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邓小平出访各国,加强友好,发展合作,打开了开放大门

1978年1月到1979年2月邓小平密集出访世界各国,了解各国发展状况,为中国创造了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打开了合作共赢的改革开放大门。

对于尼泊尔、缅甸、朝鲜等周边国家,邓小平表达了尊重他国独立自主的信念。在尼泊尔指出:“我们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我们将继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团结,加强同一切受帝国主义侵略、颠覆、干涉、控制和欺负的国家的团结,结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反对霸权主义。”

在访问新加坡时,邓小平事先了解了李光耀的习惯和过敏症,会谈时既不抽烟也不吐痰。当李光耀解释为何新加坡会在印尼之后同中国建交时,邓小平表示完全理解,并一语双关风趣地说:“我能忍耐,如同在这里我尊重主人的意愿,会谈中忍着没有抽一支烟。”

在访问日本时,他走访最多的是钢铁厂、汽车厂、电器厂等这些日本的大企业。各种新技术他都要尝试,乘坐新干线列车前往京都,邓小平在回答记者谈感受时,意味深长地说:“一个字,‘快’。像是有人在推着我们跑,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参观日产汽车公司后,邓小平说:“来到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现代化、近代化。感谢工业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产业界对我们的协助。”邓小平说,日本早有蓬莱国之称,听说有长生不老药。这次访问的目的是:第一交换批准书(缔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第二对日本的老朋友表示感谢;第三寻找长生不老药。邓小平的话音一落,现场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接着,邓小平又补充说,或许没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我想把日本发展科学技术的先进经验作为礼物带回去。结果第二天就有和歌县九宫市的人给驻日大使馆送来一盆绿色植物,说是徐福东渡日本就是在和歌找到长生不老药的,就是这盆植物灵芝草。符浩大使马上向邓小平汇报了此事。邓小平听后很高兴,笑着点点头说:“那就留给你们使馆吧。”

当记者提出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归属问题时,对于这个缔约中的敏感话题,邓小平神态自若地说:“这个问题我们同日本有争议,钓鱼岛日本叫‘尖阁列岛’,名字就不同。这个问题可以把它放一下,也许下一代比我们更聪明些,会找到实际解决的方法。”

在白宫同卡特进行会谈时,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看法是,整个世界局势是不安宁的。如果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和平、安全、稳定的世界,就应该认真对待国际局势。就中国来说,我们不希望打仗。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就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和平环境。”

在接受美国广播电视界评论员采访时,邓小平说:“我这次访问美国肩负着三项使命:第一是向美国人民传达中国人民的友谊;第二是了解美国人民,了解你们的生活,了解你们建设的经验,学习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第三是同贵国的领导人就发展两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问题广泛地交换意见。”

邓小平1989年邓小平会见的最后一批日本客人时说:“我对中日友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讲历史要全面,既要讲日本侵华的历史,也要讲日本人民、日本众多友好人士为中日友好奋斗的历史”,“对一小撮不甘心中日友好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不断加强友好、发展合作来回答他们”。

邓小平的上世纪70年代末的出访,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能够敞开国门、拥抱世界,不仅在中国国内引起巨大争论,也令世界震动。通过友好对话,进一步明确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促进了中国与他国的友好相处,为中国此后融入世界、改革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钓鱼岛   改革开放   卡特   尼泊尔   缅甸   友好   新加坡   他国   长生不老   日本   美国   中国   大门   和平   历史   世界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