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从《论语》看自然的智慧

一个君子有三达德:仁、智、勇。这也就是说,君子在有仁爱之德的同时,还有智慧和勇敢。孔子说,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这是对于君子三达德的阐释。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彭富春:从《论语》看自然的智慧

彭富春教授

■ 文| 彭富春

与西方的神性智慧不同,中国的智慧是非神性的智慧,是自然性的智慧。自然显现为天地。因此自然之道实际上是天地之道。它是日月的运行,四季的变化,是天地自行给予的,是非人类和非人工的。但什么是自然之道?它实际上是本性之道。这就是说,天地万物皆依从自己的本性而存在。天作为天,地作为地,万物作为万物。

自然之道虽然是显明的,但是非语言性的,是朦胧的、暗示的和模糊不清的。将自然之道的非语言性而转化成语言性是一个开端性的创新工作。这只能依赖于圣人的言说。他代天立言,替天行道。人遵循圣人之言,沿着自然天地之道而行。人依照自然的本性去存在,也意味着依照人的本性而去存在。

人们一般将中国的思想分为儒道禅三家。儒家的圣人追求仁义道德,道家的理想是参悟天地之道,而禅宗认为,最高的智慧在于自我觉悟,亦即发现自性。

作为中国思想主干之一的儒家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继承者包括了孟子和荀子,他们一起构成了原始儒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仁爱的学说。比较而言,孟子主张性善论,建立了内圣的心性论;荀子则主张性恶论,倡导了外王的礼乐论。汉代的儒学的代表为董仲舒,他将儒学与阴阳家相结合。宋明儒学一方面吸收了道家的学说,另一方面也接纳了佛教的理论,为儒学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各种本体论的根据。如张载的气本体、程朱理学的理本体、王陆心学的心本体等。二十世纪的新儒学实际上是新宋明儒学。它们力图返本开新,主要是开出民主与科学。

但作为儒学思想的核心文本是孔子的《论语》。

《论语》是语录体,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它虽然都是片言只语,但其中心却不离大道。它的所有话语都是道的现实化、日常化的展开和显示。孔子的道既包括了天道,也包括了人道。天道是天命,也就是天的无言的命令和规定。人道就是礼乐传统,也就是关于社会的法律、道德和信仰的规范。作为一个人,就是要去学道,知道,行道,并成为一个有道的人。

孔子所讲的道具体化为仁爱之道。仁者,爱也,因此仁爱并列。

去爱就是去给予、去奉献,甚至去牺牲。仁爱在孔子那里主要包括了三个层面:第一、爱亲人。亲人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是天生的且具有等级关系的人。爱亲人主要是爱父母,爱兄长。这就是孝悌。其中尤其是孝道是根本。作为子女对于父母的爱,孝可以理解为对于自己生命本源的感谢与回馈,因此孝道一向被理解为天经地义的。第二、爱他人。这主要是爱君臣,爱朋友。他们是在父母兄弟之外的人,并不具备血缘关系。君臣是在王朝政权中形成的权力的上下等级关系;朋友则是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他们虽然不是亲人,但类似亲人。如君臣如父子,朋友如兄弟。第三、爱天地万物。它们不是人,而是物。这主要是天地间的一切存在者,如山水、植物和动物等。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其中包括了人对于天地山水的爱。

一个具有仁爱之德的人就是君子。不过孔子指出,一个君子有三达德:仁、智、勇。这也就是说,君子在有仁爱之德的同时,还有智慧和勇敢。孔子说,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这是对于君子三达德的阐释。

《论语》是一本君子之书,教人如何成为一个君子。

彭富春:从《论语》看自然的智慧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论大道》,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论语   荀子   儒家   达德   孔子   智慧   自然   儒学   仁爱   本体   君子   本性   万物   思想   天地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