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父母都爱跟孩子不停说教,而“高层次”父母这样教孩子

文丨饭饭妈

家长在对孩子实施家教的时候,有些家长经常喜欢采用不停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期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断提醒,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

但是,很多家长可能没有想过,自己的重复说教,其实就是不停地唠叨,另外说教内容的空乏无味、不切实际,让孩子感觉这就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大道理,无法针对自身的现状提供有效的帮助。

而面对家长这样的教育形式,估计没有几个孩子能够喜欢,和接受吧?

“低层次”父母都爱跟孩子不停说教,而“高层次”父母这样教孩子

妈妈“费尽心思”教育孩子,孩子却不领情

豆豆妈妈和很多家长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得更加优秀,都希望孩子拥有正确的观念、健康的心态、良好的性格、积极的情绪。

所以,妈妈就经常会和豆豆讲述一些道理,希望孩子能够认识到其中的意义,并且自我醒悟。

但是,现实情况和妈妈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妈妈觉得,自己说教孩子,是为孩子好,所以豆豆在听自己讲道理的时候,就应该是一种两眼放光、虔诚兴奋的状态。

结果豆豆在听妈妈说教的时候,却常常是一副十分不耐烦的样子,而且有时候豆豆妈妈还没有把话说完,豆豆就直接岔开话题,或是打断妈妈,又或是找借口离开。

豆豆的这种状态,让妈妈感觉豆豆是个“问题少年”,是一个不听话、不懂事的孩子,感觉自己为了教育孩子花了那么大的心思,但是孩子却不领情,真是又伤心又伤人。

“低层次”父母都爱跟孩子不停说教,而“高层次”父母这样教孩子

另外,豆豆妈妈还发现,自从自己注重于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之后,孩子就开始变得有意无意地想要疏远自己了,妈妈将孩子的这种行为,归咎于孩子自身的问题。

毕竟,自己似乎完全没有什么错,而孩子却“不知感恩”、“不受教”。

但是,事情的真相就如妈妈所想象的这样吗?其实并不是。

孩子变得和家长生疏,变得听不下家长的说教,其实根源在于家长,是家长的问题。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因为自身的个人意识比较薄弱,对于这个世界不了解得太多了。

所以会以一种比较虔诚的态度,来听家长讲大道理,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就是孩子非常听话。

“低层次”父母都爱跟孩子不停说教,而“高层次”父母这样教孩子

而当孩子逐渐长大的时候,个人意识开始萌发,并且孩子对于这个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建立了一定的自我评判标准。

这时候家长再给孩子讲大道理,或是重复地讲道理,就很难让孩子听进去了

因为这些道理并不能够对孩子的现状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并且因为道理的目标不明确、达成路径非常模糊,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的问题,对孩子形成困扰。

所以,对孩子讲大道理或是重复说教,与其说是在教导孩子,不如说是家长想让孩子解决连自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给孩子戴上思想枷锁,让孩子拥有更多的精神负担,压抑孩子的成长。

“低层次”父母都爱跟孩子不停说教,而“高层次”父母这样教孩子

也就是说,豆豆妈妈虽然很“努力”,但是却采用了不合适的教育方法。

所以结果注定是得不偿失的,豆豆还有可能会因为妈妈的错误教育方式,而影响到自己的成长状态。

“高层次”的家长,不会一味地说教

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低层次父母”才会叨叨不停,讲大道理。

确实,一般来说,经常对孩子发泄大道理的家长,根本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家长。

他们没有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对应的教育,没有对孩子进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孩子没有足够的尊重和信任等等。

“低层次”父母都爱跟孩子不停说教,而“高层次”父母这样教孩子

而家长觉得孩子需要说教这件事本身,也侧面地印证了家长自身的榜样作用,并没有做好,所以,对孩子没有造成积极的影响。

也可以说,家长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很多缺点和不足,其实都是来源于家长本身。

对此,李玫瑾教授还提出了几个,关于对孩子进行日常家教的重要因素。

首先,一个合格的家长,需要对孩子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其实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基本因素,因为家长要是根本就不了解孩子,那就无从谈起教育了。

只有真正的了解孩子,家长才能够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够知道孩子的不足,才能够让家教起到最大的效果。

“低层次”父母都爱跟孩子不停说教,而“高层次”父母这样教孩子

所以,合格的家长在平时肯定会注重,和孩子的交流沟通的,是懂得在沟通中倾听孩子的话语的。

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的成长问题,才能够了解孩子的真实状态。

当然,这里还要着重提醒一下某些家长,沟通交流都是相互的,并且和孩子的亲子交流中,要知道孩子才是交流的主要因素,我们是需要通过交流来了解孩子的。

所以家长不要在交流中太过主导,只知道自己喋喋不休,却不让孩子说话。

“低层次”父母都爱跟孩子不停说教,而“高层次”父母这样教孩子

其次,家长要对孩子保持应有的信任。

家长对孩子频繁说教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不信任的行为。

因为重复的就某一道理,不断地对孩子提起,孩子就会觉得家长认为自己没有听、没有做、没有认识到,而自己明明已经听进去了,甚至已经在很好地实施了。

这就会导致孩子觉得家长不信任自己,甚至会引起而激发一些内心的恐惧,因为这种不信任,也可以被孩子理解为不重视、不在乎、不尊重等等。

“低层次”父母都爱跟孩子不停说教,而“高层次”父母这样教孩子

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

其实这一点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家长要明白,言语说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孩子无法进行详细的模仿和学习。

只有以身作则,给孩子展示了正确的目标,孩子才能够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的,从而成长得更有效率。

有些家长老是觉得,自己是大人,和孩子不一样,大人的一些行为孩子不能有,但是大人能够有等等。

其实,这就是找借口,就是怠于家教,就是对孩子不负责,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原因?

所以,家长要是有心教好孩子,就别老是给自己找借口。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豆豆   孩子   目的   大道理   这个世界   高层次   教育孩子   家教   借口   层次   大人   深刻   道理   家长   父母   状态   妈妈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