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侠》中农夫与蛇的桥段出现四次,说说江湖不良人的结局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恩怨,而这些错综复杂的恩怨往往又掺杂着一定的爱恨情仇。《白眉大侠》这部书在描绘武林恩怨的同时,它也对人情冷暖下的江湖做了深入的刻画,书中出现了“农夫与蛇”的桥段多达四次。

《白眉大侠》中农夫与蛇的桥段出现四次,说说江湖不良人的结局

童话里的蛇本性当然是恶的,已经被冻僵了的蛇性命垂危,如果不是农夫热心施救的话,这条蛇很可能会丢掉小命。从毒蛇的角度来看,它苏醒时是被农夫用衣服蒙在昏暗的怀中,搞不清状况的蛇以为被人所擒,从野生环境中长大的蛇,它的求生欲是天然形成的,这便有了蛇选择了先下手为强结果。

一、心如蛇蝎的江湖不良人

从人性的角度看,这条蛇无疑是在恩将仇报,但是从相互吞噬的野生丛林来说,蛇判断对方是在猎捕还是在施救并不重要,蛇只想要活着保障自己的安全。

科幻小说《三体》里的宇宙黑暗丛林法则本就是源自残酷的丛林竞争规则,任何物种让自己活下去是第一需要。在这里我无意为这条可恶的蛇做辩护,我只是要说明一下蛇会恩将仇报的心理。

人的心理要比蛇的心理复杂的多,可是有些不良人做出的选择却与可恶的蛇畜并无差别,蛇选择恩将仇报先下手为强,这只是为了保障自己性命的绝对安全,而有些无耻的不良人为了功名利禄、迷恋权力、面子问题、立场问题也会选择昧着良心去为非作歹。

二、野心膨胀的天德王黄伦

《白眉大侠》这部书第一个重头戏便是群侠大破阎王寨,而阎王寨的大寨主黄伦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鬼迷心窍之人,当昔日的老恩人武元公来到阎王寨劝他迷途知返时,黄伦为了保住自己的基业,野心膨胀的他坐看老恩人武元公的儿子在自己眼前丢掉性命,完全不念及当初武元公把阎王寨让给他的那份恩情。

《白眉大侠》中农夫与蛇的桥段出现四次,说说江湖不良人的结局

当初黄伦落难之时如果不是武元公的收留,黄伦很可能就会客死异乡,武元公把自己的女儿还许配给黄伦,又把偌大的阎王寨基业拱手相送,这份天大的恩情曾让黄伦感激涕零,然而当黄伦翅膀硬了,野心也有迅速膨胀,成为一方之主的黄伦开始变得麻木不仁,他自立天德王仗着西夏的势力要与大宋作对。

武元公之所以去苦劝黄伦,一方面是因为这位老人家高瞻远瞩,他知道黄伦这么折腾下去不会有下场,武元公不愿看到自己的乘龙快婿在歧路上越陷越深;另一个原因是武元公与黄伦是翁婿的关系,黄伦在阎王寨自立为王与朝廷对着干,一旦朝廷发兵剿灭了阎王寨,武元公还有连带的责任。

事实证明武元公有先见之明,阎王寨与开封府群侠十阵赌输赢输时输得一塌糊涂,最后阎王寨被钦差卫队彻底剿灭,被黄伦请来的绿林高手四散奔逃,最终黄伦落得一个饮剑自戕的可耻下场。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黄伦就是一条野心膨胀泯灭良知的毒蛇,他成为《白眉大侠》这部书中的第一位江湖不良人中的枭首。

二、为财富不择手段的半赤蜂王典

当开封府群侠一路擒贼赶到八宝叠云峰时,这部书的第二条“毒蛇”浮出水面,此人就是八宝叠云峰的总辖大寨主半赤蜂王典,三鱼以前详细地介绍过王典这个道貌岸然之徒是如何从房书安手中谋夺走大寨主之位的过程。

《白眉大侠》中农夫与蛇的桥段出现四次,说说江湖不良人的结局

房书安当年耗尽所有积蓄,他用了数年的时间才创办了八宝叠云峰这座义寨,王典重病之时被房书安发现并搭救,这王典与房书安结拜成为叠云峰的一份子,后来王典又请了自己的几位江湖朋友上山与房书安结拜成生死弟兄共同治理山寨,最后房书安被王典等人逐步架空。

房书安察觉到这群人净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一赌气离开了八宝叠云峰。当房书安投奔开封府再来到八宝叠云峰时,当初的义寨已经沦为收纳江洋大盗、采花飞贼的贼窑。王典再次见到房书安后也是阴阳怪气丝毫不念及当年的结拜之情。

说到底半赤蜂王典就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他为了得到大寨主之位满足私欲而故意激走房书安,然后他得了一个现成的八宝叠云峰的基业,贪得无厌的王典与江洋大盗沆瀣一气,这些年他捞了不少好处,他在密室还私自攒了十几箱金银财宝。

不义之财得来的快,失去的也快,当八宝叠云峰被攻破时,王典像一头野驴一样仍然毫无悔意,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基业甚至还亲手打死了女儿王金玲,由此可见王典比毒蛇还狠毒。如王典这样鬼迷心窍之人最终死在金丝龙鳞闪电劈之下,与其说是正义之刀惩治了他,还不如说是他的欲望吞噬了他。

在电视剧版的《白眉大侠》中,房书安是以山大王的身份登场,其实这与评书中略有不同,因为房书遇到徐良时已经与半赤蜂王典闹翻了从而离开了八宝叠云峰。个人觉得电视剧中的房书安还是非常出彩的,口若悬河、没皮没脸、有骆驼不吹牛这三个特点演绎的很到位。

忽然发现头条中也可以看电影、电视剧了,点击下方的卡片搜索“白眉大侠”就可以免费看到这部曾红遍大江南北的经典武侠剧了,清晰度还不错。

三、为了名誉和威望恩将仇报的金灯剑客

金灯剑客夏遂良是这部书里的第三条毒蛇,天德王黄伦是因为野心沦为忘恩的毒蛇,半赤蜂王典是因为财富而鬼迷心窍地变成负义的毒蛇,而夏遂良则是因为名誉而将自己变成了无情无义的毒蛇。

《白眉大侠》中农夫与蛇的桥段出现四次,说说江湖不良人的结局

三鱼在以前的文章里多次提到,石宝山对夏遂良救命之恩和再造之恩,如果没有石宝山出钱出力鼎力支持,夏遂良根本没有机会成为武圣人于和的徒弟,夏遂良更不能成为威震武林的金灯大剑。可是当石宝山的立场与夏遂良发生矛盾时,夏遂良为了维护他在武林中的威望和名誉竟然默许手下人打伤昔日的大恩人。

夏遂良还厚颜无耻地想要通过赔偿几百两银子的方式来洗刷自己被权势熏黑的心肠,殊不知石宝山当年为了帮好兄弟夏遂良拜名师花费的银两何止万千。石宝山原本也是好意来劝说夏遂良不要再在武林风波中越陷越深,可是夏遂良却为了颜面选择了牺牲对自己有再造之恩的老哥哥。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夏遂良最终被他一手搅起来的风波撕碎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四、为了自己的地位而翻脸无情的两位堂主

到了三教评理大会之时,“农夫与蛇”的桥段第四次上演,大堂主翻掌震西天方天化和二堂主铁掌霹雳子詹明奇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也变成了翻脸无情的毒蛇。虽然方天化是三教堂的大堂主,可是三教堂从地皮到建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业都是人家元九公的,可以说元九公是三教堂的背后的“大施主”,而真正把三教堂办起来的是三堂主肩担日月携昆仑陈仓。

《白眉大侠》中农夫与蛇的桥段出现四次,说说江湖不良人的结局

詹明奇和方天化为了让江湖人认可他俩的武林圣人地位,他俩卑躬屈膝地讨好武圣人于和的准接班人夏遂良,这两人做梦都想要成为举世瞩目的武林圣人,可是他俩不去精进武艺长能耐却选择走这种歪门邪道。

夏遂良要借着三教评理大会来打压上三门和开封府群侠,詹明奇和方天化不顾三堂主陈仓的反对主动提出把三教评理大会放在三教堂举办,这两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狐假虎威”增加三教堂在武林中的威望,然后顺势让江湖人承认自己武林圣人的地位。

詹明奇和方天化谎称三教堂要举办以武会友的武林盛事来向元九公求助,不明真相的元九公一下就拿出十万两白银来共襄盛举,可是当他从房书安和曹元龙口里得知真相后大惊失色,元九公家大业大自然不愿与惹麻烦而为自己选择了退身步,方天化却因为元九公帮助了房书安和曹元龙而翻了脸。

其实,元九公帮助房书安和曹元龙不过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已,然而方天化和詹明奇却像毒蛇一样咬住昔日的大恩人,他们把元九公当初阻碍自己提升地位的绊脚石,这时他们压根不顾及对方昔日的恩情。詹明奇和方天化因为对地位的欲望而上了贼船,最后群侠火烧碧霞宫时这条贼船彻底沉了,詹明奇和方天化被心中的欲望拉入不见底的深渊。

三鱼有话说:

在《白眉大侠》中“农夫与蛇”的桥段出现了四次,野心、财富、名誉、地位都成为这些江湖不良人心中的毒蛇蚕食掉心中的良知。当然这部书中也有不少知恩图报的义士和剑侠,譬如电光侠火玉贵曾受过疯僧醉菩提凌空长老的大恩,当最凌空向火玉贵求助之时,火玉贵宁可不做二寨主去舍身犯险帮昔日的大恩人。

《白眉大侠》中农夫与蛇的桥段出现四次,说说江湖不良人的结局

江湖中义薄云天之人往往施恩不图报,其实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样做心安理得也不会对受恩之人造成心理压力。

在心理学中有一段很有道理的话,你曾帮助过的人,将来不一定会帮你,曾帮助过你的人,将来还很可能会帮助你。施恩与图报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可是在人性上却是等量但不等价的,因为每一个人经历不同造成的价值观不一样,这便是有的人深明大义有的人自私自利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良人   农夫   大侠   蜂王   江湖   寨主   恩将仇报   堂主   桥段   阎王   恩人   基业   毒蛇   四次   野心   教堂   结局   地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