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母亲——转折

作者 海燕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全国各地的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常态。

这一年,母亲的家乡传来好消息,旷家被重新界定为“富农”,旷家平反了,旷家“地主”的帽子终于被摘掉了,母亲喜极而泣,虽然这一切来得太迟,可母亲依然感觉身上卸下一副重担。

文革之后,父母所在兵团的学校、牧场、连队、工厂重新调整人员结构,知识重新受到人们的尊重,读过书的人也越来越被重视。

1979年的春天,阳光格外明媚,春风吹绿了江南,春风也吹暖了远在边疆的父亲和母亲的心。这年的春天,父亲和母亲先后离开煤场。父亲捡起了老本行---出纳;母亲则通过竞争激烈的选拔考试,进入了煤矿子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那一年母亲35岁,距母亲1961年离开校园已经17年,由于母亲数学成绩突出,母亲成为了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母亲格外珍惜这难得的机遇,她不断提高自己,很快胜任新的岗位,母亲教学有方,关爱学生,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学生们的尊敬,短短几年间,母亲培育出几批优秀的学生。

80年代起,尤其是在学校里,文凭显得越来越重要,低学历、无文凭的人都渴望获得深造的机会。

1984年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新疆处处瓜果飘香,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母亲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命运之神再次垂青于她,母亲获得脱产两年进入学校进修学习的好机会,那一年母亲已41岁。

和母亲一同进修的教师年龄大多在20岁至30岁之间,母亲是他们中间年龄最大的一个,可是这并没有什么关系,课堂上母亲变成一名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的好学生,母亲凭着学生时代的扎实功底,加上勤奋努力和超强记忆,两年间她不仅没有输给比她年轻的同行,反而以优异成绩获得“三好学生”的殊荣。那时我在读初中,母亲不仅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成为我心中的骄傲!

母亲的勤奋和坚持,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学习,即使是走上工作岗位,也不应有丝毫懈怠,不能失去一颗上进的心,因为在我心灵深处一直有一个声音时刻在提醒我:当年年龄已超过40岁、身为五个孩子的母亲,在那么艰难的岁月里,她都可以做到坚持学习,我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母亲是激励我一生的榜样,我一定要秉承母亲的优良作风,继续传承下去,激励我的孩子甚至后辈们不断努力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新界   文化大革命   海燕   煤场   母亲   文凭   榜样   勤奋   年间   春风   父亲   年龄   春天   初中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