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的直播文化还需要存在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直播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人们休闲、娱乐、购物的方式之一,网络主播成了新兴职业和热门话题。但在网络直播平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滋生各类问题。近日,有着50多万粉丝的网红“罗小猫猫子”,在网友的怂恿下,直播喝下了农药。网友报警后,“罗小猫猫子”被送往就近医院抢救。

娱乐至死的直播文化还需要存在吗?

网络暴力,或是压死“罗小猫猫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匿名的空间里,“沉默的螺旋”作用越来越小,每个人都充满着表达欲望,像一头永远也吃不饱的嗜血的狮子。在主播拿起农药时,恶意的言语一拥而上,彻底煽动了她的情绪。显然,这群网民将网络空间的规则抛之脑后,得到快感的同时,剥夺了她的生命。这些网友应该被谴责。合法的弹幕是公众表达的权利,但是,通过弹幕来获得自我慰藉与满足,是不可取的。

娱乐至死的直播文化还需要存在吗?

直播平台不履行监管职责,是此次事件的助推剂。网络空间无边无际,但一定是有规有矩。今年7月,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指出,当发现签约网络表演者所提供的网络表演含有违法违规内容时,应要求网络表演者停止网络表演活动。平台不应当为了所谓的利益,放任自流,让主播在直播间喝下农药。加强直播平台的监管才是对此类问题从源头解决的方法。

娱乐至死的直播文化还需要存在吗?

网络直播不该毫无底线。近年来不断有博人眼球的现象在直播间出现,一场直播的节目效果、经济收益,通常以直播的点赞量、直播在线的观看人数、刷礼物数的多少为衡量标准。这样的媒介环境下传递的内容,受众会逐渐被影响,特别是未成年群体,会以此为目标,养成不良观念。诚然,拥有50多万粉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意见领袖”,网络主播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担起行为价值观的示范者。作为网络媒介的参与者,主播个人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传播不实信息。其次要自觉参加相关职业培训,将直播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大的职业,而不是圈钱工具。

娱乐至死的直播文化还需要存在吗?

作为新兴产业,我们绝不能以偏概全,将直播平台彻底“黑化”。如今,“直播+”的营销方式在乡村振兴、讲好中国故事、创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民意见表达方面也在逐步探索。但行业产业间流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要想长足发展,网络直播需要重视内容、媒介层面的改进,也要个人、行业与政府之间的配合,才能给受众满足感,获得长足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在线   小猫   表演者   受众   征求意见   媒介   农药   粉丝   意见   职业   网友   内容   文化   平台   网络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