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跑步39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跑步有何感悟?可三维度梳理


坚持跑步39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跑步有何感悟?可三维度梳理

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终于读完了。作为一名跑者,肯定对谈跑步的话题感兴趣,但这本书读起来却并不抓心:即没有跑步知识和技能介绍,也没有醒目的跑步感悟,倒像是意识流,想到哪儿谈到哪儿。不过作者也说了——“因此,将这本书当作以跑步为基轴的另一种回忆录来阅读,也无甚大碍。”

但即为回忆录,作者于长期的跑步中肯定沉淀了一些“经验法则”的东西,正如书中所说——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尽管作者谦虚地认为不值得推广,但既读此书,如能把作者感悟到的关于跑步的“客观认知”抽取出来,与我自己的人生相验、相融,这也许才是读此书的意义吧!

坚持跑步39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跑步有何感悟?可三维度梳理


跑步:健康身心的“营养剂”

大凡坚持跑步的人,都知道跑步对于健康的极大作用,这也是他们一直能将跑步进行倒底的根本驱动力。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还要谈呢?因为我们一般谈起这好处,只会说能减肥啦、能锻炼身体啦,能让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之类的话,但作家就是作家,他能用形象的语言,将跑步对身心产生的精妙感受传神表达出来,让我们产生一种“感同身受”共鸣,一下子有种“相遇知己”的兴奋感!

您看,当他谈到跑步使自己减重时,是这样表达的:随着距离的增长,体重竟也轻了下来。两个半月减了七磅,腹部一带微微长出的赘肉也消失了。七磅相当于三公斤多。请想象一下去肉铺买三公斤肉,拎在手上走回家的情景,大概就能真实感受到那份重量。想到一度将如许一份重量揣在身上活着,个中滋味颇为复杂。一个想像的表达,真是贴切、真实、形象、生动地说出了减肥后的轻松,也传神表达了超重给人的负担,又有一种很幽默的感觉。

跑步时,能让人有一种自由放空的感觉,但我们常常只能感受却有口难言,作者却能把自己的体会很真实的写出来: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在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要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就行。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其实,跑步时的这种感觉表达最准确的是这段: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话虽如些,潜入奔跑的我精神内部的这些思绪或者说念头,也不过是空白的从属物。它们不是内容,只是以空白为基轴渐起渐涨的思绪。

跑步时浮上脑际的思绪很像天际的云朵,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它们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然而天空独自是天空,一成不变。云朵不过是匆匆过客,它穿过天空,来了去了唯有天空留下来。这种感觉,在我一个人独自跑时是始终存在的:那些或正面、或负面的思绪,真的如同云朵,在灵魂深处飘荡,最终在跑结束时灵魂的天空一丝云朵也没有,晴空万里,宁静无比。这跑后时间,我拥有了最轻松最舒服的心境:我的灵魂平静地、妥妥地安放在自己的身体内。

正如作者所说:可是当你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

以我自己的体会来说,这种放空的爽快感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有一种充实感。作者是这样说的:“无论何事,赢了别人也罢输给别人也罢,都不太计较,倒是更关心能否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因为有自己设定的标准,所以每一个跑者都有了自己追求的目标,而这是通过自己实实在在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便能直观的实现的,这也许就是那么多人喜欢跑步,喜欢马拉松的原因吧。“换言之,对长跑选手而言,在跑完全程时能否感到自豪或类似自豪的东西,可能才是最重要。”作者一语道破所有跑者痴迷跑步的本质。

正是跑步对于身心有如此意义,所以作者回顾自己的跑步生涯时,由衷地说:“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习惯中,跑步恐怕是最有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我觉得由于二十多年从不间断的跑步,我的躯体和精神大致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强化。”

这其实就是跑步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所在!

坚持跑步39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跑步有何感悟?可三维度梳理


跑步:成就事业的“助推器”

人活于世,总得让生命有所依托吧!我们从事的职业就是生命最好的依托方式:它让我们安身立命,它让我们展示价值,它让我们与外界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职业保持感恩心、敬畏心和自豪感。

村上春树以写小说为职业,也就是以脑力劳动为形式,从事精神创造的职业。跑步作为一项体力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就大了,不纯粹是强壮了身体,他还发现了跑步对于写小说的相当好处,甚至相似性的东西。其实,我觉得跑步对脑力劳动者都有村上所说的相似性东西。

村上春树发现:坚持跑步和坚持写作道理是相通的。前者让他保持良好的身材;后者让他保持旺盛的创作力。村上是不运动就会长胖的人,可他太太却不管吃什么也不会长胖,他常常寻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东西,有些人却无须努力便唾手可得。所以他为了保持身材必须坚持跑步,最终拥有了强壮的躯体。而吃什么也不胖的人因为身材良好所以忽略运动,最后随着年龄增长躯体变弱。所以公平不公平,要从长远看。 写作也一样呀,有人才华横溢,文思泉源,便靠才华吃饭,终有一天才思枯竭,难出好作品。村上春树自认天资平平,就格外努力:要想写小说,非得奴役肉体,耗费时间和劳力不可。打算写一部新作品,就必须重新——凿出深深的孔穴。然而长年累月地坚持这种生活,久而久之,就技术或体力而言,我都能高效地找寻到新的水源,在坚固的磐石上凿穴钻孔;感觉一个水源变得匮乏时,也能果决而迅疾地移到下一个去。而习惯仅仅依赖一处自然水源的人,冷不丁地这么做,只怕轻易做不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跑步的坚持成就了写作的努力,最终成就了村上春树职业生涯的绚丽!

确实这样,作者在《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又提到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写小说必须有较强的集中力和较好的耐力,而这都是才华以外的重要资质,和跑步相似,也能通过跑步来培养。他认为对于有才华的年轻人,集中力和耐力会自己跑过来。但年纪渐长,能量就会减弱,“然而,这样的自在随着年纪渐长,逐渐失去天然的优势和鲜活。曾经唾手可得的东西,超过一定的年龄后,就不能轻易拿到了。”

所以如同跑步一样,在写作上,必须通过训练来培养集中力,增进耐力,用这些来弥补才华的不足或是作为才华的替代品,——“如此这般好歹苦撑时,也可能邂逅潜藏于自己内部的才华。手执铁锹,挥汗如雨,奋力在脚下挖着坑,竟然瞎猫撞着了死耗子,挖到了沉睡在地下的神秘水脉,真是该说幸运。而追根溯源,恰恰是通过训练拥有了足够的膂力,深挖坑穴才成为可能。到了晚年,才华之花方才怒放的作家,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这样的历程。”

同时,作者坦言,自己写小说的很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在作者看来,除了跑步与写小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外,最关键地是跑步对于强化职业能力的作用:“在个人的局限中,可以让自己更为有效地燃烧,哪怕只是一丁点,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质,也是活着(在我来说还有写作)一事的隐喻。”

总之,作者认为跑步对职业人生的“有效燃烧”是大有意义的,可以助推我们的事业取得更大收获。“如果每日的跑步对取得这样的成就多少有帮助,我得向跑步表示深深的感谢才是。”这是作者在事业上对跑步的由衷体会。

那么,作为跑者的你,又从事着何种职业,有这样的同感吗?

坚持跑步39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跑步有何感悟?可三维度梳理


跑步:通达人生的“指南针”

如果跑步是一种人生修行的话,村上春树在作品中渗透了一些人生哲学,对于我们拥有通透的人生是大有借鉴的。

如果您是一个资深跑者,对下面这个超越的观点肯定很有共鸣:

超越的哲学——实现目标的满足与超越自我的成就——“无论何事,赢了别人也罢输给别人也罢,都不太计较,倒是关心能否到达为自己设定的标准”,如果实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即使未曾实现,只要尽了全力,也就有了为下次奠定某种基础的满足,也算大功告成。拿作者的话来说,“换言之,对长跑选手而言,在跑完全程时能否感到自豪或类似自豪的东西,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我和所有跑步的人都交流过,他们之所以爱上跑步,无疑都有这种跑完后的满足感、成就感、自豪感!因为各自完成了对预设目标的完成,或是对目标的超越。

村上春树对跑者这种心理有更具体的描述:“跑步对我来说,不单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我每日一面跑步,或者说一面积累参赛经验,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提高,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至少是立志提高自己,并为之日日付出努力。————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你我在社会上行走,整天在各种羁绊中挣扎,不是所有自我设定的目标都能在这纷乱红尘中实现,心想事成,心如所愿。“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的事常常发生,让我们沮丧失落。但跑步无欺,只要您一步一步向前,就会不断向目标靠近,最终实现。一滴滴汗水就会换来实实在在的成果。有时,我私下想,人们坚持跑步,恐怕因为跑步是努力就有收获最直观的宣示吧!

喜欢的哲学——喜欢才会坚持,坚持会更加喜欢——“人生向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村上春树从33岁坚持跑步,几十年来被很多人钦佩意志坚强,但他自己不这么认为,觉得每天坚持跑步与意志强弱没多大关系,更可能是跑步合乎自己的性情。所以村上能做到每天跑步,享受跑步,“跑步如同一日三餐、睡眠、家务和工作一样,被组编进了生活循环。”,也才会跑了半程跑全程,一直跑到百公里越野,铁人三项-----“倘若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自己想做的时间爱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会做得比别人更加卖力。”我们又何曾不是这样呢?仅凭意志力,仅凭毅力,我们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跑步吗?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骨子里爱上了跑步,当然有坚持的成份,越坚持获益越多,才也会越热爱。——“我知道对感兴趣的领域和相关的事物,按照与自己相配的节奏,借助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就能极其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术。”跑步不也一样吗?

坚持的哲学——坚持才有效果,坚持需要自律——“长期坚持跑步,身体的肌肉会发生巨变。”因为坚持跑步,作者两个半月减重七磅(三公斤);因为坚持跑步,作者拥有了写小说的强大能量;因此坚持跑步,作者才能得到百公里越野的生命体验。坚持跑步使人从身体到精神来了一个巨大的蜕变。“即使练习量有所下降,也不可中断练习两天以上,这是积累奔跑量时的基本规则。肌肉很像记忆力良好的动物,只要注意分阶段地增加负荷量,它就能自然地适应和承受。

这就是但凡学习做事需要坚持的原理吧,坚持或者反复,才能使某种思想印迹和行动能力得以记忆强化,从而形成自身一种本领。一旦中断时间过长,就会加大恢复成本——“肌肉也同有血有肉的动物一般无二,它也愿意过更舒服的日子,不继续给它负荷,它便会心安理得地将记忆除去。想再度输入的话,必须得从头开始,将同样的模式重复一遍。”

但坚持不是那么容易,除了喜欢外,更需要一种自律。“不管奔跑速度降低了多少,我都不能走,这是原则。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想跑完这场比赛就难上加难了。”这是村上对自己跑步比赛时原则的一种坚持;

“每天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了。坚持跑步的理由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这是村上对自己日常跑步频率的一种坚持;

“自己处于这深度疲劳中,将这疲劳全盘接纳,能扎扎实实地继续奔跑——对我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高的愿望了。”这是村上对自己比赛时跑步状态的一种坚持。

……

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须感觉,唯有向前奔跑。”“我跑,故我在。”这时的坚持跑步就需要一种自律精神,一种意志挑战了。

“锲而不舍,水滴石穿”,一切改变,一切成就,无不是坚持的结果。当然坚持有喜欢的因素,这是一种自觉,但坚持更需要自律,这更是一种意志的磨炼。

唯其如此,我们的坚持才有了意义,跑步如此,所有你为之坚持的东西无不如此?

坚持跑步39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跑步有何感悟?可三维度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村上春树   维度   村上   日本   云朵   躯体   才华   作家   意义   目标   努力   东西   精神   职业   人生   喜欢   作者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