舍里,他吃苹果,咬了一口觉得不好吃,把苹果全部吐出来,吐得同学床上,宿舍墙上到处都是。

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怎么当上了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的呢?

那是在高二的时候,他主动找到老师,说老师我想当班干部,老师想这个孩子离班干部的标准还有距离,但是为了激励孩子,先让他当课代表试试看。

当了课代表以后,这个孩子像上了弦的箭,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教室,挨个收作业。他的进步,老师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再后来就安排这个男孩当班里的生活委员,这个孩子依然那么负责,每天来得早早的,检查卫生,发现哪位同学没做好,进行督促,自己还亲自做,同学们也慢慢地很喜欢他。

老师对孩子的表现很满意,也为自己的决策感到欣慰。给了孩子一个机会,改变了一个孩子。

后来孩子提出想进学生会,老师想孩子无论从班级工作,还是在班级的表现,都能起带头作用,于是就答应了,孩子顺利进入了学生会。

在学生会工作更加认真,每天第一个到校门口执勤,为了学校的工作冲锋在前。

从来不抱怨辛苦,大冬天他也从来没有缺勤过。同学们有困难,他都主动帮忙。

全校上下,从领导到老师,都对他称赞有加。于是在高三这年给了他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

荣誉给了这个孩子以后,谁也没想到,荣誉像照妖镜一样,孩子现了原形,重新回到了高一的状态。

家长过分看重荣誉,非拿荣誉换名利,你的孩子就离废掉不远了

后来班主任了解到,孩子当班干部,是妈妈告诉他的,说上大学有用,大学对有班干部经历的学生很重视。到了大学再当班干部,对就业有帮助,用人单位乐于招收有班干部经历的学生。

我就想问问这些家长,到了工作岗位,孩子靠这些所谓的荣誉,能坚持多久呢?他的人生真的会像家长想象的那样风生水起吗?我不以为然。

有的家长让孩子当班干部,当选三好学生,完全是虚荣心在作怪。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荣誉,是孩子的生存能力。

正如现在好多中产阶级家长努力培养的“鸡娃”。

为了让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不顾及自己孩子的特点,从孩子4、5岁开始到高中,带着孩子奔走在各个补习班和辅导机构。

学古筝,学钢琴,学英语,学舞蹈,学跆拳道,学奥数,占用了孩子所有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仅家长跑的路多,花的钱也多,一年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他们坚信学习改变命运,结果这些鸡娃们好多都在冲往荣誉的路上,半路“夭折”。有的小学还没毕业就厌学了;

有的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还有的孩子终于如家长所愿上了名校,可是却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大学生跳楼自杀,虽然自杀的原因可能有千万条,但其中一定有的孩子是因为家长只顾及了那个文凭或者名校,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生存力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稍微禁折腾的“鸡娃”跌跌撞撞坚持到了毕业,到了社会上照样和别的孩子一样趋于平凡。

家长过分看重荣誉,非拿荣誉换名利,你的孩子就离废掉不远了

02 荣誉成了催化剂

这是一位女生的故事。这个女生性格内向,平时在班级,不很显眼。不违纪,只是闷头读书。高一下学期经过选拔,进入了学生会。

可是进入学生会以后,孩子俨然把学生会的身份当成了特权。

她不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不让化妆她化妆。

她利用卫生部长手里的“生杀大权”,拉帮结派,和她要好的同学的班级,检查时少减分,不和她是一个小团队的就多减分。

集体活动所有人不允许迟到,她偏偏迟到。

她把学生会为大家服务的角色,完全变成了她吸引别人注意,显示自己的工具。

当学校老师找她谈话时,她说从小家里父母对她要求严格,甚至是严厉,从来没听过一句父母夸奖她的话,父母每天除了指责,就是打骂。

但是自从她当了学生会干部,她妈妈对她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母亲更乐于听她说话了,父亲的笑容也多了。

家长过分看重荣誉,非拿荣誉换名利,你的孩子就离废掉不远了

于是她极力想融入这个学生会的团队,同时她发现,如果做了违反学校纪律的事情,周围的同学们不敢议论,有优越感,这些让她很有自信,是从小到大没有体验过的一种开心。

【美】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的著作《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说: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 让我能走在你对我的信任之光里。——汉娜﹒卡恩。

女生的父母从小对孩子的批评指责,逐渐拉开了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孩子离他们越来越远,父母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失去了信任哪来的教育呢?教育的前提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信任。

女生父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价值观的扭曲。

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那些责骂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他们可能还会想,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正确科学”,因为他们的孩子当上了班干部,成为了优秀学生的一员,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过分看重荣誉,非拿荣誉换名利,你的孩子就离废掉不远了

03 荣誉等同于责任

对孩子而言,荣誉能激发他努力上进,积极进取的品质,同时提升他的责任感。

但是对于有些孩子却不然。荣誉是块试金石,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荣誉除了是个名称,更重要的是责任的担当。社会需要有担当力的人。

正如一位大学教授所说,不能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为成大明星,大富豪,大作家,那样你的人生会越走越窄,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优秀的普通人。

生活中很多家长,恰恰相反,从小让孩子在学校里当班干部,争当三好学生,觉得那样孩子的人生站到了新高度。家长的出发点没错,荣誉本身没有错,而如何对待荣誉却决定孩子会走多远。

家长过分看重荣誉,非拿荣誉换名利,你的孩子就离废掉不远了

众所周知,郭麒麟是星二代中比较成功的一个。他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能力和努力之外,和郭德纲对他的教育分不开。

郭麒麟给我们的印象永远都是毕恭毕敬,彬彬有礼,尊敬长辈,善待朋友。

以郭德纲现在的成就,看不出郭麒麟有丝毫的星二代的优越感,也正是因为郭麒麟的这些优秀的品德才让他在娱乐圈站稳了脚。

对于说相声,郭德纲对郭麒麟说,让他当成一门手艺,不要去想着怎么超越爸爸什么的,那你压力一大你就难坚持了。

这句话里,蕴含了郭德纲的教育理念,人不能把自己人生的目标确定为追求名声,而要踏踏实实做人。

那家长们应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荣誉呢?

1.对师长常怀感恩之心。

学学岳云鹏。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他,会不会离开德云社,岳云鹏说,我不会离开的,我会永远站在我师傅这边,就是为了感恩,我感谢我师父,不可以吗?

正是由于岳云鹏常怀感恩之心,才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

家长过分看重荣誉,非拿荣誉换名利,你的孩子就离废掉不远了

2.荣誉的取得是对过去成绩的认可,人不能停留在荣誉里,要向前看,才能不断地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位高考状元的家长对考上清华大学的儿子说,水利万物而不争,不是不争,争的是源远流长。如果一个孩子把精力用在了追求名利,而不是内心的成长,一生为名所累,他一生都不会幸福快乐。

3.取得了荣誉,要学会带动其他人,荣誉意味着担当。

郭德纲说什么是角,一是把你的名字贴出去能卖满;二是让跟着你的兄弟们有饭吃。

语言简单,但是蕴含着大道理。就是担当。能担当多大的事情,就能成多大的事情。

家长朋友们,孩子是纯洁的,希望你们不要用自己的无知,糊涂,不负责任换来孩子无法挽回的失败的人生。

家长过分看重荣誉,非拿荣誉换名利,你的孩子就离废掉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麒麟   荣誉   家长   孩子   学生会   名利   班主任   班级   班干部   过分   父母   干部   努力   同学   老师   学校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