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宣发,是决定电影票房高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预告片、物料、剧照、闪光点……

这些决定着观众会不会进电影院,愿不愿意掏腰包买单。因此,投资方对于电影的宣发越来越看重,这决定着他们口袋的厚度。

久而久之,有部分投资方开始舍本逐末,剑走偏锋,开始不注重剧本本身而去过度强调宣发,从而导致“诈骗式”宣传层出不穷,五花八门。

而这些电影多数“骗”了点票房,可最终还是被观众唾弃,重建信任将十分困难。来看看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诈骗式”宣传的手法,一起乐呵乐呵。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一、

无中生有型,代表作《日不落酒店》。

这部电影看过的观众想必都和我一样,有一种严重被欺骗的感觉。

电影是部看电影了,档期换了一次又一次,但是随着沈腾这几年越来越火,电影投资方显然觉得自己抓住了一块金字招牌,得狠狠捞一波钱。

于是作为“特别演出”的沈腾占据着宣传海报的C位,宣传语也是充满了诱导性,意思在影片中沈腾会出现,有彩蛋。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于是乎,无数观众、沈腾的粉丝兴高采烈地冲着沈腾去买票,进电影院,贡献票房。

谁知道,影片从头到尾也没有看到沈腾出场,更有观众自我解嘲看了部“含腾量为0”的沈腾电影,就人像是吃了s一样恶心。

原来所谓的神秘方式出场,就是沈腾的人形立牌出演了完整电影,一句台词没有,没有真人,是真真正正的纸片人。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晃过神来,感觉被忽悠的观众自然是要对制片方口诛笔伐的,这不是夸张宣传,这是欺骗,赤裸裸的欺骗。

而后,制片方导演开始发声明,强调这不是剧组的错,是宣传团队和投资方一意孤行,非要这么宣传。

剧组很无辜,演员很冤!

不管是不是唱双簧,这部电影已经被盯着耻辱柱上了,豆瓣3分,好于0%的喜剧片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二、

借同行名义型,代表作《下一任:前任》

《下一任:前任》是一部台湾导演拍摄好了,压了好几年的电影,原名本来叫做《时间差》。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部电影一直未能上映,想必导演也是着急干上火,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内地的《前任》系列突然成了票房黑马,一下子火了。把一群年轻人看的哭的稀里哗啦的。

于是乎,这位导演想学诸葛孔明借东风,把《时间差》改名《下一任:前任》在院线上映。

看看这宣传海报,“前任”两个字多显眼,典型的蹭同行热度,借同行名义圈钱,只是东风没借到,烧到了自己。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当看完《前任》系列后的小年轻还沉浸在无尽伤痛的回忆里的时候,一看这电影名,屁颠屁颠有跑去电影院回忆过去了……

但是,观众等来的不是同一个系列,感觉自己的心灵严重受到了创伤,开始对制片方提出质问。

最后还惊动了《前任》系列的制作方出来辟谣,这部电影与自己的系列电影无关!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是不是以为这样就算结束了,不,远远没有。

这会该轮到《下一任》的制片方发表声明了,再炒一波。

于是宣传海报上出现了郑重提醒:本片不是“前任4”且与《前任攻略》系列没有任何关键。

此刻,我想起了冯小刚在《功夫》里的台词: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还有谁!

圈了第一波票房,再出来发声明,这不是典型的耍流氓吗?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三、

挂羊头卖狗肉型,代表作《爱情公寓》。

《爱情公寓》的电视剧版本是一个大ip,陪伴了观众很多年,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口碑很好,收视率很高。

于是,电影版的《爱情公寓》在宣传的时候一再强调原班人马回归,攥足了观众的眼球。

看看这海报上的八个大字:原班人马,十年重聚。

多少观众看到这八个字的时候,就已经回忆满满了,迫不及待地想进电影院看影版的。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可当人们入座一看,这是哪门子的《爱情公寓》?明明就是更名改姓的《盗墓笔记》。

两者之间,除了演员一样,剧情完全一点关联都没有。这就是所谓的电影版《爱情公寓》,差点没把人给看吐了。

这样的行径是典型的挂羊头买狗肉,但凡有这一点尊重观众的念头,尊重创作不易,制片方也干不出这种是来。

这一波票房圈的可不止一点点钱,光是没开播之前,想看的观众就已经高达143万。

一张电影票35块,这该是多少钱,5个亿!多无耻啊!可怜的粉丝。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四、

极度夸张型,代表作《阿修罗》。

前几天,美国大片《阿凡达》十年后卷土重来,在我们内地重新上映,票房累计已经突破两个多亿。

毫不客气的说,这部十多年的电影依然可以打败我们90%的国产新片。差距我们要去正视,而不是像电影《阿修罗》的制片方那样吹牛逼。

是的,你没看错,曾经,这部《阿修罗》电影就吹嘘过自己是“中国版《阿凡达》”,宣传之夸张,不忍直视。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到底有多夸张呢?

这是一部号称耗时6年,斥资7.5亿打造,集结35个国家200多位顶级电影人,全片2400多个特效镜头,好莱坞1800余人制作的电影。

不看文字看数字就足矣惊艳四座!

但事实是这部“巨制”终究还是成了电影圈的最大笑话。上映仅仅一天,制片方就发文怒斥电影评分低是因为观众在黑他。

这算是为自己辩解,无可厚非。但是两天后又冷不丁的宣布撤档,走了还不忘留下委屈的控诉,是市场不公正。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它踏着五彩祥云,身披黄金战甲而来,最后确实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了一滴委屈的泪水。

这泪水,一点都不打动人,市场的反应是对制片方极度夸张宣传后的准确回应。

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有多大能耐就使多大劲,光靠一张嘴巴巴拉巴拉一堆,真当观众好糊弄?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结语、

流量时代,电影市场很乱。

很多投资方都变着法地想赚块钱,想从观众口袋里把钱掏出来。

但是,流量明星没有票房号召力,老一辈影视有接不到合适的剧本。导演不能控场,编剧讲不好故事……

于是就出现了剧情不够恋爱来凑,感情不到位,宣传第一位!

这是病态的,舍本逐末是会受到市场反噬的,观众会被忽悠一次、两次,但绝不会有第三、第四次。

正如很多被忽悠过的观众会说:我以后看电影都不会看第一波了。

靠后期口碑实现票房逆袭的不是没有,《哪吒魔童降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没有过度的宣传,靠的是有口皆碑,一举进去中国电影史票房前三。

这些“诈骗式”宣传的电影,你入过几个坑?

为什么好的不学,非要去走歪门邪道呢?正儿八经就不会拍电影了?

真正的电影宣发是注重电影本身,引导观众去发现电影中的闪光点,而不是这种“诈骗式”宣发。

即便忽悠的再好,我想也不会有人为“骗子”叫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舍本逐末   原班人马   时间差   电影   阿修罗   前任   代表作   票房   电影院   夸张   公寓   观众   导演   系列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