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创作于1886年,取材于英国作家拜伦的长诗《曼弗雷德》。

彼得·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国浪漫乐派作曲家,其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交响乐创作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


b小调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交响曲》(Manfred Symphony)创作于1886年,取材于英国作家拜伦(Lord Byron)的同名长诗《曼弗雷德》。作家笔下的主人公曼弗雷德(Manfred)伯爵是一个痛苦的自我主义者,独居于阿尔卑斯山中。他曾和继妹阿斯塔尔塔恋爱,后因自悔而杀了她,从此精神上极端痛苦,被生命的空虚和无意义所困扰,渴求忘却世间的一切。他无法从宗教中找到慰藉,也不愿向魔鬼屈服,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饱受痛苦和反叛的曼弗雷德形象是整个作品的主轴。乐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一幅曼弗雷德的心理画像,也是整首交响曲最主要的一部分。


第二乐章是轻快而有活力的谐谑曲,描绘了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中段如歌的旋律优美深情。


第三乐章是“间奏曲”式的行板。其间,活泼轻快的牧歌突然被紧张而悲剧性的曼弗雷德主题打断,曼弗雷德忧郁和悲伤的形象游荡徘徊,牧歌的音调则愈来愈弱,消失在远方。


第四乐章视为快板,生动描绘出拜伦长诗中地狱统治者阿里曼的王国。为了见到日夜思念的阿斯塔尔塔,曼弗雷德毫无畏惧地来到这里,想借助于地狱之神把她召唤来。在死亡中,曼弗雷德得到了宽恕。


请欣赏《曼弗雷德交响曲》,由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乐团 (1985)演奏,指挥:叶夫根尼·斯维特拉诺夫

视频:П.Чайковский. Симфония № 6 си минор. Дирижер Е.Светланов. P.Tchaikovsky. Symphony № 6 (1985)

视频加载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柴可夫斯基   交响曲   拜伦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   彼得   俄国   间奏曲   长诗   牧歌   乐章   轻快   地狱   痛苦   作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