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心晴计划##头条青云“叫好又叫座”作品征集#

| 丁小米

| 网络/丁小米,侵删

导语: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你越怕,就越会遇到你怕的事情。而当你抛开一切顾虑时,反而会迎来转机。


《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最近热播剧《我是余欢水》收官,余欢水从最开始的一丧到底,到后来放飞自我之后成功逆袭,可以说,满足了许多中年人的最终幻想。

而现实中呢?能这样绝地反击成功的人,并不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余欢水。

01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余欢水,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油腻中年人。

准确的说,开篇的他本来是个家庭幸福、事业蒸蒸日上的意气风发的男人。

转折点来自一场车祸,同乘的朋友为此丧生,而余欢水为了逃避责任,撒谎说是朋友骑的车。

从此,他就开始了大谎接小谎的不归路,而他的人生也为之改变。

余欢水的妻子说,她怀疑那场车祸把他的脑子也摔坏了

《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他都遭遇了什么?

可以说最初的余欢水将所有的丧都集于一身,就差召唤神龙了。

《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在以为自己患癌症之前,余欢水选择了对所有人无底线的妥协

结果呢?

越妥协,别人就越得寸进尺,越不把他当人。于是,他就更丧,如此恶性循环。

直到他以为自己得了癌之后,不想再做怂包,不想再辜负自己,绝地反击,谁都不给面子。当他把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去过的时候,反而人生像开了挂,重新迎来各种机会。

《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02 无底线的忍让和妥协,并不能让你得到更多

在前面几集,余欢水说得最多的就是“对不起、对不起”。可得来的不仅没有别人的谅解,反而是“窝囊废”三个字。

就像离婚后他跟他妻子说的,他撒那么多谎,是想在妻子面前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因为从结婚他就知道妻子不爱他。

但是他努力的方向错了,因为害怕被妻子瞧不起,所以用撒谎的方式想赢来妻子的尊重和崇拜,甚至是爱。

结果,越是害怕失去,越是用力过度,就越是事事都做不好,越是令妻子厌烦。

工作中也是一样,越是委曲求全,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就越是被打压。

在人际关系中,很多时候你的底线,就是别人对待你的底线。当你无条件的退让,讨好别人时,往往得到的是别人的步步紧逼,践踏你的尊严。

《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在一期《最强大脑》中,北大教授魏坤琳笑嘻嘻的说郭敬明:“我怎么感觉在和一个女人吵架”。郭敬明立马怒怼:“你说这句话对不起你的修养和学识”。接着两人发生激烈的争吵,郭敬明一度愤然离场,不接受魏坤琳的道歉。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小题大做,一个玩笑而已,人家都道歉了你还不依不饶。可我觉得,郭敬明的这个举动恰恰让所有的观众和嘉宾都记住了,他的底线在哪。那么下次还会有人这样做吗?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伤害都可以用一句“对不起”就可以抹平的。有些东西可以拿来开玩笑,但有些是不能触碰的。

只有你给自己划出了边界,别人才知道该如何适可而止。

《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03 自我边界意识

“无论是普通的人际关系还是感情中的亲密关系,只要没有界限和边界意识,就注定不能长久,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心理学原理。”

这里并不仅仅指跟别人的界限和边界意识,还包括自我边界意识。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戴德在《自我边界》一书中提到:“生活中90%的问题,都是自我边界不清导致的。”

比如:

· 经常被人“带跑”,面对压力无法坚持自我。

· 不懂拒绝,觉得自己必须对每个人的要求说“是”。

· 大包大揽,容易对别人的感受和问题负责。

· 专注于爱与无私,以至于忘记自己的底线。

而自我边界意识的建立,有助于让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与权利范围,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余欢水在前几集中就恰恰是自我边界意识不清,导致越来越“丧”。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以前胆小”,怕得罪任何人,所以一旦有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撒谎,用撒谎来回避刚遇到的问题,试图逃避责任。

可是他撒下的谎偏偏又不高明,很快就被揭穿,于是就更让人觉得他懦弱无能,迎来新的一轮又一轮暴击。

《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以前有一条特别火的微博,说:“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这句话就很清晰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不能骂?因为他们会“立刻辞职”。年轻人亮出了他们的底线和边界,所以,别人在试图触碰这条边界时,会先考虑自己是不是愿意承担因此产生的后果。

中年人呢,很多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有车贷房贷压力,不得不对不公平待遇一再忍让。在没有底线的情况下,等待他们的就是更大的不公平

《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而家庭生活中,也是同样适用这个道理。有不少被家暴的女性,在第一次被打一巴掌、推一下的时候,很快选择原谅。于是对方一步步试探,家暴程度也一步步升级,直到酿成悲剧。

当你选择一次次退让,对方就会知道,原来你是没有底线的,于是,你从此陷入深渊之中。

从心理学机制上来说,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事都是我们自己所选择和邀请的。

太多的忍让和妥协,其实就是在向别人发出邀请:我没有界限,你可以随意在我的世界里为所欲为。

在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中,有一位形态滑稽的小人物--商业画画家德克·斯特洛夫,他欣赏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总是主动去亲近他,接济他。哪怕斯特里克兰对他不屑一顾,甚至经常讥笑谩骂他。

在斯特里克兰差点病死的时候,德克把他接到家中,和妻子一起悉心照料他。

可是斯特里克兰不仅没有感激他,反而勾引他的妻子。遭受双重背叛的德克把自己的房子都让给了他们,最后妻子却因为斯特里克兰的抛弃而自杀。

对于自己的恩人,斯特里克兰是这样评价的:“他婆婆妈妈,傻里傻气”、“这个可笑的小个子喜欢助人为乐,这是他的命”。

原本家庭幸福,善良快乐的德克,为了帮助斯特里克兰落得家破人亡,却没有得到对方的一句感谢,一句抱歉,甚至一句好话。其根本就在于德克缺乏边界意识:自我边界和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意识

正因为他的一再忍让,一再妥协,让对方更不把他放在眼里,把他当做小丑,得寸进尺,随意践踏他的尊严。

《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心理咨询师苏珊·福沃德说:“只有在你的屈服之下才能够持续的亲密关系,对你的人生毫无益处。”

那么,毫无意义的关系,又何必牺牲自己的原则去一再妥协、退让?

结束语:

剧中的余欢水终于不再忍,不再让。当他解开心结,放下所有,在人们面前清晰的划出他的边界之后,迎来了尊重和新的人生。

虽然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这也仅仅是退一步,而不是退到自己毫无原则可言。

一味地忍气吞声不仅不能给自己赢得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多的机遇,反而会让自己成为人见人欺的“老好人”、“受气包”。

拒绝“丧”,就从学会说“不”开始。

《我是余欢水》:从余欢水看无底线的妥协,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分享您的情感故事。我是丁小米,一个佛系创作者。喜欢我,就关注我@丁小米Amy 吧!

前期内容:

《不完美的她》|3个女人,3种命运:选对人,对女人来说有多重要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最美的情话,你读懂了么?

《无问西东》刘淑芬的悲哀:因为不甘,而死守无爱无性婚姻的女人

《摆渡人》:彼岸有你,何所惧|人生如一场修行,谁与你结伴同行

《英儿》:顾城绝笔之作| 畸恋下,激流岛上“女儿国”的幻灭

黄心颖返港 | 郑秀文:爱了一辈子,却是爱得越深伤得越重

更多内容,点击@丁小米Am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底线   得寸进尺   小米   中年人   边界   界限   人际关系   害怕   面前   妻子   年轻人   意识   自我   人生   朋友   余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