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说·八佾第三


圣贤说·八佾第三


01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记】

  • 关于(丧)礼,与其繁文缛节,不如真正哀戚。质为本,文饰之;哀、敬为质,礼为文;勿以文灭质。
  • 情感重于形式。

  • 02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记】

  • 朱子曰:“人有美质,然后(方)可加文饰……礼必以忠信为质。”
  • 另,李泽厚说:“人性情感必须放置于特定形式中才可能铸成造就,无此形式即无此情感。” 可理解为:情感亦需通过(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说明(等于)有此情感。

  • 03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记】

  • 祭先祖时,像祖先真的就在那里一样;祭外神时,同样,像神真的就在那里。要亲身参与这样的活动,以尽其孝,以致其敬;祭典都不参与,或即便参与却毫无诚意,则祭与不祭,有何分别?

  • 04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记】

  • 不知不为耻,不求知为耻。
  • 此亦“不耻下问”的一种具体表现。
  • 夫子之博大渊深、足称圣贤,在此“每事问”。

  • 05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记】

  • 射箭,比谁射的准,而不比谁能把箭靶射穿。因为射中靶心(准确性)是可以通过练习达到的,但不是谁都有射穿箭靶的力气(天分)。
  • 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莫强求。

  • 06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记】

  • 有度。不过度。

  • 07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记】

  • 已成事实,何必再说。
  • 势不可挡,不要去挡。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成事不说   乐而不淫   渊深   文饰   哀而不伤   之子   夫子   既往不咎   靶心   太庙   繁文缛节   不耻下问   先祖   圣贤   形式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