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十六岁的少年书生白孝文结婚了。

新婚之夜,白孝文不知该做什么。十九岁的新媳妇铺好了被褥,特意把一对陪嫁的绣花鸳鸯枕头并排摆好,说:时候不早了,早点休息吧。

白孝文说:你先睡吧,我再看会儿书。

白孝文读书读到深夜,钻进被窝时,他的光腿碰到了媳妇的光腿,吓得他急忙躲在一边。

就这样,到了第四天半夜,白孝文起床解手,发现媳妇在被窝里低声哭泣。

他问:你怎么啦,半夜三更不睡觉,哭什么?

媳妇哭着说:你不想要娃么?

白孝文说:咋不想,咱妈还急着抱孙子呢。

媳妇继续哭着说:你不给我娃,我怎么给你生娃?

白孝文说:我哪有娃呀,我要是有娃,还用你生么?

媳妇转哭为笑:傻样,女人生的娃都是男人给的。

白孝文说:是么,你怎么不早说呢,快告诉我,我立马就给你。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读《白鹿原》,让我最感兴趣的并非白嘉轩和鹿子霖这对老冤家,因为他们的人物形象由始至终并没什么大变化。相对而言,白孝文由善良到邪恶的大起大落,才是全书最精彩鲜活的篇章。每当想起他,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甚至恐惧,总会不由自主地把他与现实联系起来......

我在内心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把以上那段故事当作笑话看,那是作者在告诫我,人,是能变的,能从一个善良的人变成吃人的魔鬼......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那么,白孝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从不会稀,到稀不够。从族长接班人到吃里扒外的败家子。从衣冠楚楚的富家子弟到衣衫褴褛的街头乞丐。从脸面比生命还重要到死不要脸的醉生梦死

1、挡狼的艰难过程,绝非单纯为了性事,而是以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手法,为后面的转化做好铺垫。

自打媳妇教会了怎样生娃,白孝文尝到甜头便一发不可收拾,很快便弄得小脸儿蜡黄没精打采。当爹的白嘉轩和当妈的仙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核计来核计去,便把这个艰巨任务上交给了孝文的奶奶。

在封建家庭里,奶奶无疑是一言九鼎的太上皇。她把孙媳妇叫到房里,直言不讳地下达命令:你比马驹大,你十九他才十六,你黑间别跟马驹稀那么欢。我跟你说,以后十天稀一回。你要敢不听,我就拿针把你那玩艺缝上。

可惜,这种事情太上皇的指令也不好使了。虽然做通了孙媳妇的工作,但孙子却执迷不悟依然我行我素。奶奶只好使出杀手锏,半夜三更搬个马扎去窗外坐着,听到动静就咳嗽一声:马驹听话,马驹是个识文断字的读书人,马驹好好睡觉,奶奶给你挡狼——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这一节,作者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把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描写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当然,在上世纪的清末民初,封建礼教仍是根深蒂固,正统人家十多岁的孩子对男女之事朦朦胧胧也属正常,算不得什么稀奇。

初读《白鹿原》,极易把它理解成是一件趣闻轶事,但如果停留在这个层次,显然是低估了作品的深度。而只有通读全书才能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它是为以后白孝文那些违逆天伦伤天害理的恶行做的铺垫。一个如此斯文的孩子,一颗白鹿原上冉冉升起的新星,一个马上要接族长班的后备人才,谁能想到时隔不久竟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2、族长接班人的蜕变,揭示了人性底线在封建礼教下的浅薄虚弱和不堪一击。

作为白家的长子,白孝文是要接白嘉轩这个族长班的。白嘉轩不仅按照族长的标准来培养他,而且已经让他代行族长的职责——带领乡民在祠堂祭祖,朗诵乡规民约。尤其是按照乡规,当众对违背公序良俗的狗娃和小娥进行惩罚,用剌刷把俩人抽得鲜血淋漓。至此,白孝文族长的形象已经在乡民们眼里立起来了。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可是,有人不甘心让他这样走下去,不甘心让白家就这样永远地压着鹿家。于是,鹿子霖出场了。

黑娃闹农协失败被迫逃走,鹿子霖乘人之危,以答应拯救黑娃为借口,霸占了黑娃媳妇小娥的身子。可是,当狗娃阴差阳错地为鹿子霖当了挡箭牌,和小娥一起受到族规酷刑后,鹿子霖又以为小娥报仇的名义,唆使小娥勾引白孝文,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令人惊诧的是,白孝文这个昔日正面人物的典型,居然轻而易举就上了小娥的床,并且又是一发不可收拾。按照族规,这回该轮到惩罚白孝文了,他族长接班人的未来自然成了泡影。

鹿子霖的目的是一步步实现的,当白嘉轩和这个不孝儿子分家单过后,他又撺掇饥饿难捱的白孝文把分到自己名下的水浇地低价卖给他,让白嘉轩既失去儿子又失去祖先传下赖以生存的土地。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这一节,重点讲述了白孝文这个循规蹈矩的谦谦君子,一下子堕落成了为人不耻的败家子。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表面上写的是白孝文的堕落,实质上是暴露出鹿子霖这个阴谋家的狡诈阴毒。是他一手把白孝文拉下了水,让白嘉轩吃了一闷棍。到此为止,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进入白热化,鹿子霖初战告捷。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读到这里,每位读者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好端端的青年,怎么就轻而易举地堕落到这等地步呢?这就应了那句老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白嘉轩那套所谓“耕读传家”的教子法宝,表面上看似冠冕堂皇无懈可击,其实渗透着封建腐朽礼教的残渣余孽。它在教导人走正道的同时,也无时不用愚昧无知在潜移默化地腐蚀人的灵魂。而同样是白孝文亲妹妹的白灵和鹿家的长子鹿兆鹏,他(她)们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精神牢笼,坚定地走上了充满生机的新生大道。

两相对比,已经再明白不过地说明,这是一个分水岭和试金石,也是白孝文堕落的渊薮。而鹿子霖的推波助澜,不过是一个点燃导火索的点火者而已。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3、人性的底线是一个转折,它势必引导着前进的方向朝着深层次迈进,前面也许是阳光大道,也许是万丈深渊,就看是怎么选择了。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白孝文便开始了走火入魔。卖地的钱他恣意挥霍,除了吃喝玩乐,甚至还抽起了鸦片。那飘飘欲仙的感觉一上来,神仙都挡不住。

钱花光了,地也卖光了,怎么办?又开始卖分到他名下的房产。白嘉轩分给白孝文的是两间门房,别人不能买,但鹿子霖能买,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买下房子,鹿子霖立即安排人大张旗鼓去白家扒房子。这无疑是最羞辱人的事情。事到如今,在白鹿两家的争斗中,鹿子霖再一次赢得了阶段性胜利。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正好又赶上大旱之年,庄稼颗粒无收,饿死的人在一天天增加,当初教给白孝文生娃的媳妇也被活活饿死了。但白孝文无动于衷,依旧在小娥的破窑里厮混。钱花光了,他和小娥躺在土炕上奄奄一息,眼看也要和饿死鬼作伴去了。可是,即使到了这个份上,白孝文这个十里八村数得着的文化人竟还生出了一套理论:要脸的人活不下去,不要脸的人死不成。他端起要饭的破瓷碗,开始了讨饭的乞丐生涯。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书读到这里,不禁让读者猛然醒悟:《白鹿原》的作者在这里采用既轻松又沉重地艺术笔法揭示出了一个严酷的命题:人性的底线是肤浅虚弱不堪一击的,其微妙的分界线往往就在关键的一步之遥。由此衍生出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即:培养和树立健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何等重要,又是何等的任重道远!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二、白孝文前半生就像一锅粥,是一锅熬糊焦的粥。而后半生却时来运转,巨大的反差让人瞠目结舌眼花缭乱。不同的价值观在扭曲博击,再一次让读者陷入深沉的思考之中。

1、表面上的时来运转,实则让白孝文坠入了更深的陷阱,他的思想观念完全向着阴暗面滑落下去,已经无可救药了

白孝文的生存理论生效了——鹿子霖觉得他还有利用的价值,正好县保安大队急需个懂文墨的文书,便举荐白孝文去了保安大队。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一个月后,白孝文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笔挺的制服,戴着大盖帽,耀武扬威地回到了白鹿原。路过自家门口时,他没有进去,而是带着厚重的礼物,前去看望举荐他的恩人总乡约田福贤和鹿子霖。

当然,他还要看望日思梦想的小娥,让他没想到的是,小娥已经被害了。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小娥的死去,让白孝文孤疑重重,对白鹿原这个生养之地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致使他的思想观念向着更深的深渊滑落,他决心要一雪前耻,重新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

由于白孝文有文化,脑袋瓜子活泛,很快就升为保安大队长。保安大队扩充为保安团,他又当上了营长。今非昔比,他又演出了衣锦还乡回乡祭祖的节目,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把他昔日的人生污渍洗刷干净。但是覆水难收,这种滑稽无聊的作秀,只能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2、白孝文在继续转化,他开始了复仇行动,向昔日的恩人下手。

有了身份和地位,脱离了生死的煎熬,白孝文开始了进一步所谓的醒悟。他明白了鹿子霖这个昔日的恩人其实是他的仇人。他趁着鹿子霖被押进县牢的机会,逼着他把买去的门房和土地又收了回来。他同样派人去扒掉鹿家的门房,回家盖起了新门房。他找回了当初丢掉的面子,让鹿子霖也品尝了扒房卖地的耻辱。不同的是,鹿子霖当时是早有预谋,而白孝文则是在乘人之危。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3、贪天功为己有,改头换面篡夺胜利果实,摇身一变以领导者的身份杀人灭口。

黑娃在鹿兆鹏的策划下,领导了保安团的起义。白孝文以他敏锐的投机心理,看到革命既将成功,自然也参加了起义。可事成之后,他趁着鹿兆鹏远征他乡无法联系的机会,以自己的名义向上级报告,把起义变成了他一个人的功劳,从而当上了新社会的县长,而黑娃只做了副县长。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面对白孝文的卑鄙无耻,黑娃没有和他计较。可是白孝文岂能留下这个定时炸弹,他把当年土匪杀害革命者的罪行强加在黑娃头上,坚持要把和他少年时期手拉手走进学堂的黑娃除掉。并且还拉上他的恩人也是仇人,国民党时期的保长鹿子霖来陪绑。意在告诫鹿子霖,我白孝文今非昔比,已经从当年被你戏弄的无赖,变成了主宰你鹿子霖命运的强者。你鹿子霖只有循规蹈矩地俯首听命,才是唯一的活路。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这一节重点表现了白孝文的崛起。它看似偶然,却又势在必然地不可阻挡。白孝文的骤然爆发,是他摸准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脉搏,以一个投机者的敏锐和大胆博奕,实现了命运的转折。

相形之下,黑娃虽然已彻底醒悟,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革命的怀抱,并且拜朱先生为师,努力学习文化,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可还是落在了白孝文的后面,最终被白孝文吃掉了。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四、《白鹿原》的结尾,有别于任何大团圆式的皆大欢喜。它看似漫不经心地以鹿子霖死去收场,实则是唤起读者思考回味的开始。

尽管黑娃当年为报小娥遭受族规惩罚之仇,打断了白嘉轩的腰。但白嘉轩深知,黑娃本质上是好的,何况他已转变为彻底的革命者,走上了一条光明大道。

白嘉轩找到当县长的儿子,提出要为黑娃担保,给黑娃留一条活路。可是,丧心病狂的白孝文已经孤注一掷,断然拒绝了父亲的要求。当枪毙黑娃的枪声响起时,白嘉轩一头栽倒在地,醒来时一只眼珠子冒了出来,此病的学名叫“气血蒙目”!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鹿子霖疯了。陪绑时,他看到身为县长的白孝文在台上耀武扬威的样子,他的精神于瞬间彻底崩溃!他知道天变了,地变了,人也变了,他在心里喊道:天爷爷,鹿家到底没斗过白家!顿时屎尿都流了出来,不久便死掉了。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只剩下一只眼睛的白嘉轩已老态龙钟。鹿子霖这个老冤家也咽了气。白家最坚定的革命者白灵被肃反时活埋。鹿兆鹏这位共产党的大领导已远征他乡。白鹿原上德高望重的大儒朱先生已坐化而去。鹿兆海已战死沙场。黑娃已被白孝文枪毙。白孝武接了白嘉轩族长的班。说来说去,只有白孝文最为风光,成为了一县之长。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结语:

话归前题。

纵观白孝文的前世今生,他到底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呢?

——其实作者已经在这部史诗般的宏篇巨著中表达得淋漓尽致。此处无声胜有声,相信聪明的读者们已经感同身受......

从善良纯朴到卑鄙邪恶,白孝文两极分化的人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每当捧起陈忠实老师的垫枕大作《白鹿原》,我的心里总是沉甸甸的。我始终固执地坚信,《白鹿原》的博大精髓和高深的艺术价值,还远没有焕发殆尽。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或更长时间,它的价值将会逐渐充沛丰满。它必将经得住历史的检验,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学史册上,矗起一座耀眼夺目的丰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花光   孙媳妇   族规   马驹   封建礼教   目的   门房   革命者   两极分化   族长   恩人   纯朴   卑鄙   媳妇   邪恶   保安   昔日   善良   读者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