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丑》非常高妙,主角的沉沦与重生宛如是它的写照

超级英雄电影在近十年来成为好莱坞影坛的新主流,但在英雄故事逐渐饱和之时,为了持续给观众带来新颖奇妙的感觉,于是就开始有了更多新形态的英雄电影,比如《死侍》、《金刚狼》等系列电影。

这些电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使用英雄类型电影的叙事结构,而是在电影的主要叙事结构下,加入了其他类型电影的血肉,比如《金刚狼》的叙事内核其实是西部电影,《海王》则是古装历史剧的结构。

电影《小丑》非常高妙,主角的沉沦与重生宛如是它的写照

这并不是漫威或DC所想出来的编剧法则,在很多电影里我们都可以看到编剧将不同类型的叙事方式彼此交互融合。

在以往的《蝙蝠侠》系列电影里,对于哥谭市的腐败问题总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避重就轻,还没有人利用这座堕落的城市,写出精彩的剧本。

而托德·菲利普斯执导的《小丑》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电影虽然是以小丑为故事的核心,但在原有的背景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哥谭市逐渐堕落、腐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和亚瑟·弗莱克(杰昆·菲尼克斯饰)彼此可互相参照。

电影《小丑》非常高妙,主角的沉沦与重生宛如是它的写照

在影片中,哥谭市是主角活动的社会背景,它就像是主角的化身;而主角则像是它的缩影,主角的沉沦与重生宛如是它的写照。

托德·菲利普斯不时的在电影的缝隙里插入哥谭市逐渐陨落的讯息,再加上因为亚瑟居住在哥谭市的社会底层,这些信息的出现反而更加难以忽视。比如垃圾车工会的罢工,导致民众群起抗议环境的污染。再如福利制度的预算缩减,使得亚瑟等饱受精神病困扰的患病者,成为该体制下的牺牲者,可说是被哥谭市间接放弃的人们。

电影《小丑》非常高妙,主角的沉沦与重生宛如是它的写照

亚瑟在有别于常人的环境下成长,他和一般人心里认为“正常”的世界一直都是存在着互相排斥。他不被理解的心理和失控的大笑,就像政客和托马斯·韦恩(布莱特·卡伦饰)面对哥谭市的虚假讽刺。而支撑他继续在众人“正常”眼光下活着的支柱,就是母亲的期望和成为单口相声的梦想,甚至是美好爱情的想象。

亚瑟就如同哥谭市的化身,当哥谭市逐渐陨落时,亚瑟反而因为两个支柱的陆续倒塌、美好爱情的幻境崩解,开始撕下了一直以来被心理医师、世界贴上应该要“正常”的标签,以小丑的身份获得生命的重生。

电影《小丑》非常高妙,主角的沉沦与重生宛如是它的写照

在小丑身份之下,本来和世界格格不入的亚瑟,随着小丑拥护者一下子就和已经堕落的哥谭市成为能够划上等号的存在。

哥谭市的混乱根源于哥谭市管理者的漠视,起源于亚瑟的地铁射杀案。小丑觉醒于此,混乱的哥谭市也诞生于斯。

当小丑的装扮成为对抗上流阶层的符号、射杀成为对抗权贵的有效手段,哥谭市的社会阶级也就随着莫瑞·法兰克林(罗伯特·德尼罗饰)的射杀实境而遭受破坏。

电影《小丑》非常高妙,主角的沉沦与重生宛如是它的写照

这时电影的镜头转到了幼年的布鲁斯·韦恩(但丁·佩雷拉-奥尔森饰)站在双亲的尸体身旁,显得渺小而又讽刺,因为这时和哥谭市格格不入的不再是亚瑟,而是在未来成为蝙蝠侠的布鲁斯·韦恩。

电影的符号运用与叙事笔法,在地铁射杀案后慢慢呈现出惊人的改写与反转的力道。

托德·菲利普斯以细腻的笔触利用哥谭市沉沦的过程,和亚瑟成为小丑的转变轨迹,以互斥、相容、平行、翻转等等叙事方式展现他的叙述功力,再以哥谭市的社会问题,揭开了隐藏在社会问题下的阶级矛盾。

电影《小丑》非常高妙,主角的沉沦与重生宛如是它的写照

透过托德·菲利普斯和共同编剧的斯考特·斯利弗一笔一画的交织下,成就了《小丑》富有多层次、厚度与深度的精彩剧本,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反英雄电影的体质。

好了,最后大家的看法是否跟我一样,觉得这部电影非常的高妙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高妙   托德   小丑   但丁   主角   电影   社会问题   的哥   格格不入   蝙蝠   写照   编剧   支柱   结构   英雄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