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林从庄稼汉成长为一代宗师,他为何不愿一直当雍正的千里马?

《雍正剑侠图》是一部很比较学问的武侠的评书,该书以清代嘉庆年间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董海川为原型,融入传奇色彩后创造出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这个书胆人物,这部书大量地引经据典让故事有着文秀武耀的美感。

童林从庄稼汉成长为一代宗师,他为何不愿一直当雍正的千里马?

这个故事从嘉庆年间被提前至康雍乾时期,书中对江湖绿林道的描写接近于真实,对江湖高手的真实武功在客观描述与润色加工之间的度也把握得十分到位,以江湖视角来洞悉各地的风土人情是这部书的一大特色,江湖各方豪侠的影像跃然纸上,对于江湖人所用的神兵利器的考究也做到了引古溯奇,这幅带有真实色彩的江湖群侠志缓缓地浮现在人们眼前。

童林字海川,从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童林的设定就是一位“海纳百川”的武学大师,其实童林武学造诣的起点是比较低的,因为他是从庄稼地里长到了十七八岁。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童林就会继续在庄稼地里度过他那平凡的一生,这样的日子虽然平淡却好过他后来在江湖中九死一生的风风雨雨。

一、童林学艺十五载,背负沉重使命入江湖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童林这样十七八的小伙子正是务农的一把好手,原本老童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童林闲暇时也就喜欢练练“三脚猫、四门斗”的把式或者去打打牌耍耍钱。有一天童林因为与村里的不良人斗纸牌而误伤老父,童林看到老父盛怒已极,他只好暂离家门出去避避风头,童林误入深山遇到两位世外高人从而与江湖结缘。

童林从庄稼汉成长为一代宗师,他为何不愿一直当雍正的千里马?

这两位世外高人就是江湖“四小名剑”里的何道源和尚道明,他们属于龙门第五代剑客级的高手,三鱼以前就提到过,龙门高手从第三代时起就有正式开宗立派的宏伟计划,因为龙门与“形意、八卦、太极”一样只是武功意识流的传承,却未有形式上独占一方的门宗或帮派。

一直以来龙门武学都被归为上三门之列,龙门高手既觉得骄傲又想着独树一帜。龙门高手到了第三代提出了“无极”武学的概念,原本袁大化与两位师弟张明志赵明真可以联手开创无极门,可惜张明志和赵明真因为误会而与大师兄袁大化与之分道扬镳。袁大化虽然后来凭借三部大气的内功叱咤武林,可他已无心再创“无极”武学的心思,张明志赵明真把精进武功的心思都花在三环套月的兵器上,尽管他俩成为武林二圣却也没有新创一武学的想法。

龙门传人到了第四代,虽然袁大化的四个徒弟被顺治皇帝封为大清四大名剑,可这四位里只有震古侠董乾在武林第四代高手里算得上是一流剑客,在武林的第四代高手里比闭目金睛佛姜达、八卦术士张鸿鈞、珍珠佛董瑞高的人不在少数。要想“别开天地,另兴一家武艺”在江湖上开宗立派,这很大程度上是“打”出来的,不能力压同时代的各大门宗高手,想要在江湖上新创门派是很难的。

与其过早地推出无极门来迎接各大门派的挑战,不如深研无极门的新武学,八卦术士张鸿鈞主动挑起这个担子,他收了四位悟性颇高的弟子,这就是后来龙门的第五代传人四小名剑,张鸿鈞与四位徒弟隐居深山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成功创造出八卦柳叶棉丝磨身掌和八法神钺的新奇武学招数。

童林从庄稼汉成长为一代宗师,他为何不愿一直当雍正的千里马?

算起来童林已经是龙门第六代传人,尚道明何道源对童林给予厚望,童林在卧虎山日夜苦练十五年绝艺,他把无极门的主要武功全部学到身上。童林下卧虎山闯荡江湖时,别人一问他的师承门户,童林就按照他两位师傅的嘱托说“要别开天地,另创一家(武艺)”,尽管童林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这番话犯了江湖大忌,可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这么说,不难看出童林当初就是带着沉重的使命下的卧虎山。

二、贝勒爷化身伯乐,童林在江湖一举成名

在一定程度上,尚道明何道源是把童林从一匹种庄稼的“家马”培养成千里马的高手,如果不是尚道明何道源在冰天雪地里把童林救起,童林很可能会被冻死在深山老林之中。在“宁舍百两金,不传一招功”的江湖,尚道明何道源传授童林一身绝艺本就是天高地厚之恩,再加上这两位还对童林有救命之恩,这对刚直醇厚的童林而言,双重的恩情他一辈子也还不清

尚道明何道源对童林的唯一要求和希冀就是让他“开创无极门”,尽管背负着“别开天地,另创一家”这块牌匾行走江湖会招来凶险的风雨,可是从童林“有恩必报”的性格来讲他其实是别无选择。童林在双雄镇掌打铁背龟雷春就是这块牌匾引来的第一波风雨,从这时起童林已经成为一些江湖人的“眼中钉”。

童林如果不是风雪入京师得到了贝勒爷胤禛的赏识,童林想要在江湖上闯出一片天地的难度会大很多,胤禛偶然发现童林的武功出众便对其发生了兴趣,此时的胤禛早就有结交江湖绿林人的盘算,因为他要培养一批江湖高手为日后的争皇位做准备。

童林从庄稼汉成长为一代宗师,他为何不愿一直当雍正的千里马?

童林在胤禛眼中就是一匹无依无靠的千里马,胤禛以皇子之姿坐在童林这匹千里马之上“借着抓盗宝贼的事”去游走四方,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是胤禛和童林之间的双赢。胤禛既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可以联络各地的朝廷大员,也可以通过童林这座桥梁结识一些江湖绿林道的高手。

童林能在杭州擂一举成名,很多江湖上的老前辈去“捧”童林这个年轻的后辈,一方面是欣赏童林的人品和武功,另一方面还是看着童林身后有贝勒爷这位贵人,因为此时的童林前途一片光明。

三、伯乐发现千里马,物尽其用背后的残酷

三鱼起初看《雍正剑侠图》时一直有一个疑问,童林去抓盗宝贼韩宝吴志广是有情可原,因为他被韩宝吴志广“盗宝栽赃”,可是后来童林被胤禛借给了年羹尧去平山灭岛,这就让人觉得童林是不是忘了他那“别开天地,另创一家”的使命。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的话,这个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童林帮年羹尧破剑山蓬莱岛和万龙藏风岛,这时的童林实现了比开宗立派更大的人生价值,毕竟荡平了这两股可能给百姓带来兵燹之灾的势力是一种功德

当童林为年羹尧捧刀出现危险时,他的师父师伯一直在暗中相助,童林的师爷张鸿鈞、师祖袁大化等人纷纷出面帮忙,这说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认同了童林的选择。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道理,如果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话,童林回归江湖时开宗立派的阻力也就会小很多,毕竟江湖上讲究“光棍不斗势力”。

童林从庄稼汉成长为一代宗师,他为何不愿一直当雍正的千里马?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伯乐发现千里马后,这匹千里马也就失去了驰骋草原的自由,因为伯乐一旦为千里马戴上马鞍和缰绳便是物尽其用的开始。当千里马不遂主人的心思或已经完成主人的大业后,这就有了“兔死狗烹”的危险。童林与胤禛的反目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必然的结果,因为童林已经被胤禛磨成一把最锋利的刀,放任这把刀要回归江湖去发光发热,雍正便会觉得这把刀冷气袭人,因为他失去了握刀柄的机会。

四、争名夺利一场空,痛定思痛后拾初心

童林从一个庄稼汉被尚道明何道源培养出一个武林高手,童林跟随胤禛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尽管是问心无愧,可总有一些争名夺利的成分在里面,毕竟童林吃的是胤禛王府的这碗饭,就拿童林奉命对十四皇子胤禵围追堵截来说吧,在胤禵或其他绿林人的眼中童林就是雍亲王胤禛的爪牙而已。

在单田芳的《童林传》中,张明志和赵明真曾向童林说过他“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可惜自觉为朝廷和雍亲王立下汗马功劳的童林根本听不进去,因为此时的他正值春风得意之际。当童林这匹千里马想要从胤禛手中脱缰而走要成为“逍遥于江湖的野马”时,胤禛便毫不客气地举起来斩马刀。

童林从庄稼汉成长为一代宗师,他为何不愿一直当雍正的千里马?

童林或许并无争名夺利之心,他只想着对胤禛这个伯乐报答当年风雪入京师的知遇之恩,当这份恩情偿还完了之后,童林打算再去完成开宗立派的使命。可惜童林的想法太过于单纯了,当童林为胤禛捧刀时,他早已陷入功名争斗之中,即便童林真的无有争名夺利之心,可在别人眼中他就像是胤禛身上镶着金边的铠甲和缀满宝石鞘里的利刃。

当胤禛成为雍正皇帝后与童林反目成仇,童林这些年的奋斗(争名夺利)化为一场空,他痛定思痛后重拾初心远走他乡全身心底投入到武学之境,最终他开创了无极门成为一代宗师。

童林从一个庄稼汉饱经风雨打拼成一代宗师,他遇到了伯乐也当过千里马,他为了偿还伯乐的知遇之恩曾失去了自我和自由,不得不说草原上风餐露宿的千里马被伯乐发现,这既是一种天大的幸运,同时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雍正   千里马   嘉庆   道明   伯乐   庄稼汉   无极   争名夺利   武功   绿林   宗师   庄稼   龙门   使命   江湖   高手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