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2019年9月21日,清华大学举办了“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女神级科学家颜宁荣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奖金一百万人民币。在这之前,在今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入选的院士名单,其中就包括颜宁,也就是说才42岁的颜宁就成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这还不算啥,自诩回顾下颜宁的求学、工作经历,你会发现她就是现实版的神仙学霸:

1996年,入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2000年至200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及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7年10月,30岁的颜宁成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14年,37岁的颜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膜蛋白领域50年不解、最受关注、竞争最激烈的世界科学难题;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2015年,获得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塞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2016年,因为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突出贡献,入选《Nature》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

2017年,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简直让人折服!高颜值+知性+高智慧的强大配置也让颜宁成为科学界的网红,屡上热搜。可是,我们惊叹颜宁一路开挂的人生,崇拜她,却忽略了她在攀登科学高峰时付出的每一分努力。

就像颜宁曾说过的;

做科学研究,需要非常严谨地去思考,甚至废寝忘食,没有付出努力,自然不会有想要的结果,努力做到最好,让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她一直遵循的处事原则,从未变过。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01

保持专注,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专注力,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能成为强者的人往往能专注工作,颜宁就是一个足够专注的人。

在清华读本科时,她便沉迷上做实验,枯燥乏味的烧杯、试管、显微镜在她手里成了探索世界的桥梁,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被满足。即使手上没实验,颜宁也乐此不彼地泡在那,观察其他成员的操作。久而久之,她对做实验自我感觉越来越好。

大四时,颜宁获得了诺和诺德中国制药公司的奖学金,还有幸进去该公司做毕业设计。因为表现突出,她在毕业前就收到了这家公司的offer,薪资待遇十分诱人,同学们都很羡慕她找到了好东家。

面对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颜宁却拒绝了,放弃唾手可得的安全感,转身投入科研道路。她说,“我了解自己,我喜欢做实验时的专注,也喜欢自由的人生,肯定受不了公司朝九晚五的生活。”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其实,不管是在工作还是个人生活中,我们都只能做好一部分事情,必须做出取舍,才能做出有成就的事情。这也是颜宁在工作后一直贯彻的减法哲学,她特别擅长屏蔽杂事,主动把时间留给自己,专心致志地做实验。

在清华教学时,有各种各样的评审活动要应付,颜宁很有个性,能推的都推掉了,省下不少时间精力。

此外,颜宁的作息与众不同。传统观念中,科学家都是早起的晨型人,颜宁不是,她是自然醒派的,还大肆宣传,不值得过的人生就是那种不能睡到自然醒的人生。

一般来说,颜宁睡到中午才起床,到下午,她会到实验室跟学生谈课题,以及处理跟人打交道的事。

晚饭后一直到凌晨三四点,这是颜宁的专属私人时间,她会在办公室全神贯注、毫无干扰的忙碌。

这种作息习惯让颜宁拥有了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连她的系主任都特别羡慕。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02

不拘泥现有,勇于跳出舒适区

颜宁的成就令世界瞩目,有天赋的成分,也有她的主动选择。

2003年开始,颜宁陷入做实验的疯魔状态,最疯狂的时候手上同时握着三个课题,而且每个课题都是师兄师姐们啃过的硬骨头,但是她一点也不着急慌乱。

当时,光是实验的筹备工作就让她忙碌到24小时连轴转,吃饭也得见缝插针。更有趣的是,有次,她开车带着师弟出发去实验室,路上无意中被大货车给刮了,报警后,警察让他们自行报保险解决。颜宁头回遇到这样的事,赶紧给老大打电话求助,没想到老大回复她:

“你们人都没事吧?哦,那就好,那赶紧开车上路吧,你车里的晶体可比你的车贵重多了。”

颜宁望着自己刚买不到一年的新车哭笑不得,然后心里默默觉得老大说得对,马上又开着车去实验室了。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在那之后,颜宁像小宇宙爆发一样,从来不会把自己当成柔弱的女生,也不会觉得有任何事情是自己不能处理的,还开玩笑地说自己是强悍的大姐大,“很多人好多时候只是自己先吓退了自己而已,真因为一件事情陷进去做起来,哪有时间顾虑啊,大胆往前冲就是了。

于是,我们有幸看到颜宁在科研之路一次次突破自己。

2007年,颜宁回到清华,独立建设实验室,开始膜蛋白的研究之路,其研究成果多次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年度十大科学进展,她在清华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地位也越来越高。

可是,颜宁又一次让大众吃惊。2017年4月,颜宁离开自己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分子生物学系担任教授。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人说清华亏待了颜宁,颜宁是负气出走,也有人说颜宁忘本了。为此,颜宁出面解释,如果现在是在普林斯顿,清华给我offer,我也会回来,一样的。但是,我已经在清华从教10年了,我知道在清华做教授是什么体验,现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去普林斯顿会是什么感觉。

她害怕自己在一个环境待久了,会故步自封,换一个环境,只是想给自己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就像伊坂幸太郎说过,“你知道人类最大的武器是什么吗?是豁出去的决心。”

颜宁如此优秀,都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而平凡的我们,若是不愿意,也不敢去突破自我,只沉迷于舒适区的安逸时,只能逐渐废掉。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03

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没有杂念的持之以恒

在节目《开讲了》中,颜宁说自己在初中时候知道细胞的概念,开始好奇细胞是什么样子的,看到孙悟空七十二变,会想知道细胞内部到了分子世界这个尺度时,会是什么样子?

这份对生物科学的热爱,一直伴随着颜宁,即使她在研究领域获得极高荣誉时,对生物的热爱也是有增无减。

热爱工作,听起来像是冠冕堂皇的说辞,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在职场中,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固然简单,可要想成为行业大牛,就得有对工作的热爱。只有这样,才有自发地为更高的目标奋斗,而一个丧失热情的人,是无法到达更远的地方。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有一次,颜宁在看《欢乐颂》,有位学生跑过来跟她说,

“颜老师,我想了一下,安迪在金融界的地位一定没有你在学术界的地位高。安迪她的工作强度一定没有你的工作强度大。可是你看她赚多少钱啊。你每天那么辛苦,你的工资比她少好多,你看人家的衣服多漂亮,你难道心理不会不平衡吗?”

颜宁听了,轻松回应,

“那你觉得安迪就比我幸福吗?难道金钱就成了衡量自己的幸福感的一个标准了吗?”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言语中就能感受到颜宁的快乐和欢喜。挣钱不如商场精英多的她,内心体验更为丰富多彩,更有满足感。

我们的人生不是演给别人看的戏剧,工作也不是为别人而干的,是为自己,热爱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也能够让我们在制定目标时,眼光放得更长远些,不为眼前小利焦虑。

颜宁从未有过焦虑的时候,不会去忧愁三十而立的陈旧想法,还乐呵乐呵地劝别人,要改成四十而立,做科研嘛,三十而立要求太高了,太难了,好多人都还没独立呢,四十就挺好的。

她是女神级科学家,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42岁当选美国院士

也许,如今的颜宁,回忆起过往,都是埋头苦干的瞬间带来的心安。可是,我最心动的却是颜宁分享过的一个小故事,她坐在她们家的床上,她妈妈在外面,她们家在四楼,妈妈在外面喊,宁宁,录取了,那是她当时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情景,一个炎热的夏天。

那些一步步走过的路程,时光都没有辜负,42岁的颜宁洒脱、自信,有事业,有梦想,在今后,我们也期盼着颜宁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清华   美国   普林斯顿   求是   科学家   教授   清华大学   院士   女神   专注   实验室   分子   生物   时间   科学   人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