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是你20多岁才后知后觉的事?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终身成长

有些事情好像当下总是想不明白,而过了很多年之后才后知后觉,你有哪些到了20多岁才后知后觉的事?

有什么是你20多岁才后知后觉的事?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终身成长

在长大的过程中,有好多事我总是后知后觉。
你可能也有过这种感受,某天你回想过去的一些片段,那些零零碎碎的小事,一件件的影响你,你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你会变成现在的自己。
你突然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别离。
而当时某个人说的某句话,原来是那个意思。

如今我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上回头去看。
我十七岁想不懂的事,如今才后知后觉般想通了。
原来我的青春结束在毕业时挥手告别的那一刻,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永远年轻。

我以前不明白友情为什么没有闹掰也会分道扬镳,直到我经历了被时间和距离拉远的友情才发现,哪怕刻意维系,也是“旧知己变不成老友”。

我也常因为某些事而揪着不放。
喜欢一个人时常常意难平,被伤害时想要拼命问为什么。

而我后知后觉的是,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数学题,很多事情没有标准答案的。
我纠结于那个答案,其实无非想得到自己心里想要的结果。

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这样的时刻。
好比小时候难得让你抓耳挠腮的题目,十几岁你就懂了。而同样的,二十几岁后知后觉的那些事,曾也让十几岁的我彻夜难眠。
至于往后,我三十岁,四十岁,再看现在,应该也有不少后知后觉的时刻吧?

长大真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
就好像《苦瓜》里唱的那样,“大概今生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其妙处”。

而后知后觉的时刻,便是那句:
就像我一直听香夭从未沾湿眼角
仔细地看神坛里木纹什麽精巧也不觉
却在某萧瑟晚秋深夜
忽尔明了了,而黄叶便碎落

那一天什么事都没发生,我只是站在窗边,看秋风萧瑟,却突然一拍大腿,心里忽而明了。
原来我后知后觉的错过了某个人,也错过了好多事,可黄叶碎落时,我也无法再重头来过啦。

有什么是你20多岁才后知后觉的事?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终身成长

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有什么是你20多岁才后知后觉的事?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终身成长


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

德韦克揭示的成功法则已被很多具有发展眼光的父母、老师、运动员和管理者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做出改变,人们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培养对学习的热情,和在任何领域内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斯坦福大学   人时   抓耳挠腮   神坛   妙处   什么事   黄叶   萧瑟   事情   时刻   努力   目标   友情   能力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