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海南岛

海南岛,海南岛


吐槽远远不够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关于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辉煌的开始」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海南建省、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2018年4月13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国家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也提出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


这份简称为“中央12号文件”的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海南旅游消费国际化,支持海南举办国际商品博览会和国际电影节。


海南岛,海南岛

“中央12号文件”


两个月后,2018年6月14日,海南省省长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听取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导性项目——国际电影节——的策划方案汇报。


在这场会议上,省长沈晓明指出,举办国际电影节,要选准目标定位,引进知名电影节举办企业,邀请导电影界知名人士参与,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标准和原则,充分利用自有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例如探索在海南试行电影分级管理等制度,搭建国际电影交流、合作、交易平台,探索出一条与现有国际电影节具有差异化的发展路子。


海南岛,海南岛

海南自由贸易港电影促进高峰论坛


随后,在2018年整个夏天,电影行业和电影媒体圈都在传闻——


海南要举办国际电影节,资金庞大,且影片不需要审查。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随即获得国家电影局批准,并于2018年10月29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一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于2018年12月9日开幕。发布会由刘仪伟主持,成龙担任电影节形象大使,同时出席发布会的还包括文隽、以及黄晓明等。


海南岛,海南岛

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尽管准备时间仓促,但第一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仍然邀请到了国内外众多重磅嘉宾:


约翰尼·德普、伊莎贝尔·于佩尔、朱丽叶·比诺什、成龙、郭富城、徐峥、尼古拉斯·凯奇、张震、蒋雯丽、麦斯·米科尔森、王力宏、苏有朋、赵薇、阿米尔·汗、努里·比格·锡兰、惠英红、毛舜筠等等。


海南岛,海南岛

约翰尼·德普和朱丽叶·比诺什在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为什么会这样?」


“海南岛电影节太有钱了”,那一年,所有人都这么说。


短短两年后,2020年12月5日,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开幕,昔日星光不复,媒体被安排在了偏远的酒店,影展主会场尚在装修,影人嘉宾怨声连连,电影节现场一片混乱,每天的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


在去年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闭幕后,我们当时仍然认为,这是国内最有潜力的电影节。


尽管组织上存在混乱,但毕竟才第二届,有太大的进步和完善空间。隔壁西宁FIRST青年影展也是在走过了漫长的十多年后在逐渐成长且成熟起来。


海南岛,海南岛

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尽管人们对去年的第二届海南岛电影节也颇有微词,但跟刚刚闭幕的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灾难”相比,第二届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于是我们意识到,以往写的那些电影节评测或者吐槽,对于这届特殊的电影节,或许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而想要吐槽的心情,已经在电影节的前几天耗尽,剩下的只有无尽疑问。


海南岛,海南岛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海报


作为海南岛电影节的合作媒体,我们和无数影迷、媒体朋友一样,满脑袋都是问号:


为什么会搞成这样?


为什么这一届如此出色的策展选片,最终并没能换来令人愉悦的电影节体验?


为什么这个“最有钱”的电影节,却根本看不到钱花到哪儿去了?


去年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市区的红树林度假世界举办,这个度假世界坐拥四座不同星级的大酒店,一个水上世界乐园,一条美食街,一家麦当劳,一座会议中心,以及最重要的,一家电影院。从酒店到电影院观影、采访,步行5分钟以内搞定。


海南岛,海南岛

三亚湾红树林国际会议中心


所以去年就算管理和组织很混乱,但至少参加电影节的影迷、媒体以及电影人都被聚拢在一起,每天都在同一个区域活动,一切都很方便。这也是我们认为去年第二届最成功之处(同时也是平遥国际影展曾经最大的特色)。


然而今年,整个电影节都被搬迁到了距离三亚市区约20公里,40分钟路程,空旷荒芜且尚未开发成熟的海棠区。


影人、嘉宾、产业人士以及媒体被分散到了不同酒店,影展主会场设置在尚未装修完成、充斥着油漆味和甲醛的万达影城海棠湾店。而与此同时还将部分放映安排在遥远的三亚市区内。


海南岛,海南岛

三亚市万达影城海棠湾店,开幕时尚未完成装修


为什么不像去年那样,在三亚市区的红树林举办?很多媒体和影迷朋友在抱怨的同时不禁发问。


就算不在市区,距离市区更近一点且开发更为成熟的亚龙湾,也有无数酒店,也有万达影城,为何不在那里举办?


「需要钱,需要支持」


就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所说,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至今没能跟红树林度假世界结算所有款项,资金纠纷尚未处理完。


而电影节开幕闭幕式都设在海棠区,万达又在海棠区新建影城,因此迁离市区、来到海棠湾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海南岛,海南岛

海南岛电影节的特色沙滩放映


与此同时,政府并未给到电影节足够的支持,以至于作为商业盈利场所的所有热门酒店和电影院,很自然地都不愿意“做慈善”在十二月这个旺季的开头,跟电影节合作。


就第一点,关于资金困难的传言,其实一整年来人们已经多少有所耳闻。在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闭幕的半年后,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公司(承办方)职员大多都更换了一轮。


海南岛,海南岛

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闭幕红毯


为什么留不住人?


从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离职的工作人员称,电影节当时已经拖欠了三个月工资。


而本届电影节也有工作人员透露,电影节开幕时公司已经拖欠他们两个月工资。


似乎我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所有问题,最终都会回到“没钱”这个根源上。这是一个看似合理,实则匪夷所思的答案。


海南岛,海南岛


这个被传成“中国最有钱的电影节”的官方电影节,钱去哪儿了?


“没钱”可能导致了以下问题——比如影人明星以及片方的待遇问题(只能承担部分日程住宿导致一些嘉宾中途自费找酒店),媒体证件数量大幅缩减的问题(类似今年平遥影展的情况),很多参展影片为什么只放一场(影院包场费用),媒体待遇很差(不多的预算优先给了产业嘉宾)等等。


海南岛,海南岛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大师班


据称,即使是这个本应“受支持”的电影节,跟政府申请任何预算,过程都十分繁杂和漫长,到最后拿到手上的远远不够支撑如此野心的国际电影节。


那么拿到手的运营资金,发挥了其最大利用价值吗?


这里依然要打一个问号。我们了解到,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巨大的运营成本本就让承办公司十分吃力,然而有限的资金没有花在刀刃上,日常花销巨大(这里就不多说了),资金规划不合理,甚至会出现“申请明年的资金来发今年的工资”的情况。


这就回到了上面提到的第二点,政府支持的死结之中。


海南岛,海南岛

电影节手册的第一页


据悉,政府并没有在电影节寻求商业合作(酒店、影院等)的过程中提供足够的支持,几乎全靠电影节承办公司新上任的职员们自己去一家一家地谈。


这也间接导致,尽管在跟万达签订的合同中,明确指出万达影城海棠湾店的完工日期,但最终影院未能如期完工,迫使参加电影节的影人嘉宾、媒体和影迷观众吸甲醛,电影节也只能两手一摊表示无奈。


海南岛,海南岛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排片表


“所以你们在开幕之前,就已经提前知道这届电影节一定会是一场灾难?”


一位工作人员流着眼泪点头,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办,谁来影展工作是为了赚钱,追求收入高根本不会做这工作,都是因为喜欢和热爱,但这根本不是人干的事儿。


执委会和志愿者的眼泪,我们在这不到两周的时间里见过多次。这种眼泪并不是“卖惨”,每天手忙脚乱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的他们根本无暇“卖惨”。


海南岛,海南岛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


「没办法,硬着头皮办」


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办,毕竟是最上面的要求。


但既然是“最上面”提出支持举办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为什么最终又缺钱又缺支持?


按理说,电影节每办一届,都能汲取无数经验和教训,以便在下一届能够进步和完善。


但是从第二届到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承办公司员工大换水,上一届的经验和教训也就无从谈起。


新上任的工作人员们仍然没有足够丰富经验,一张白纸。当第三届电影节换了场地,既没钱也缺少政府支持,无疑雪上加霜。


海南岛,海南岛


承办团队没有经验,导致已经办到第三届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就像刚诞生的全新电影节,现场组织一片混乱。


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工作的志愿者们,在电影节开幕前几天才抵达三亚,没有经过足够充分培训就投入工作,而且到达海南后才现场进行部门和职能分配,一些志愿者在开幕前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负责什么。


其实这些问题在去年第二届就已经有了,比如大家都记得负责接机于佩尔的志愿者问“于佩尔是谁啊”,比如伊森·霍克在红毯上受到尴尬冷遇,比如媒体抵达酒店后发现房间还没安排下来空等一天,等等。


承办团队的问题大吗?的确,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下一部分详细说。


海南岛,海南岛

伊莎贝尔·于佩尔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执行过程有什么问题?」


团队内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野心,自然同样也有执行和工作的热情与坚持,但是致命的是:结构和分工大有问题。


例如媒体由媒介部门邀请到三亚,落地后的行程和安排却又由接待部门对接,而当媒体拿着证件到了影院想要领电影票时又是影展部门负责。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整体协调性是命根子。


海南岛,海南岛

本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新片首映现场


据悉,海南岛电影节的承办团队可说是“一言堂”,承办公司老板并非出自文化口,而某种我们十分熟悉的、源自不可说的官僚主义,导致了“拍脑袋”做出的决定。


而海南岛电影节体系如此庞大,这样多的工作,这样多的部门,没有掌控力的团队,朝令夕改的混乱规划,对这条大船的打击可想而知。


前文提到的媒体接待问题,以及更为关键的——与政府部门对接的工作,无疑都被海南岛团队的责任划分混乱问题严重影响。


我们看到,第三届海南岛电影节今年的策展可以说是惊艳了相当多电影媒体和影迷,然而不少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海南岛,海南岛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海报


为什么海南岛电影节似乎更重视市场和创投,而影展部分即使有如此优秀片单,落地执行时却漏洞百出?


原因可能还是来自团队内部政治和权力架构失衡。


市场创投部门因为更接近国内电影市场且显得更为“ 产业化”,更受老板青睐,在公司内部也就占据了优势,能获取更多资源。得到这个答案后,我们的诸多疑问得到了解答。


比如为什么在一片混乱撞期的排片中,海棠湾万达影院三号厅的排片却显得“异常”合理?


海南岛,海南岛

H!Market市场放映


三号厅专门放映“新人荣誉”单元的12部影片,放映节奏合理,12部影片在首映后均设有次日重映。


而金椰官方推荐单元(今年不评奖,但相当于金椰奖主竞赛单元),同样有12部影片,却要和其它单元的展映影片挤在一号厅,导致很多主竞赛影片只排了一场,甚至其中如《加加林》在万达都排不上片,唯一一场放映被安排在了三亚市区的影展分会场。


海南岛,海南岛

《加加林》海报


为什么金椰官方推荐单元的排片待遇还不如新设立的新人荣誉单元?


这或许是因为,新人荣誉板块隶属于市场创投部门,而影展其它单元则属于影展部门。


可这终究是结构性错误,影展和市场本该是平行共存、互不影响和干扰、反而相互辉映的传统国际电影节两大主体板块,不应该出现这样相互掺和、你强我弱的混乱局面。


海南岛,海南岛

本届海南岛电影节市场放映交易洽谈


部门间有竞争,有强势方弱势方,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这都无可厚非,这是任何团队都无法避免的。但当它们影响到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成果,以至于出现如今灾难般的后果,一切便都不一样了。


结语


说到这里,其实发现这届电影节办成这样,绝不是简简单单某一个问题造成的。


电影从业者都知道,和许多其它行业和工作相比,影视行业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风光霁月,像那位崩溃痛哭电影节工作人员说的一样,电影节展从业人员拿着微薄工资超负荷运转,并不只是为了赚一份支撑生存的薪水。


海南岛,海南岛


同样地,我们批评一个电影节,不是有利可图(或许反而是“破坏规则”的冲动行为),也不是为了“泄愤”。


我们想要找到问题所在,指出问题,也试图尽力去追溯问题的源头。最终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篇文章,能让电影节团队甚至政府部门注意到问题所在,并且更有针对性地对团队和工作进行调整及改善,而这些改善能在明年的电影节上呈现出来。无关提出问题的人是谁,所有人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解决问题,


为了让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海南岛,海南岛

本届海南岛电影节市场放映交易洽谈


为了让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能像它所展示出的那样,发挥它真正的潜力。


对此,我们依然抱着热烈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海南岛   海南   影城   影展   海棠   电影节   单元   市区   混乱   团队   部门   酒店   媒体   工作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