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肚子,“杂货铺子”,装些啥?

第一百八十六章、郭德纲的“杂货铺子”:相声专业之外的那些专业功夫


郭德纲2017年8月21日微博发文:“娱乐圈常听人说:这个梗那个梗,这是老梗啊。港台人说也就罢了,内地人后来也学着梗梗梗的,弄得我这个难受啊。专业原因,我在语言方面是有洁癖的。所谓的梗,是哏。哏指的是滑稽幽默的语言和动作,还有个读音是很,古汉语同很或狠。但读成哏是普遍念法。戏曲届后台聊天常说:有一个哏您听听。历史原因,众多京剧艺人流落他乡,带去一批词汇。不是所有人都能准确读出哏,于是讹读成梗。天长日久,梗从港台又带回了内地,倒成了好像很洋气的词。北京字读成这个音,也是够梗的了。”

“哏”的确是个相声专业词汇,读gén,本义有两个:1. 滑稽,可笑,有趣。比如:这话真哏。这段相声真哏。这孩子笑的样子有点儿哏。2. 滑稽有趣的言语或动作。比如:逗哏;捧哏。

“哏”还有个读音,读hěn,也有两个意思:1.古时候 “狠”,凶恶的样子。2. 古时候同“很”,非常。

查《汉字源流字典》,“哏”是后起字,在构造上是会意兼形声字。楷书哏,从口从艮会意,艮也兼表声。是“艮”的加旁分化字,是“很”的异体字。什么是后起字?就是在最早的古代典籍中没有这个字,是后来才造这个字。

再查这个“艮”字,构造上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从人,从朝后看的目,会人扭头向后瞪眼之意。其实也是眼最早的文字样子。用图画表示的话,就是:

郭德纲的肚子,“杂货铺子”,装些啥?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文,其形态变化如下:

郭德纲的肚子,“杂货铺子”,装些啥?

回头再看“梗”字。许慎《说文解字》对“梗”字的解释是:“山枌榆,有朿(ci),莢可爲蕪夷者。从木更聲。”

“梗”是个形声字,从木更声。本义就是刺榆树,属于榆树的一种,有荆棘一样的刺。新华字典有6种释义:

1.植物的枝或茎:菜~子。

2.直,挺立:~着脖子。

3.正直,直爽:~直。

4.阻塞,妨碍:~塞(sè)。~阻。心肌~死。

5.大略:~概。

6.有刺的草木:~榆(刺榆)。

查来查去,“梗”没有“好笑的滑稽的事儿”这个意思,“哏”自产生后就有这个意思。

所以说,郭德纲2017年8月21日博文内容相当专业,达到了高校文字学教授认知水平了。

这是郭德纲的文字学水平。下面看看郭德纲文化学水平如何。


郭德纲2016年6月9日微博发文:“好多人在争论端午快乐和端午安康,说纪念屈原不能快乐。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屈原死之前人们就过端午,只不过赶巧了他端午投江。不吃粽子也得过端午,不赛龙舟也得过端午,屈原不死也得过端午,懂了吗?请快乐……”

郭德纲的肚子,“杂货铺子”,装些啥?

郭德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端午节不是源于纪念屈原,在上古时代就有五月端午祭龙的习俗。百度百科对端午节的解释是: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看吧,这一段文字根本没有提到屈原。也就是说,端午节最初根本不是用来纪念屈原的。我们再来看百度百科第二段文字: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这一段文字说得更清楚明白:屈原正好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跳江自尽,这才有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大家一定要睁眼看清楚,即便是纪念屈原,也在这前面加上“据说”两个字。并且,又加上“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我们再看看搜狗百科关于端午节的介绍: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相互佐证,可以证明郭德纲关于“端午节快乐”的说法为真。纪念屈原只不过是端午节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再来看看郭德纲在《坑王驾到》中对处决犯人的相关描述:

古时候处决犯人,一般都选择秋天,谓之“秋决”。之所以选择秋天,是因为秋天秋高气爽,犯人的脑子也明白,监斩官也不糊涂,这样就不会错杀人命。

清晨起来,大堂暖阁开放,为什么呢?早晨起来做准备,五更天,差人们先到死囚牢,提着囚犯,喊道:起来起来,道喜道喜道喜道喜,来来来来。过去说犯人上路,都是喊“道喜道喜道喜道喜”。把身上这个铁索啊、绳子都摘了,摘了往外送;就是监狱里边的差人,抓着这三个人到门口,因为门口外边是行刑的差人。里边的差人抓着肩膀往外推,同时喊:“交了,交了。”交了就是把死刑犯交给行刑的差人。外边的差人抓住死刑犯胳膊,喊“收了”。里边的喊“交了”,外边的如果没喊“收了”,这犯人一脑袋撞门框,死了,责任是外头的。这是规矩。一定是“交了!”“收了!”收了就按住了,紧跟着抬着这几个人,连拉带拽就奔大堂上去了。来到堂上,往这儿一跪,老爷桌子上呢有这么几个纸签儿:监斩杀人犯一名,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写几个人的名字。桌上呢,今儿不能用墨,用朱砂。朱砂呀,拿茶水把它调匀,老爷手里拿一支笔,蘸着朱砂,喊:李大成(这个要根据纸签儿上的名字来喊)。李大成这边答:到。答声“到”,为什么这一定得答应?你不答应,这笔画不下去。如果犯人不答应,旁边的差人会替你答应。只要一答应,这条命就算完了。老爷拿着蘸着朱砂的毛笔往外勾,连着勾完三个之后,老爷就把这个笔扔了。这笔往下扔,差人都躲,落在身上的话,晦气。但是只要一掉到地上,差人全国来抢,拿家去,孩子念书拿这个开蒙,据说能当个状元。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个当成一个民间传说来听。

这仨都完事之后,有人过来撕衣服,打后边撕;这犯人不穿着衣服吗?打领子这儿撕,刺啦一声;这一撕,要一把撕到底,刺啦一撕,紧跟着拿脚一踩,这衣服就撕了。撕了之后往前扔,差人转头到里头来,褪你俩袖子,褪下来一卷。这三件衣服是这些差人的外快,这是要卖给犯人家人的。紧跟着绳子拿来了,五花大绑。咱们平时常说五花大绑,就是这种绑法。脖子一个花儿,俩肩头俩花儿,俩胳膊肘俩花儿。五花大绑都绑好了,老爷桌子上不有那白纸吗?刚才签字的名字,把那个拿过来,叠好了找一根竹竿,后面一插,顺着脖子后边,嗯,绳子扣里面一插,最后那底儿落到手里,攥着,把犯人架起来,往外就走,到哪儿?菜市口。

这段文字相当精彩,把人物的性格、形象写活了,似乎这差人、老爷就在你面前坐着似的。也就是说,郭德纲早就突破了语言文字障碍,进入到了语言文字背后,描述文化以及文化背后的人文。


很多人都说郭德纲的单口远比对口和群口好听,就在于单口相声里满是知识和文化,特别是有好多冷知识。有啥冷知识?郭德纲粉丝老和部队曾经发过一篇长微博《如果没有郭德纲》,总结郭德纲在冷知识上面的贡献:

A.古时候斩犯人有多种说法;(善恶图)

B.要成为一个正宗的流氓很困难,他们更讲义气;(皮凤山发财)

C.嫁姑娘规矩多的原因;(桃花女破周公)

D.陆地慈航是什么;(白宗巍坠楼)

E.刘瑾也做过好事儿;(法门寺、蒸骨三验)

F.孙悟空为什么是韩国的;

当然,也有网友说真的是因为郭德纲才知道了一些冷知识,如下:

1.“怹”老北京第三人称敬语;

2.老鸨子的鸨,是一种鸟,其性最淫,谁都能来…

3.龙也很淫…龙和蛇交配生下来的叫蛟龙;和蛟交配生下来的叫猪婆龙(鳄鱼);龙和驴交配生下来的叫蚮(千里独行蚮);龙和猪交配生下来的动物叫猖;龙和蜈蚣交配生下来的叫飞龙;龙和人交配生下来的叫秃尾巴老李(小龙人);

4.金毛吼身材和狮子差不多大,乃僵尸所变,以人肉和人脑为食,据说人死后尸体未烂,受日精月华之后,僵尸的皮肉就会缩到骨头里,之后骨头周围长满红筋,之后会长出白毛,修行五百年之后就会长出黑毛,再修行五百年黑毛就会变为金毛,再修行一千年,就会长出双翅,变成金毛吼就可以直接将人脑吸出,但上天有好生之德,金毛吼在白毛和黑毛时必遭天雷,所以至今为止只有一只金毛吼修炼成功,后被我佛如来降服,成为了如来的坐骑。

……


相声演员的肚子绝对是杂货铺子,在郭德纲这儿验证了。郭德纲说他最大的爱好是钻在书房读书,读遍了二十四史。这事儿我信。

郭德纲在教育郭麒麟时说:“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文化;可以不上学,但不能不读书。”这话儿可以和天下人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榆树   屈原   端阳   介子   朱砂   古时候   铺子   犯人   端午节   老爷   端午   滑稽   杂货   肚子   说法   节日   文字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