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近日,一条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现身户外球场看女儿打球。


视频显示,姚明双手背在身后,安静地站在场外,一脸慈爱注视着球场上的女儿姚沁蕾。


10岁的姚沁蕾看上去身高已达1米7,在4人一组的对抗赛中丝毫不怯场,一众网友纷纷赞叹“不愧是大姚的女儿”。


2010年出生的姚沁蕾,因为爸妈强大的基因,一出生就有了“中国体坛第一宝宝”的称号。


姚明不仅自己爱球,还鼓励孩子打球。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今年的两会,不乏要求把体育列为中考高考必考科目的呼声。


对此,姚明说:


“体育不能只停留在应试教育,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提高孩子们参与体育的兴趣。”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心理学家潘菽认为: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其转化成求知的动力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发现兴趣,加以引导


比起让同样身高有优势的女儿继承衣钵,姚明选择了尊重孩子的选择。


他说:


“女儿现在还小,我从没想过要她当上篮球员,只希望她将来能像我一样找到自己的兴趣。我以前也是做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有原动力去在NBA奋斗。”


姚明在一次访谈中透露,体育最重要的是“育”字,培养孩子对体育的兴趣很重要,女儿最早学的是游泳后来也踢过足球,但是她还是最喜欢篮球。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妻子叶莉带女儿打了一次篮球以后,小沁蕾便爱上了篮球这项运动,并称“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下去。”


出于对篮球的喜欢和父母的影响,小沁蕾的球打得也是像模像样。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家长不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教孩子各种知识,而在于培养他对事物学习的兴趣,在这种兴趣充分成长起来的时候,孩子更容易接受学习的方法。


我的一个朋友,因儿子从小表现出对游泳的喜爱,便萌生了送儿子去学游泳的想法。


报班前,她反复的询问儿子:


“你是不是真的对游泳感兴趣?”


当得到儿子肯定的回答后,朋友才放心地陪孩子去上游泳班。


她对我说:


“其实孩子能否成为运动员我一点都不关心,重要的是他从运动中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她和教练商量好,不给儿子施加压力,科学把控训练强度,呵护好孩子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的兴趣一时难以确立并不令人担心,只要细心发现,耐心诱导,加以鼓励,就能唤起孩子稳定持久的求知欲。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以爱立志,筑梦未来


姚明出生于上海一个篮球世家,爸爸姚志源,身高2.08米,曾经为上海男篮效力;


妈妈方凤娣身高1.88米,曾是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姚明曾说:“篮球是我家庭的传承。”


虽然出身于篮球世家,但姚明的爸妈从未刻意引导姚明往体育方面发展。因为他们深知运动员的辛苦,只希望姚明可以做个好人、认真读书、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能有个稳定的工作。


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凭着极高的篮球悟性、出众的身高优势,姚明还是走上了同父母一样的职业道路。


母亲方凤娣在朋友的劝说下,把8岁的姚明送到了徐汇区少体校,白天上去学校上课,晚上到体校打球。


姚明的父母,这才开始陪着姚明练习,成为他最好的启蒙老师。


体校艰苦的训练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姚明也常因他的大块头和笨拙的动作遭到其他小孩子的嘲笑。


挫败的姚明回到家里,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小巨人”姚明


鼓励之余,他们一有时间就会陪着儿子练习球技。


父亲姚志源总会耐心地拉着他在小区里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投篮。


父亲承诺,只要姚明投篮投中一定的数量,就会得到一件小礼物。长此以往,姚明从篮球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感。


日复一日的训练给姚明带来了大小不断的伤痛,但他深知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勇往直前。


孙中山先生说过: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


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同样为了梦想而奔跑的体育生刘传贺,因疫情期间在家训练83天上了微博热搜。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18岁的刘传贺是安徽宿州的一名高三学生,疫情期间学校延期开学,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他训练的脚步。


因为家住农村,没有专业的设备,他常常就地取材, 轮胎、转头都是他训练的工具。


家人们一直以来都很支持他,为了增加训练重量,他们也会上阵陪练。


两个月磨坏一双运动鞋,只为了考上心仪的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给姚明和刘传贺带来的不仅仅是强健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永不止步、顽强拼搏的体育人的精神。


无论输赢,都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生收获,这正是体育人精神的传承。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实践成长,科学育儿


2019年中国男篮在世界杯排位赛最后一轮不敌尼日利亚,无缘东京奥运会。


作为篮协主席,姚明在赛后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用一个“我”主动揽下了全部责任,这一举击中了广大球迷的心。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有人说“姚明的情商和他的身高一样高”。他的人格魅力绝非与生俱来,而是深受父母的影响。


姚明的父母经常教导儿子说:


“你被别人欺侮,总有能讲理的地方,千万不要别人不对,你也跟着不对。”


球星奥尼尔曾经嘲讽姚明,公开表示要让姚明尝尝他手肘的厉害。


让吃瓜群众意外的是,姚明并没有被激怒,而是用“奥尼尔的手肘看上去有很多肉,撞人应该不会太疼”巧妙的化解了对方的敌意。


后来姚明用实力让奥尼尔折服,二人还成为了互相欣赏的朋友。


父母的教诲一直被姚明铭记在心,冷静和幽默是他回击诋毁歧视最好的武器。


低调谦逊是球迷和同事对姚明的评价,这四个字也是姚父姚母一直以来对他的要求。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有人问姚明怎么看待自己的优势时,他说道:


“父母会对我泼点冷水,敲敲警钟,不要以为你身高高就可以怎样怎样,所以遇到很多问题我可能提前都会有准备,这也是我的一种优势。”


在姚明年少崭露头角时,有不少媒体想要采访姚明,都被姚明妈妈拒绝了:


“我希望姚明能脚踏实地,而不是在媒体的夸耀中飘飘然。”


事实证明,姚明没有让她失望,从最初的默默无名到后来的如日中天,姚明的低调谦逊一直贯穿始终。


姚明的踏实与刻苦,基本都来自父母的潜移默化。


为了赢球,他比谁都努力。


姚明给自己的NBA生涯打100分。如他所说:


“每一天我都竭尽全力,没有什么是我后悔自己没有经历的事情,这就是我能赢得的最好成就了。”


正因为父母对姚明从小树立了榜样,才造就了如今的“巨人”。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真谛很简单,就是“榜样”二字。


聪明的家长懂得如何通过体育传递品格教育,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席席老师想对爸爸妈妈们说


随着孩子们课业负担的加重,体育锻炼被丢弃在了一旁, 家长们逐渐遗忘了体育重要的教育功能。


运动不仅可以给孩子健康的体魄,还能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但最根源的还是加深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姚明低调现身野球场只为女儿:儿子看了大呼想要同款家长

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说过:


“一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一个喜欢体育锻炼的孩子,一定会有一颗坚强的心。


暑假已经来临,快快陪着孩子一起到户外锻炼起来,和孩子一起收获一个不一样的夏天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儿子   女儿   体校   中国   低调   球场   身高   游泳   家长   兴趣   父母   优势   妈妈   篮球   老师   孩子   朋友   体育   姚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