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7年前一部《雪国列车》提名了韩国青龙七项大奖,创下韩影票房记录和观影人数记录。

随着电影《雪国列车》的成功,同名剧集的制作也被提上日程。

前几天,同名剧版如期而至,值得一提的是剧版《雪国列车》监制正是影版的导演。

没错,就是凭借《寄生虫》荣膺今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奉俊昊。

《雪国列车(剧版)》

导演:詹姆斯·哈维斯

主演:詹妮弗·康纳利 / 戴维德·迪格斯 / 艾莉森·赖特

豆瓣 :7.4 | IMDb :6.0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在设定方面,剧版《雪国列车》故事、载体,都和影版基本相同:

末日来临,地球变得不再适合生存。

富人有偿支付高昂的车票,乘坐被打造成后世乌托邦的列车,而穷人争先恐后上车,生死由命。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阶级差异是剧版沿袭影版的一大主题。

车尾的人为「贱民」,生活环境逼仄、肮脏,食物是不明由来的黑色条状物;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而车厢中「高贵」身份的人,享有末世前的优质食品,有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服务员服务。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当车尾的人拿老鼠幼崽当食物时,车厢的人还在烦恼和其他裸身的人共享桑拿的「困难」。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每次有「好客的人」(管理者)来给车尾通报消息时,都会换上裘皮大衣,让车尾的人跪下,通报者站在小凳子上,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

完全是阶级压制和精神侮辱。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再者,两版的情节都有提到「平衡」二字,剧版中以列车上的生态环境来类比,把列车上的谋杀案看作破坏平衡的失衡点。

而影版相对更为直接,杀戮为手段,保持车尾「贱民」的数量从而保持平衡。

为了平衡,上层人民残忍地剥夺了车尾人们的生育能力。

为了平衡,上层缩减本就少的可怜的食物。

为了平衡,下层人民没有资格踏出车尾一步。

列车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所谓的「平衡」,都是啼笑皆非的失衡行为。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可是,就当我满心欢喜看到一半时,却发现与电影相比,有些地方,变味了。

的确,剧版有同样的明暗色调,相似的剧情,尖锐的阶级差异抨击,看似爽的打斗画面。

从第一集得出,剧版的主角名为雷顿,末世前是一名底特律的警察,在车尾属于革命分子的领头人,因列车内的多起谋杀案,被管理者看重。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尽管存在电视剧和电影体裁不同的考虑,但我认为故事的走向还是歪了。

《雪国列车》剧版似乎变成了一出悬疑剧,大大削弱了原本影版对于底层人民抗争的色彩——从而引出阶级层面的讨论

主人公雷顿从起义的领头人变为侦探,动摇地过快,各种激励因素全部在第一集中,一股脑儿地施加在雷顿身上。

如被餐食吸引、和前女友的过往纠缠、车尾起义失败直接导致他的屈服。

人设变味了,不完全符合一个沉稳、大事为先的领导人形象。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而故事情节的歪曲方面看,纯粹的阶级抗争变味成调查多起谋杀案和无领头人的起义。

而编剧给被谋杀的尸体设计了身体某个部位缺失,噱头十足。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反而将观众兴趣引到如何破案上,这样一来,不但剧情重心偏移,还导致了阶级斗争被归位于次要部分。

而主人公雷顿领头人到侦探的身份变动,也导致主要情节从斗争变成破案,着实平淡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在电影版开头,主人公就提出了夺取控制列车的引擎,而剧版,到了一集的末尾才稍带出引擎这个至关重要的物件,还是由起义的二把手提起。

不仅让我怀疑,除去对非人生活的不满外,车尾的人是为了什么而抗争?

是为了优质生活?是为了报复不公待遇?还是为了平等的标准?

在领头人的缺失下,抗争的目的也变味了,着实存疑。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剧版叙事严肃,抱有自有的剧情叙述,但唯独缺了那么点黑色幽默。

电影版《雪国列车》中,蒂尔达·斯文顿扮演的「好客的人」是自带笑点的,唯唯诺诺、胆小如鼠、虚伪至极,是一系列的黑色幽默的运用人物。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而剧版没有,它没有隐秘地把黑色幽默表现出来,而是通过鸡肋的笑点缓和观众的紧绷情绪。

影版是闭塞空间展开阶级斗争的刻画。

而剧版更侧重于刻画意识形态的无形压力。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如梅勒妮声称自己职责是维护列车的和谐,实则难道不是精神奴役在她看来只有利用价值的人吗?

以虚伪作派来腐化人心。

剧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塑造了些许诗意——比如老伊凡在生日当天选择自尽。

老伊凡是当下世界上最老的人,他在生日当天唯一的要求是,独处一个小时,听拉赫玛尼诺夫的曲子。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所有人都沉浸在音乐里,有的模仿弹琴,有的轻轻摇晃,喜悦蔓延。

老伊凡的死亡成为了发动起义的最后一根稻草,死亡幻灭了他们的片刻诗意。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这是浪漫的,这是诗意的,这是剧版导演加入的另一重色彩。

剧版营造了一个「帝国」,无形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挣扎着,却难逃。

但不得不说,带着期待去看奉俊昊监制的新作,却只看到了一部乏善可陈的《雪国列车》。


「作者」

剧版《雪国列车》遭外网集体差评,又一毁原作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赖特   列车   贱民   谋杀案   阶级斗争   车尾   好客   黑色幽默   原作   诗意   主人公   阶级   车上   导演   剧情   食物   集体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