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一只蟑螂跑到阳光底下时,说明阴暗潮湿的地方已经挤不下了。

顶流,一度成为娱乐圈明星艺人的终极目标。

但究竟什么才是顶流?

没有人愿意是深究,只是笼统地去看他(她)的粉丝量,数据库,以及各类靠粉丝堆出来的榜单,从而成为衡量一个流量明星的商业价值,进而来衡量这位明星是不是顶流。

流量意味着金钱,顶流意味着暴富。

但是,刘德华用实际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顶流!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7月29日,天王刘德华出道40周年庆典,他开了一场直播,短短一两个小时,观看人数破亿,同时在线人数达380多万。

什么概念呢?

倘若刘德华开启直播打赏功能的化或者搞个直播带货,保守估计大几千万到手。

这是真正的顶流,没有粉丝控评,刷榜,只是安静地在直播间里聊聊天,再顺便唱唱歌。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直播中当唱到《今天》时,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从出道开始,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我都会有一群像你们一样的人不停地鼓励我,帮助我,把我捧的高高的。”

作为顶流,大家把他捧得高高的,但他却从未跌落神坛。

如果说刘德华是真顶流,那么我们可以把那些名不副实,跌落神坛的流量,称之为伪顶流。

意思很简单,就是虚有其表,徒有虚名!

吴亦凡表示其中一个,而且是摔的最痛的一个。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究竟摔的有多痛呢?互联网从来没有抹去任何一位明星的所有痕迹。

然而吴亦凡做到了!

全网封禁,查无此人,仅此一家,别无分店。不仅他本人及工作室的微博账号被注销,现在相关超话,甚至是豆瓣作品集,均消失得无影无踪。

除此之外,他的待播作品也注定受到影响。

《青簪行》这部电视剧无疑是最受关注的。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最新消息,《青簪行》已经被资本放弃,也不再进行男主AI换脸了。

且不说ai换脸技术的费用高低,即便是吴亦凡三个字,也让其他年轻艺人避之不及。

即便是网传大导演陈凯歌的儿子陈飞宇要替换吴亦凡,陈飞宇工作室星野发文辟谣,生怕惹上一身骚。

指不定还会被不理智的吴粉一通骂。

这种撕逼事件,早在拍摄之时就已经上演,男主粉,女主粉为了各自爱豆的番位撕了一轮又一轮。

一部大女主剧生生被撕成了男女主同番位剧,败坏了不少路人缘,影响了一批原著党。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就是说,《青簪行》夭折了!

这部剧同样沿袭着大女主IP+流量明星模式,投资方想重现《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爆款剧作。

不难看出,野心很大。

预热营销,自然必不可少。

光是挑选女主这个话题就吵吵闹闹好几年,从Angelababy、宋茜、李沁,最后传到了杨紫和吴亦凡身上。

但好事多磨却也事与愿违!

吴亦凡的爆雷使得这部s+级别制作的电视剧打了水漂,3个亿的投资,说没就没了。

一点都不客气。

这就是选用流量明星带来的反噬,不可能总是那么顺风顺水。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业内人士曾说:“采用流量明星,就得承担风险。”

而事实也证明,采用流量明星的风险确实不小。

譬如,范冰冰税务风波后,《巴清传》一直在传ai换脸,但截止目前这部剧依然没有开播,想来夭折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又譬如最近的郑爽,风波一来,多部待播据被叫停,投资方损失巨大。

这一次落到吴亦凡,显然,事情更加严重。

影协,音协,视协同时发声。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种阵仗对娱乐圈来说,难得一见。

这不仅是对整个娱乐圈警醒,吴亦凡事件也极有可能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演艺界,娱乐圈需要来一场对流量的清洗,否则只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当所有影视剧都在追逐流量明星的时候。这是整个影视剧行业的倒退。

什么是流量明星?

以吴亦凡为例子,解放日报发文评论道:作为歌手、演员,但他没有一首大众熟悉的歌,没有一部为公众称道的影视剧,声音苍白,创作陈词滥调,是说唱卡拉OK。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针见血,深以为然!

流量明星,指的是作品三无,单纯靠颜值和人设混迹娱乐圈的明星艺人。

一旦人设崩塌或者颜值不再,就会迅速败亡。

但他们的收入却足以令人崩溃。

如此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的现象,在娱乐圈显得越来越严重。

日薪208万,有网友说,我买一套房200万得用30年去还,而流量明星只需要一天时间。

而且还不费劲,只要会抠图,会装疯卖傻就行。

baby曾在拍摄完《孤芳不自赏》后,接受采访时,她说8000万,自己值这个价。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啊,只需要扣个图,瞪个眼,就能轻松拿走8000万。

可想而知,国产影视剧已经严重资本化而不是传播文化。

背离初衷,只会让行业陷入万劫不复,成为资本玩物。

然而很多明星却不自知,一门心思配合资本捞钱,这和古代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最后苦果不还是自己尝?

真心希望今后的影视环境,能正向发展,重视演员的演技以及人格魅力,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流量。

《青簪行》夭折,吴亦凡或成为压死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陈道明曾说:“衡量演员成功与否,并不是他拿了多少钱,而是你干的事是不是对的起观众。我着急的是人性、价值观的堕落,在某些方面,我们是在退步。”

的确如此。

吴亦凡事件就是人性的扭曲,价值观的堕落造成的。

在资本完美的包装下,一个作品三无的人被捧上了神坛,一个连基本道德伦理都没有的人享受着众星拱月。

这不是常态!

老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流量明星占据行业顶部资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流量明星爆雷也已经不是一个两个。

当“吴亦凡们”被一个个打回原型的时候。

就想起了一句话:当一只蟑螂跑到阳光底下时,说明阴暗潮湿的地方已经挤不下了。

流量市场里,还有没有吴亦凡?

我们不知道,到我们知道流量时代即将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解放日报   流量   神坛   发文   蟑螂   稻草   影视剧   艺人   娱乐圈   演员   粉丝   资本   事件   明星   作品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