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弹尽粮绝,张云逸建烟厂赚钱,品质好让日军不惜用弹药情报换

部队弹尽粮绝,张云逸建烟厂赚钱,品质好让日军不惜用弹药情报换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进入第三阶段,此时中国战场成为了亚洲反法西斯地区的主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兵力,加快了世界第二次大战的结束进程。

然而就在备受屈辱的旧中国也即将迎来新时代的曙光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却丝毫不顾依旧深陷在贫苦生活中的百姓,官商勾结大发国难财,甚至在国共合作期间就公然制造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

随后,国民党更是不顾国共抗日合作的协议,在抗日最为艰苦的时段停发十八集团军的粮饷,甚至出兵将新四军的编制打乱。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临时任命张云逸为淮南区的司令员,收编原新四军的残余部队。

部队弹尽粮绝,张云逸建烟厂赚钱,品质好让日军不惜用弹药情报换

然而当久经沙场的张云逸在担任司令员后,才发现剩余的新四军部队早已弹尽粮绝,处于贫困交加的境况。

万般无奈之下,张云逸偷偷建立烟厂,自己赚钱补充军队供给,但未曾想到的是因烟厂生产的香烟极度物美价廉,竟然让日军偷偷拿弹药和情报换取。

立志报国、革命先锋

张云逸于1892年出生于海南省的一个偏僻村落中。从小家境贫寒的他深知劳苦大众的生活辛酸,便发誓一定要通过读书帮助这些穷苦百姓。所幸,苦心人天不负,16岁的张云逸凭借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学习。

部队弹尽粮绝,张云逸建烟厂赚钱,品质好让日军不惜用弹药情报换

在校就读期间,张云逸看到了饱受欺压的劳动人民,也逐渐意识到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他开始寻找一条真正能够救国救民的道路。

1909年,张云逸秘密参加中国第一个革命组织——同盟会,展开了自己铁血战场的辉煌岁月。

清末民初,军阀混乱,各地战乱频繁四起,百姓苦不堪言。于此之时,广东省黄花岗也爆发了起义,而张云逸就是这场起义的参与者。他同其他革命战友在清军的包围中,浴血奋战,然而终因寡不敌众,只能无奈撤退,等待下一次革命机会。

然而,张云逸未曾想到的是当他外出买菜,打听敌情之时,其他的革命战友已经被清军包围,惨死于清政府的屠杀之下。

部队弹尽粮绝,张云逸建烟厂赚钱,品质好让日军不惜用弹药情报换

尽管这场革命活动遭受到了清政府残酷的镇压,但张云逸仍然未曾放弃自己的革命信念,始终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红色理想。

两年后,张云逸再次进入广东陆军学校进行学习深造,秘密发展革命力量。

北伐战争期间,他毅然决然地率领自己部队奔赴作战前线,在两军交锋的枪林弹雨中多次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革命战斗的过程中,张云逸也开始逐渐认识到国民党背后的资本主义本质。

此时,共产党的出现给张云逸的革命信念带来了一丝黎明的曙光。1926年,当时已位居国民党高官的张云逸坚定不移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正如他所说,他所忠于的革命应当是解放全中国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

部队弹尽粮绝,张云逸建烟厂赚钱,品质好让日军不惜用弹药情报换

西安事变后,国共达成了第二次合作协议,中共中央命令张云逸前往南方八省,联络组合各个游击队,同时邀请叶挺出山担任新四军的总司令员。在接到任务后的张云逸,立刻起身,一人前往澳门寻找叶挺,并且成功说服叶挺担任新四军司令员。

建立烟厂,扩充军需

皖南事变后,张云逸被临时任命为淮南军区的总司令员,负责收编新四军的残余部队。然而,在接受完部队后,张云逸才发现这支所谓的部队,基本上已经到达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需后勤是整个部队做好战斗的必要前提。

部队弹尽粮绝,张云逸建烟厂赚钱,品质好让日军不惜用弹药情报换

张云逸望着面黄肌瘦的战士们,愧疚之情充满了整个内心。某日,张云逸在开会议时,发现值班的小战士偷偷抽着地下的烟头。

小战士的小动作让张云逸心中再次涌起一番自责之情,他向底下的士兵提议建一个烟厂,满足士兵的需求之时,顺便提高队伍的经济水平。

随后,张云逸便命令军需官胡弼亮去寻找烟草的来源。在接到任务后的胡弼亮便开始四处打听烟草的产地来源,他先到当地的镇上转了转,也正是这无意的偶然转悠,让胡弼亮发现了烟草的来源。

当时,在镇上转悠的胡弼亮,正因为任务无法展开而愁眉不展之时,一位卖烟草的大婶出现,顺利替他解决了这项难题。

部队弹尽粮绝,张云逸建烟厂赚钱,品质好让日军不惜用弹药情报换

这位大婶向胡弼亮坦言道,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不但欺压当地的烟厂,还低价从烟民手里购买大量烟草,然后高价卖给百姓。

得知这个消息的胡弼亮立马告知司令员张云逸,在两人的劝说下,烟厂的老板再次生产起了香烟。半年过后,胡弼亮信心满满地带着生产好的第一批香烟样品来到张云逸面前,开始筹划如何把多余的香烟销售给其他人员。

飞马问世,日军情报弹药偷换香烟

在确定销售香烟后,张云逸迅速找到两个海南日报的记者,为这种香烟起一个全新的名字,这也就是飞马香烟的由来。

由于飞马香烟在问世之后,凭借其物美价廉,烟质优良的特点迅速占领了淮南地区的烟草市场,甚至连远在延安的毛主席都抽到了这大名鼎鼎的飞马香烟。

部队弹尽粮绝,张云逸建烟厂赚钱,品质好让日军不惜用弹药情报换

香烟的大量售卖,不但成功解决了新四军弹尽粮绝的窘状,甚至在满足新四军的军需要求下多出来许多军费。于是,手里有了余钱的张云逸也终于像大地主一样,豪爽地给新四军队伍重新置换了一批枪支弹药。

除此之外,飞马牌的香烟也引起了日军的注意,甚至日军为了能够一品这种香烟的美妙,拿着自家的武器和情报进行换取。甚至某次在与日伪军进行交易时,用几百箱香烟换取了一条全新的皮艇和日式武器装备。

原本弹尽粮绝的新四军靠着这小小的一个烟厂不但成功摆脱了穷困潦倒的现状,更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唯一一支全日军械化的军队。

部队弹尽粮绝,张云逸建烟厂赚钱,品质好让日军不惜用弹药情报换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初心,带领劳动人民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上的自给自足,将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弹尽粮绝   皖南事变   弹药   日军   抗日战争   淮南   部队   救国救民   中国共产党   司令员   军需   国民党   香烟   烟草   情报   品质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