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故事之雁丘寄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

供稿/万澄阴

编辑/刘易泽

诗词故事之雁丘寄情

▲元好问像

金章宗完颜璟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元好问与同县学子数人到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参加乡试。当时元好问的父亲任陵川县令,元好问随父亲读书。从陵川北上并州有四五百里,途中非止一日。

一天,他们正沿汾河北行,至阳曲,见一个山民正在张网捕鸟,元好问兴致勃勃地走上前去。

“喂,大哥,今日打到什么了?”元好问问道。

“看,捕到一只大雁,我已经把它杀了。”山民说着,右手举起一只雁来。

“嗬,好肥的大雁!”元好问的一个同伴说:“大哥,卖给我们吧。我们一路幸苦,正好享用一餐野味,犒劳犒劳自己。”

山民说:“要给你们,我倒是不可惜,只是于心不忍啊!”

众人奇怪地问:“为什么?”

山民愀然,说:“今日早晨,我张网捕鸟。不久,就飞来两只大雁。我拉动网绳,一只被捕,一只脱网飞走。我眼看飞走一只实在可惜,立即把捕来的一只杀了,准备张网再捕。一会儿,脱网飞走的那只雁,果然又飞回来了,只是一直在我的头上盘旋鸣叫,不落下,也不飞走,它的叫声让我越听越觉得凄惨。我一下子明白了,‘啊,可怜的孤雁!’我正后悔莫及,突然,头上的飞雁俯冲下来,一头撞在地上,颤抖了几下就死去了。”山民说着,又举起一只雁,继续说:“你们看,这两只雁原来是雌雄一对,一只被杀了,另一只也不肯活下去。它们多有情义,我真不该把那只公雁杀了啊,唉……”山民说罢,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诗词故事之雁丘寄情

▲元好问画像

众人听了这个凄楚的故事,深受感动,谁都像在心上压了一块石头,说不出一句话来。

不知过了多久,元好问说:“天下竟有这样的事,连飞鸟也是这样笃于情爱!大哥,这两只雁我们都买了,你来帮我们在这汾河岸边挖一个坑,把它们埋了吧。”

于是,他们在汾河岸边选择了一块高地,把两只死雁埋好;又在上面用石头砌了一座不小的坟墓。元好问说:“我们就把这座墓叫做雁丘吧,留待日后骚人墨客来凭吊抒怀!”

“既然留待后人凭吊,我们何不先歌咏一回?”一个同伴提议道。

大家齐声说好,于是先后赋成诗词数章。

诗词故事之雁丘寄情

元好问绕着雁丘边歌边行,成《迈陂塘•雁丘词》长调一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来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诗词故事之雁丘寄情

▲《雁丘词》

与元好问同行的李治、杨果都有《迈陂塘》来和元好问的雁丘词。

杨果面对雁丘,“细读悲歌,满倾清泪”,为遇难殉情的孤雁设祭,深情地唱出:

恨千年雁飞汾水,秋风依旧兰渚。网罗惊破双栖梦,孤影乱翻波素,还碎羽。算古往今来,只有相思苦。朝朝暮暮。想塞北风沙,江南烟月,争忍自来去。

埋恨处,依旧并州路。一丘寂寞雨,世间多少风流事,天也有心相妒。休说与,还却怕。有情多被无情误。一杯会举,待细读悲歌,满倾清泪,为尔酹黄土。

诗词故事之雁丘寄情

而相比杨果,李治的和坐则更为出色,与元好问的原词堪称双璧:

雁双双,正飞汾水,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

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拍江秋影今何在?宰木欲迷堤树。霜魂苦,算犹胜,王嫱青冢贞娘墓。凭谁说与?叹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诗词故事之雁丘寄情

▲元好问像

@易州兄弟文化

工作之余,来点儿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泰和   陂塘   双飞   千秋万古   陵川   山民   江南   大雁   悲歌   黄土   岸边   同伴   诗词   大哥   生死   世间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