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讲真,这是个贩卖思想的时代,

利用人们仅剩的一点点的自我思考意识,大肆售卖产品,甚至是思想、信仰,

那些网络文章喜欢这样用标题定义一类人,然后获得关注来提升热度,如:

“人性规律”、“请务必...”、“往往会这样做”、“如果...那么...”、“星座处事行为特征”、“字体体现性格”、“聪明人都懂的道理”......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也许你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但这些词却使红颜秀影感到不安,

就像一个有色人种走在大街上,毫无缘由地被骂,

就算我们一笑而过,它们却用我们的一部分特征,来定义我们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应该怎么做,

可怕的不仅是你自己认为自己就该是他们说的那样,

而是看了这些文章的其他人,他们,假若他们也开始用这样的有色眼镜来看待我们,

你还敢说自己是有自由意志的吗?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我们为了了解自己、为了了解他人、为了更好地生活,

再也不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触,而是选择了捷径,去读这些不知真假的网络消息,

久而久之,我们的感官是否会变得迟钝?

生活,是否变成了教科书式的学习和做题?

连评价一个明星,都变成了千篇一律,

我们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是所有人求生存的手段使我们麻痹。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这个时代已经丧失了太多的浪漫,而如今,自由也岌岌可危,

生活,对于我们究竟是什么意义?它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我们能够给它提供什么?

你有多久没有被身边的事物触动过?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那天午后,似乎有什么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抬头,愕然发觉天花板上那几盏镀成金色的吊灯,

在偷偷从窗户溜进房间的斜阳下,闪耀,那光芒有一种跳动着的刚劲美。

我说不出来,为何它会如此吸引我的注意,但绝对不是因为它的刺眼。

直到记忆倏忽将我拉回四年前,在异国他乡的湍急溪流边熊熊燃起的那团火焰。

就在那一刻,我第一次见证了绝美,第一次体验到绝美是怎样的滋味,

第一次真正明白了昆德拉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贝蒂娜为何被一个乡村教堂迷住了脚步。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也许我的语言不够朴实,

去描述那些本地人围着熊熊的椰子壳燃起的火焰舞蹈的,朴实的绝美。

我恐怕一生都无法忘却,

《绝美之城》中的主角捷普,在65岁,第二次发掘了属于他的绝美的意义。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我相信,每个人都对于美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绝美则是美的最高等级,具有深深撼动你思想甚至人生的力量。

美和绝美的概念绝对不是死板的,它会根据一个人的年龄、三观的变化而不停变化。

也许在我看来,扎哈的建筑作品是流动的美;梵高的向日葵是孕育新生命的美;

那个永远记得我饭菜喜好的餐馆招待是亲和的美;还有在我最艰难时刻陪我的朋友是善良的美。

但一路莽莽撞撞长大,我始终不懂得绝美,这对于我来说是个缺失的概念,直到那天。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而影片中的主角捷普,

自从十八岁在海边石阶上见识了他的绝美后,一直在他人生中寻找再一次绝美的触动。

得到绝美的触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你遇见属于你的绝美,之后的生活中,你会如同折翼的天使从天堂跌入人间,备受平淡的挣扎。

捷普不再写书。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他想要成为上流社会的王者,

于是他陷入高雅奢侈的漩涡,在夜里疯狂派对、歌舞升平。

无数男女老少的面孔聚集在五颜六色的闪光灯下,舞动四肢,

陶醉的面孔正是狰狞奢靡的面具,

他们在甩动着,甩动着的正是对平日里上流社会一成不变生活的厌腻之情,以逐渐老去的年华,渴求着澎湃的激情,他们永远不会感到满足。

物质的充盈反衬精神的匮乏。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在一次艳遇后,他说:“我无法再花时间做我不想做的事了。”独自离开。

一座教堂地下室传来小女孩说话的声音,

“你是谁?”

他低头

“我是...”

“不,你什么都不是。”

告诉捷普“她一生只爱过你”的前女友丈夫。

想当兽医被父母逼着当众哭着画画的小女孩,过气的影视女演员在飞刀表演的幕布前害怕地强颜欢笑,

叨叨自己下午要死亡最后自杀的少年安东尼奥,隐瞒癌症努力挣钱生活的夜总会老板女儿拉蒙娜。

魔术师朋友告诉捷普:“一切只不过是个戏法。”

是的,生活,不过是个戏法。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不然,为什么他当众批判的女作家斯特凡尼亚会在后来跟他和好?

为什么他的好友罗马诺将抛下所有行李,离开令他失望的罗马回到家乡,这么多年唯一需要说再见的是捷普?

为什么自杀少年安东尼奥的母亲后来捐了所有财产,去非洲做志愿?

因为,因为他们已经体验到的,因为还未曾显现于他们生活中的,因为他们已经失去的。

因为,生活不过是个戏法,每个人都不过是努力地寻求着一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就算是无知的爱情,就算是自私的梦想。

找到那个扎入生活深处的锚,找到,活下去的一个简简单单的理由。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我们想要爱自己,爱一个不断被岁月塑形而千变万化的自己。

我们不停地学习认清自己,甚至借助外力。

不只是为了爱自己,更是为了在这个时代求生存。

这决定了我们只能感受绝美,如同捷普,而影片中爱他人的玛利亚修女,已将绝美注入她的灵魂中。

“为什么你再也没有写书?”

“我想寻找更美好的事物,但没有找到。”捷普回答玛利亚。

“你知道我为什么只吃菜根吗?”

“不知道,为什么?”

“因为根非常重要。”

玛利亚为贫困立下了誓言,一生践行贫困,施行善德。

睡不惯高级宾馆,却躺地板上睡;德高望重,却在椅子上晃掉了自己的鞋;

结尾处,她104岁的高龄,却一步步地跪拜上圣约翰教堂。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她的思想境界比所有比她生活富有的人都高。

她明白,一个人出生于这个世界,被抚养成人,是要回报这个世界的。

她不在意物质,她也不在意形象,她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了所有人。

当我们对物质的要求越高,愈是被言论禁锢,愈是被社会定义,愈是自我迷失。

当我们对精神的要求更高时,愈是追求内心感受,愈是习惯自我思考,愈是努力发现人生价值。

大众的生存困窘,定制的精神绝美

绝美绝对不在于大众生存所需的物质,而在于个人的精神。

停止吃喝,就是肉体灵魂安逝,因为我们放弃生命;停止思考,就是自我思想死亡,因

为我们固步自封;停止追求,就是美的事物消失,因为我们一叶障目。

记住一点,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够被任何言语所定义。

我们可以为他人展现不自知的绝美,我们也可以发掘出他人身上独特气质的绝美。

绝美的“绝”注定了它是孤立的,因此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个贩卖思想的大众时代,愿我们心中都有一支可以在眼前遮挡住,一成不变喧嚣的蓝色勿忘我。

那是仅属于你一个人的绝美。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大众   圣约翰   安东尼奥   玛利亚   精神   罗马   困窘   这个世界   戏法   教堂   事物   物质   定义   自我   努力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