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当妈实在是太难了。


朋友@晓静的儿子今年9岁,前几天,朋友跟我倾诉。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跟晓静一样,有类似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


要怎么跟孩子说话,他才愿意听?

要怎么倾听,孩子才愿意说?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慢慢解决的问题。今天,我汇总了一些与孩子沟通的常见场景,希望给你们一些启发。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尊重孩子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说,“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龙应台的小儿子每次去超市就变得畏畏缩缩,龙应台常常疑惑。直到有一天,她在商场中蹲下来帮孩子系鞋带时,才发现商场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


商品都放在更高的架子上,到处都是走来走去的腿,根本看不到人的面孔,人们大声交谈,尖锐刺耳,整个世界无比冷漠。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从那之后,龙应台如果带孩子去超市,一定会把孩子抱起来。


视角不同,世界不同。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以平等的态度和眼光,去看他们的世界,自然就多了理解和尊重。



“我忙着呢,一会再说。”“别问我,去问你妈/爸。”


当孩子想问你问题或者想要你陪伴时,你总是用“忙”来打发孩子。可如果你总是这敷衍,孩子渐渐就真的不会来“打扰”你了,你也就真的“清闲”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教育学博士陈美龄曾分享过她的经验:


“孩子问我问题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说你等一下。可是有些时候我在炒菜,他会走来问我:妈妈,天为什么会是蓝色的?这个时候,我根本答不上来,但我会把火关掉,对他说:你问得真好,等下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即使再忙,希望我们也能停下来,认真的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当孩子想要尝试帮我们做一些事情或家务,但没有成功时,我们不要否定或替孩子动手。


“你别在这帮倒忙了,还是我来吧,你赶紧上一边去。”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需要为这个家出一份力。我们要做的是看到孩子的努力,承认他做的事情有一定难度,并耐心的教给孩子帮助你的方式,这会给到孩子敢于尝试的勇气。


“妈妈很开心你来帮忙,你可以这样做……”


如果成功了,孩子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因为成功了一件父母都感觉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成功,孩子也不会觉得自己没用,因为事情本就不容易,下次还可以再努力尝试。



很多家长容易忽略这一点。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这决定着孩子对你的信任,关乎着事情的顺利解决。


我看过一个故事,妈妈喊4岁的女儿去拿苹果,可女儿半天没回来。妈妈疑惑的过去看,却发现孩子在啃苹果,而桌上的每一个苹果,都有一个牙印。


妈妈生气的打了孩子,孩子大哭。但妈妈冷静下来问她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女儿却说:“我想尝一尝哪个更甜,把最甜的那个给妈妈。”妈妈瞬间悔恨不已。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不妨先听听她的想法,说说事情的经过,我们再来判断孩子的对错。


“发生什么事情了?”“你能告诉我这样做的理由吗?”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合理引导



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做什么都比我们慢,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有限。


“你怎么还没收拾好,上学要迟到了!”你越催,孩子越慢。


不如从孩子更容易做、也更感兴趣做的事情入手,用询问代替命令,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孩子会更愿意配合。


“你看看,今天准备穿哪双鞋子出门。”



在与孩子沟通时,我们要学会像“镜子”一样,把孩子的话和情绪“反映”回去。


比如我们带孩子去打针时,孩子总是大哭:“我不要打针!”而我们常说:“你是男子汉,要勇敢。”这样并不会减少孩子的焦虑心情。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不如试着说:“你哭是因为你觉得,打针很疼是吗?妈妈知道你很害怕,等会打针的时候妈妈抱着你,捂住你的眼睛好吗?”


孩子知道,我们理解他的心情时,情绪就会慢慢安抚了下来,不再像之前那么激动了。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每当我们告诉孩子一个答案,都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一个好问题甚至胜过一个好答案。


有一次我们去河边玩,孩子问我:“妈妈那有一颗大树倒了,为什么大树会倒呢?”爸爸刚要告诉他,我连忙制止问:“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孩子想了想说:“可能是风把它吹倒了?还是它生病了?也有可能是它想睡觉了吧!”我肯定的鼓励他:“你能想出这么多原因,非常好,我觉得有可能是生病了,大树为什么会生病呢?生病了该怎么办?”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提问也‍‍是锻炼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一问一答中,孩子开学会了通过问问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孩子喜欢把一切事物看成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意识的的东西,常常把玩具当作伙伴,与它们交流、玩耍。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你看看你把玩具扔的满地都是!快收起来!”当孩子实在听不我们的话时,不妨可以试试用孩子的语言去打动他。


“都这么晚了,小熊和它的朋友们还没有回家,是不是迷路了啊,它们的妈妈一定很担心,你能不能帮帮它们啊?”


转说教思维为故事思维,为孩子的行为创设一个情景,孩子是不是就喜欢的多了呢。



夸孩子要夸到点子上,“你太棒了”“你真聪明”用这样的词来表扬孩子时,孩子会认为自己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聪明,而不是努力。


因此表扬孩子一定要表扬具体细节,越具体越好


“尽管很难,但你一直都没有放弃。”“你这个问题非常好,说明你认真的思考了。”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协商合作



超市中常见到孩子在地上大哭,非要买玩具,父母只能大喊:“不行!”,要不只能息事宁人的买下。


不如每次出门前,都提前和孩子约定好:“这次去超市不能乱拿东西,零食只能挑选1件。”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提前约定好规则,再引导孩子去执行,会比直接要求孩子执行更有效果。



孩子有时不是故意犯错的,只是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你怎么又在墙上画画!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可以!”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与其在孩子犯错时生气大喊,不如给他一个替代方案,教给他什么才是对的。


“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



很多父母认为,在亲子关系中自己要是“权威”的,总要去“管着”孩子,即使生病了,也不在孩子“示弱”。孩子调皮就会吼孩子“让你吵得头要炸了!”


其实孩子也很关心你,不妨试试偶尔“示弱”,以平等的姿态去告诉孩子:“今天我有点难受,你能让我安静的休息一下吗?”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解决问题



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往往控制不住情绪,去指责孩子。“都说了多少遍了,进门要把鞋子摆放整齐,你怎么就是听不见!”


如果我们只描述问题,孩子就会把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本身上。“鞋子没摆整齐。”


一味的指责反而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不如将问题简单化,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尔》中反复提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


当你对孩子说空、大的道理时:“你能不能别用你的玩具枪指着人,这很没礼貌!”


不如落到实处说:“妈妈希望你不要用枪指着人,因为它发出声音时,我总会吓一跳。”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多说说自己的感受,为规则赋予感情,不仅增强孩子的同理心,也让自己的话变得有效。



孩子都是在游戏中成长的,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不爱吃饭时不要说:“你必须把这些饭吃掉!”


试着这样说吧:“肚子里的火车要出发啦,快打开大门,把货物运送进去吧!”



遇到孩子乱发脾气,你会怎么做呢?讲道理?吼他?打他?


孙俪之前分享了自己的做法:给孩子一个拥抱。她说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情绪好时再去说。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微博一出立刻登上热搜,获得无数点赞。学着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去了解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我数1、2、3,赶紧去写作业,今天不写完,就别吃饭了!”


一开始,它能让孩子立马乖乖听话。但一般这种威胁大部分都是做不到的。所以,威胁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给他设定一个可行的后果(可能发生的事)


我们可以和孩子说清楚:“如果你一直不抓紧时间写作业,那么你晚上的游戏时间就会减少。”


设定合理的后果,远比威胁更有用。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共同成长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是美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刚刚出生才6周的婴儿,都已经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早期幽默式训练”。


例如家长抱着婴儿,故意做下坠的动作,宝宝本以为自己要掉下去,但是并没有,宝宝脸上就会露出惊喜的笑容。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今晚孩子不睡觉时,不如也试着跟孩子说:“快闭上眼睛,大恐龙要去梦中跟你捉迷藏啦!”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父母之间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我们常常会说:“跟不上孩子的思想了。”


而《小欢喜》中季爸爸为了挽回和儿子的关系,逐渐摸索到了和儿子沟通的方法,那就是和孩子保持同频


他开始下载社交软件、学习网络用语;放假陪着儿子一起打篮球;去游戏机厅体验儿子喜欢的游戏,了解儿子的兴趣......就这样逐渐走进了孩子的世界,和孩子成为了好朋友。


讲道理没用?学会这19句“神回复”,孩子乖乖听你的


其实除了成绩,孩子还有许多的事情想和你分享。也只有和孩子保持同频,才能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更愿意和你交流。



没有孩子天生就不和父母交流,如果孩子越来越不爱和我们沟通,我们一定要及时找出原因。


沟通是双向的,单向的只是发泄。我们要记住,好的亲子关系,才是教育的根本。


点亮「在看

,愿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孩子   大树   鞋子   没用   情绪   儿子   说话   事情   父母   答案   努力   原因   妈妈   超市   世界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