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01.


郭老师被封杀后,很多人说封得好,说她是第一个通过扮丑和做出格之举赚得盆满钵满的人,或者说她是装疯卖傻第一人。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其实不是。


这些年来,我们岂能忘了凤姐的惊天言论。


“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话,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他太老了,而且身高也不够。他也不可能是北大清华,更不可能是经济学专业,我不会选他(陈坤)。”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以及凤姐出道的成名作:“主要秀的是我的衣服和我的身材。”


不了解她的网友可以好好感受一下凤姐的自信。

凤姐当年的成名作,卧槽,真是奇葩_腾讯视频

我们又岂能忘了b哥的身体力行。


b哥在公交车上大喊:“兄弟们好,我姓马,我叫马牛逼!我敢吃屎你们谁敢吗?我就敢吃!我每天吃三斤屎,越吃越牛逼!”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b哥围着一辆跑车搞起了炫富大赏,把他累得够呛。(这个动图真的不是循环播放)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在他那些混剪视频里,充斥着各种荒诞举动,叫人看了难以理解。

经典马牛逼,社交牛逼症!!!_腾讯视频

我们又岂能忘了通过爆艳照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网络红人们。


近二十年来,中国互联网世界有太多人试图通过出格行为掀起波澜,他们一定程度上确实做到了。


可话说回来,你觉得罗玉凤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有问题吗?


后来看看,无论罗玉凤还是芙蓉姐姐都是知道的,但这么说这么做他们才会有关注度。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因为从那时候起,他们就知道关注度才是利益。


所以怎么出格怎么来,怎么扮丑怎么搞。


毕竟跪着把钱赚了根本不寒碜,寒碜的是没钱。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只不过那会儿直播视频还没火,所以很多人即使想模仿也没办法。


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每个人都是传媒,每个人都能发声。


每个人离成名真的只有几分钟的时间。



02.


所以现在,互联网世界向我们展现出了奇葩的一面。


你会看到他们拿脸盆去食堂打饭,当然不是因为真的饭量大。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你会看到他们打扮成蒙面大盗出现在商场,当然不是打算做了最后一票后跑路。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你会看到他们坐电梯——真的是“坐”,当然不是身体有顽疾。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荒诞、奇葩、抽象,常人看了觉得尴尬,只能美其名曰:后现代行为艺术。


即使是一个网络冲浪十年以上的人都可能觉得倒胃口。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如果说,这样举动还算是调皮之举,那么有些行为实在会激怒很多人。


地铁里跳舞健身,如今已成为一种视频风格。



他们不戴口罩,动来动去,主题千篇一律——“没有社恐的人的样子”


视频加载中...


但他们可能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


没关系,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视频获得了流量。


实际上,地铁早已成为出格行为的集中地。


上海的地铁站台,很多人等车,一个男人突然叫喊:“哈哈哈,我终于练成了六脉神剑,biu ,biu,biu……”

男主播为涨粉,竟在地铁站演绎“神功”,吓坏周围乘客_腾讯视频

他专门挑人流量大的人民广场站和世纪大道站,表现如来神掌和蛤蟆功。


乘客们不得不及时退让,给他腾出表演的时间,听他那一声声的喊叫。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这样的事发生了三次以上,次次都能惊吓到人。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很多博主在视频里称这是“社交牛逼症”,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就是为了涨粉,



后来,表演意味实在越来越浓,几乎人人奔着奥斯卡影帝去的。


一个男人在街头突然嘶吼,并往自己头上浇矿泉水。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他伤心欲绝,身上穿着黑外套,脚下穿着人字拖,用几乎嘶哑的声音哭诉土味情话:


“从今往后,雨没下过,风没吹过,心这个地方你没来过。”


(下面视频里的第一个故事。)

社交牛逼症:一个人的社交能力能有多强?_腾讯视频

这个男人在“啊啊啊”的长声中拿水浇头。


同时跪倒在地上,说一些从此以后两相忘的话,随后转身消失。


我实在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事,但他的个人表演太过出众,现场没有喊“1234567”,不用配音,情绪到位。


实至名归的“哥哥演技炸裂了”,但很明显也是为了涨粉。


不过更多情况下,真的没那么讲究。


复制粘贴前人的大作就行。


安峰在星巴克店里放声大喊“童年的味道”,何尝不是走着b哥/马牛逼的后路呢?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后来那些制造“自信的味道”视频的博主,又何尝不是在模仿安峰呢?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那些博主在手扶电梯上,做思考者的姿势,何尝不是重复b哥/马牛逼的自恋举动呢?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凡此种种,都是在重走大V们走过的路罢了。


出格的行为实在太多,不胜枚举。


可怕的是,在他们看来,这却是搞笑,非得让路人们和网友们不要当真。


因为这些视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社交牛逼症。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只要你拍的视频往这个框里装,好像都没什么问题,别人看不懂,似乎是别人不懂幽默。


或者是不属于“高情商群体”。



03.


于是,有了这层逻辑上的保护,更多博主没有后顾之忧,开始放飞自我,直接挑战各种底线。


一个抢吃路人食物的视频看得我血压都高了。

吃路人食物恶作剧_腾讯视频

视频博主没有跟对方打招呼,直接拿过他们的奶茶、串串、汉堡吃了起来,末了,评价一句味道还不错。


有时候他不那么直接。


博主会先说:“你看(那边),你看”“附件有咖啡店吗”,然后趁对方不注意,就拿起他们饮料、甜筒吃了起来,尝完几口味道,扬长而去。


而那些奶茶、饮料甚至都是对方帮他举着的。


遭此一劫的当事人除了目瞪口呆以外,顶多吐槽或质问几句。



于是博主变本加厉地开展了他的偷食计划。


在食堂里,他碰到一个年轻人,对着对方的餐盘伸筷子夹菜,全程没说什么话,就是想吃人家的盘中餐。


对方几番阻止都没法让博主停止抢食。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这样的恶性抢食事件,在他的视频里实在太多。外人看了,都会觉得非常可恶。


而他给自己的借口是恶搞,好像很有趣,实际上是在用这种过分行为来涨粉。


那么请问,这样严重干扰正常人生活的“社交牛逼症”还有什么趣味可谈?


博主没被打真的得感谢对方的高素质了。


比让一两个人恶心得吃不下食物的,则是让一群人反胃的行为。


有人故意用手指碰了碰巧克力柱的,美其名曰:“真社交牛逼症,还得看我舍友”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没法理解这和人类社交氛围有什么关系,这完全是蓄意破坏食物啊。


他们倒是涨了粉,可试想一下,普通人还愿意去吃这些店的食物吗?


肆意对他人身体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还不少。


有人突然在人流量大的商场里空翻。


空翻并不顺利,博主摔了一跤,也获得了很多点赞。


但他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如果踢到了别人怎么办,如果自己受伤了给商家名誉造成损伤怎么办?

视频加载中...

反正怎么看都是一股“身体练得挺好,智慧有待提升”的感觉。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出格行为直接影响了公共秩序的行为,让人产生生理性反感。


即使如此,效果却惊人得好。


从个体来说。


某抖音博主突然帮员工拖地,突然当众做俯卧撑等行为,能让他的视频上热门。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从总体而言。


新榜数据显示,抖音上“社交牛逼”作品日均获赞一度近160万。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B站上“社交牛逼”作品日均播放量一度近70万。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把视频做得越来越出格,把视频放在“社交牛逼症”“人类社交天花板”标签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流量涌来。


然而“社交牛逼症”却远离了原初的意义——“善于社交,快速与陌生人打成一片”。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网红们则并不考虑这些,他们想尽法子做视频的初衷早已变成“为了涨粉,为了涨粉,为了涨粉”。



04.


但是这种涨粉是有害的,因为你靠出格的行为涨粉,你的粉丝就会期待你下次做更出格的行为。


你靠扮丑吸流量,那接下来也许只能成为小丑。


就像名言里说的:“哥谭市里你最狂,马戏团里你最忙。麦当劳前你站岗,扑克牌里大小王。”


于是,b哥视频出着出着,最后变成了在马桶里吃麻辣烫。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老八直播啥都敢吃,最后只能直播吃屎。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他们最后通通因为过于出格的举动,遭到反噬和封杀。


这或许就是德不配位吧,核心原因也在于网红没有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现在的各种现象已经证明只有好作品才能带来长久的红火效果,说白了还是内容为王。


能带给更多人共情的内容,或悲情,被喜剧,或深刻,或简约,都是可持续的好内容。


剑走偏锋的网络出格行为,只会把自己逼上绝路。


在这个时候,那些为了涨粉吃的苦,也都成了黄粱一梦。


到时候还会遭到普通人的花样吐槽:


“社交牛逼症和有大病的刻意模仿是两码事。”

“别把没素质说成自信…这顶多是精神病跑出去了。”

“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社交牛逼症”,怎么越来越病态了?


其实我觉得这也是种好现象,彰显了普通网友手中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毕竟社会上还是正常人居多。


-END-

#社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社交   成名作   空翻   腾讯   出格   日均   奇葩   病态   举动   凤姐   流量   地铁   味道   食物   作品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