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又要“相声创新”?郭德纲: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

最近“相声创新”和“净化小园子”呼声再次响起,其实不论是有意还是无心,不论是什么行业,想要不被时代的车轮碾碎,就必须与时俱进,相声当然也需要创新。

是不是要创新?当然要。

但问题是,怎样创新?

彻底抛弃传统,那你不如改行

有人说,要完全抛弃老相声艺术技巧,甚至远离“小园子”剧场相声,来个彻底创新。

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

有人又要“相声创新”?郭德纲: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

要么是传统的东西他自己一点不懂也不会,又想吃这碗饭;

要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自己不会还不想让别人会。

关于传统的小园子演出形式

大家算算账就清楚了,其实小园子并不太赚钱,能保证收支平衡就不错了。

小园子一般没有“大角儿”票价不高,座位也少,最好的情况满坑满谷也就小几万元,刨去租金和工作人员工资也就所剩无几了。

郭德纲在德云社不盈利的前几年,都是用参加其他综艺节目或者其他表演,个人掏腰包贴补着把相声园子坚持下去的。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让相声回归“小园子”和剧场呢?

经过小园子历练的相声演员,才可能是真正受观众认可的相声演员。

有人又要“相声创新”?郭德纲: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

李诞曾经也在采访中感慨:

“德云社的演员,至少要在小园子磨个七八年,才能被推上大舞台,咱们这根本比不了,太快了。”

《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的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日日重复无突破,固有的表演方式让表演者和作者产生隔膜感,故需要即兴。”

而在小园子表演中,相声演员与观众的亲密即兴互动,正是抓现挂,锻炼自己的艺术水平和现场反应能力的绝佳途径。

再说说相声传统艺术形式和技巧

郭德纲曾经在台上说:

“传统相声有一千多段,经过艺术家们的不断努力现在只有二百多段,但是德云社就已经表演了六百多段了。”

相声这门艺术,从清末传到到现,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么多老先生,把中国语言里面能构成包袱的技巧,都已经提炼出来,摆在你的眼前了。

你无论说什么笑话,其实都能从中找到共通的内核。

有人又要“相声创新”?郭德纲: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

那么有现成的你不用,你非得把那么多位前辈一百多年的智慧抛开了,自己单凭一个人干,是谁给你的勇气和自信呢?

这不外两种可能,一种是,你明明用着“传统智慧”而不承认,一种是你真的没用。

第一种,是人品问题。

第二种......您改行多好呢?脱口秀演员都承认借鉴相声艺术。

郭德纲对于创新曾经这么说过:

“好比厨师炒菜,你当然可以发明新菜,但是最起码你先得知道,什么是炒勺,哪个是漏勺,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那谁敢吃?”

继承传统,从来不是简单复制

继承传统是在透彻研究学习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拆解,融入适合时代和自己风格的新元素。

有人又要“相声创新”?郭德纲: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

比如,郭德纲于谦早期非常著名的传统相声《西征梦》,其实就是由清朝末年的老相声《堆儿兵做梦》演化而来。

《堆儿兵做梦》是讲的同治年间的故事。

说的是,在大清被太平天国打得文官武将都不敢迎战的时候,一个堆儿兵自告奋勇向老佛爷请战,然后理所当然的在过程中大出洋相,大败而归,还吹牛说自己赢了,讽刺了很多清朝官员的迂腐和愚蠢,最后这个堆儿兵发现是大梦一场。

后来民国的时候,这个传统段子改为了,一个人做梦去见袁大总统,派兵去打其他大军阀。

到了郭德纲这里,就改为了,一个人去见米国总统,组织老和部队,而过程中也是笑料百出,很多包袱都取自当代,比如布什学河南话,用英显BP机,在白宫门口卖光盘等等,利用反差制造了很多非常响的“包袱”。

郭德纲的一部分粉丝称自己为“老和部队”就是源于《西征梦》。

有人又要“相声创新”?郭德纲: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

所以,在观众心中极其成功出彩的“新相声”其实依旧是传统相声的转化。

如此精彩的“传统”,怎么能轻易抛弃呢?

其实经常听相声的观众会发现,德云社虽然有八支成熟的队伍和几百位演员,但是很多相声段子都是重复的,那么为什么还是“一票难求”,新老观众依旧买账呢?

也是源于在继承中的创新和发展。

因为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表演风格,每组相声搭档更是各有特点,经过了自己的再度创作,且不断有小的调整,再加上观众不同反应不同,现挂不同,对同一个“活”的表演自然不同。

有人又要“相声创新”?郭德纲: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

比如拿传统相声《黄鹤楼》来说:

张云雷杨九郎、张鹤伦郎鹤焱、孟鹤堂周九良都经常表演,但是根据相声演员嗓音、身段、语言节奏等等不同维度的特点,都有各自不同的演绎,各有千秋,而作为观众来说也各有喜好,选择适合审美的就好。

披新衣,留旧骨,要有文化自信

其实一直对传统行业过分追求创新的人们,也许是不大自信,而事实上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吸引,传统文化的精髓魅力无穷。

因为京剧名家王佩瑜的带动,已经有不少年轻人追捧王老板,而王佩瑜的唱腔依旧遵循“老唱法”。

有人又要“相声创新”?郭德纲: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

也许有一部分年轻人是被王佩瑜的帅气中性打扮与一些综艺表现所吸引,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他们愿意推开京剧的门,还是会被真正传统的京剧唱腔所打动。

张云雷作为如今炙手可热的相声界偶像明星出现,虽然帅气的外表是他的优势,但是能牢牢抓住粉丝的,还是他举手投足的传统气质。

他的粉丝虽然是从他的“学唱”京评梆入门,而后却都被传统唱腔和身段的美所吸引,有很多成为了真正的戏迷。

其实这不全是演员本身的魅力,而是传统曲艺自带巨大的吸引力。

在最近的《花花万物》中张云雷表示从小就会像学京剧一样练身段压腿抻筋,主持人表示纳闷,并不专业唱京剧,为什么要下这个苦功夫。

有人又要“相声创新”?郭德纲: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

然后请张云雷和杨九郎同时上场看步伐就明白了,“娃娃腿”的举手投足就是不一般。

很多人觉得郭德纲越来越有大家风范,其实是不由自主的被其身上的“传统味儿”吸引,他随便的举手投足,眼神动作仿佛都展现着深厚的功底,这就是真正“角儿”身上自带的光环,总能把目光凝聚到他身上。

有人又要“相声创新”?郭德纲: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

所以,真正好的创新,大概是用一件“新衣服”把观众吸引过来,等观众落座,便表演出传统硬功夫,真正的传统内核自然可以留住观众。

所谓的观众不喜欢“传统艺术”,其实不是传统艺术不够吸引人,而是表演者水平不够,不是不够创新,而是没将传统艺术表演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痰桶   相声   角儿   唱腔   举手投足   园子   炒菜   身段   京剧   包袱   这不   自信   说是   观众   演员   粉丝   传统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