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亿难救华谊兄弟


1.68亿难救华谊兄弟

目前华谊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以及作品资源确实不能令投资者放心,而且华谊不仅面对着钱的问题,长远来看企业公司管理、发展战略等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


4月28日,华谊兄弟发布了2020年年报。年报显示,东阳美拉仅实现净利润552.38万元,低于业绩承诺的1.749亿元,根据对赌协议,冯小刚需要赔付业绩补偿款约1.68亿元。5月17日,华谊兄弟披露年报问询函,深交所对华谊兄弟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进行了犀利19问,其中就对赌协议一事要求公司说明业绩承诺方应向公司补偿的具体金额,截至目前补偿事项的具体进展,以及是否存在承诺方无法完全履行补偿义务的风险等。5月24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老股东冯小刚和陆国强已按期支付业绩补偿,并称将延期回复问询函。


1.68亿难救华谊兄弟


#冯小刚对赌失败赔偿华谊2.3亿#、#冯小刚已向华谊支付1.68亿赔款#两个话题相继登上热搜,华谊与冯小刚的前尘往事再一度重回大众视线。



1.68亿难救华谊兄弟

华谊溢价收购东阳美拉

五年对赌失败告终


1.68亿难救华谊兄弟

2015年,华谊兄弟以10.5亿元收购了冯小刚控制下的东阳美拉70%股权,自此华谊与冯小刚形成深度绑定。同时,双方签订对赌协议,约定2016年至2020年期间,东阳美拉需要分别实现净利润1亿元、1.15亿元、1.32亿元、1.52亿元和1.749亿元(即每年增长15%),若无法完成目标,冯小刚需以现金补足差额。在2016年和2017年东阳美拉完成了前两年的业绩承诺,而2018年,由于没有新作品上映,东阳美拉对赌失败。根据华谊兄弟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东阳美拉仅实现净利润552.38万元,低于业绩承诺的1.749亿元。根据对赌协议,冯小刚需要赔付业绩补偿款约1.68亿元,算上2018年冯小刚因为对赌失败赔付的6700万元,冯小刚共计给华谊兄弟共支付了2.3亿元业绩补偿款。


以2015年东阳美拉70%股权价值10.5亿元计算,冯小刚持有的30%股权价值4.5亿,5年后除去对赌协议失败所补的差额款,冯小刚还会得到8.136亿元,表面上输了对赌协议,实则这仍是笔稳赚不亏的买卖。而收购方华谊明显已风光不再,当年的影视第一股现如今在资源、作品、业绩和营收等方面都大不如前,剩下的只有过往的光环和公司的一地鸡毛。



1.68亿难救华谊兄弟

冯小刚打下华谊半壁江山


1.68亿难救华谊兄弟


冯小刚和华谊是互相成就的,双方从1998年的《没完没了》到2019年的《只有芸知道》,华谊与冯小刚导演已经合作了20多年。华谊初入电影行业时对电影市场状况并不了解,以广告行业跨界制作电影的华谊前期投资了各种类型的影片,例如《没完没了》《鬼子来了》《荆轲刺秦王》等片都有涉及,但最后《鬼子来了》并未在国内公映,《荆轲刺秦王》票房惨淡,只有《没完没了》功成名就,这坚定了华谊想要做《没完没了》类型电影的心,冯小刚能帮助华谊打开市场,而华谊也能让冯小刚一身才华有处发挥。


后来冯小刚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华谊的身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手机》《集结号》《非诚勿扰》《私人订制》等影片在市场掀起不小的反响,冯小刚的导演地位愈加稳固,华谊兄弟也因这些作品大赚,正应了那句“华谊天下,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来的。”。随着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的变化电影市场观众也出现对具备时代性质的观影需求,而冯小刚在商业类型创作达到某个高度时就转向注重电影的艺术性,冯小刚同时追求影片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执导了《我不是潘金莲》《芳华》等兼备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作品,成为业界佳话。但就中国电影市场状况来看,这对文艺电影来说生长环境其实并不友好,冯小刚的这些文艺属性较强的电影多是依靠营销导演口碑、演员影响力来拉动观众走进影院,而过度营销影片错配了目标观众群体就会减弱导演品牌的号召力,营销取胜的方法并不会百战百胜,而2012年上映的口碑佳作《1942》成为冯小刚第一部赔钱的商业片(总投资2.5亿,票房不足4亿),此后两个交易日内,华谊市值蒸发13亿人民币,2019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只有芸知道》最终仅拿到1亿多的票房成绩较比14亿的《芳华》和4亿的《我不是潘金莲》相差较远,而冯小刚在大众的印象也从曾经的冯氏幽默变成了如今的情怀导演。华谊最初选择冯小刚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冯小刚的商业类型片实现盈利,而今冯小刚强调电影的个人表达转型追求文艺,显然与双方最初的共识出现偏离,分道扬镳也属必然。



1.68亿难救华谊兄弟

疯狂对赌、战略误判、高股权质押

华谊兄弟深陷迷局


1.68亿难救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的危机在企业战略方向上就有迹象可循。王中军曾表示,华谊要做“中国迪士尼”,建立冯小刚电影公社、华谊兄弟小镇将影视产业与房地产产业联动为企业创造更高营收。当年,影视行业掀起并购潮,华谊在游戏、经营IP、实景娱乐、影院建设、互联网娱乐等领域均有投资布局——比如,华谊16.38亿元买地块、6.72亿元收购游戏厂商在当时就被外界誉为“变革之举”,电影行业地位还有待稳固之时,华谊兄弟将更多的资金用来开辟实景娱乐,导致企业多元化发展分身乏力。最终,多元化布局反而成了指向华谊的一把利剑,2014年电影行业正处在发展期,资本、政策都利好行业发展,而华谊的战略误判,直接被光线传媒抢走了年度民营电影公司票房冠军的称号,华谊市场占有率跌出前三,被光线、博纳、万达等公司甩在了身后。


2015年华谊疯狂对赌,2015年10月,华谊斥资7.56亿元收购了成立仅1天的浙江东阳浩瀚影视娱乐有限公司70%股权,1个月后,华谊又以10.5亿元收购刚刚成立两个月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而“东阳美拉”当时的资产总额仅为1.36万元,负债总额为1.91万元,但最终估值却高达15亿元。华谊希望用资本绑定艺人和导演这些稀有资源,非理性的投资艺人和导演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影视圈资本化”,而今两份对赌都已失败告终,而华谊拿到的赔付款也杯水车薪难以自救。


1.68亿难救华谊兄弟


根据华谊兄弟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下降3.34%、41.18%及33.14%,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11.69亿元、39.78亿元及10.48亿元,三年巨亏62亿,华谊深陷“没钱”的困境,同时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华谊兄弟短期借款16.85亿元,长期借款11.06亿元;负债合计68.57亿元,总资产106.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4.51%。根据最新公告披露,王忠军先生、王忠磊先生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为 271,769,990 股,占其所持股份的 38.49%,占公司总股本的 9.78%,对应融资余额为 54,000.00 万元;未来一年内到期(包含前述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为 649,689,990 股,占其所持股份的 92.01%,占公司总股本的 23.38%,对应融资余额为 109,587.00 万元。王忠军、王忠磊两人累计股权质押占比已经超过90%,风险系数极高,投资电影需要资金流巨大,就目前华谊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以及作品资源确实不能令投资者放心,而且华谊不仅面对着钱的问题,长远来看企业公司管理、发展战略等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东阳   兄弟   净利润   没完没了   票房   股权   投资者   业绩   导演   协议   作品   电影   资源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