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庚子疾病广,虎狼满山川。百钱换升米,河水冲断船。早禾略兴旺,晚稻收不全。秋冬豆麦熟,燕地虫害田。”——《孔圣枕中记》


这是一本托名孔子所著的预测未来的著作,而话的意思是说,庚子年会发生瘟疫、战争(或者兵变)和水灾,以及粮食歉收、物价上涨、蝗虫灾害等问题。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清朝宣统线装木刻本《孔圣枕中记》


今年庚子鼠年,以上问题确实不同严重程度地发生了,表明了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事实如此,连过几天的中秋节和国庆节都在同一天!天文专家称这种现象比较罕见,近100年里面只出现了4次!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所以,宝迷们真的要注意一下,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讲究,多多遵守,才能好运连连啊!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中国人为什么过中秋


中秋节,也叫月亮节。围绕这个节日,中国人从古至今在这一天都忙活着祭月、拜月、赏月、玩月、走月、跳月……月亮见证了太多不可明说的愿望和情感。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图源自网络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最早:拜月求丰收


把中秋当节日来过,从上古时期就有了(但是不叫“中秋节”)。


在上古的古人眼里,这个时间点刚好丰收完。农历八月在秋季的中间,称之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之为“中秋”


所以,“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天子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感谢社稷神对自己及其子民的庇佑。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古人秋天祭祀土地神


具体怎么祭祀日月?周朝时期的古人规定,春分日的早上在东门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


祭日于坛(高台),祭月于坎(坑穴)。


坛在上,是光明的;坎在下,代表幽静,所用祭品都差不多是牺牲(祭祀用的牲口)玉帛之类的。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北京的日坛公园和月坛公园


还有呢,我们今天想象的兔子在月宫中捣药,也是上古的古人老早编出来的“童话”。春秋战国时期,古人把日月分别称之为东皇公、西王母。


东皇公和西王母都坐在柱状物体上,其中西王母两旁还跪有捣药的玉兔们。顺便一说,月神嫦娥便是西王母的“改编版”。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陕西绥德四十里铺汉画像石墓门楣西王母仙界图像局部(注意最左边的兔子)


需要注意的是,祭日祭月,在上古时期,都是皇家王室的活动,民间少有类似的消息。


因为对皇家王室来说,日月之神只有他们这样有权力的人才能沟通,平民是无缘祭祀享用的。也就是说,很长一段时间,“中秋节”在民间是没有的,连个节假日都不算。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早期皇室祭祀为主的中秋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中期:拜月求长生


隋唐以后,古人对月亮的认识更加理性,皇家王室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威。


特别是唐朝国富民强,人们的“脑洞”大开,虽然还没有中秋节,但是赏月、玩月在农历八月十五已经是一种民俗了。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手举日月的伏羲与常羲,而常羲就是中国神话中的月亮之母


赏月即抒情。秋月成了古人寄托情感的载体。


不管是白居易的“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还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看来也很让人有共鸣啊。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举杯邀月


而玩月呢?最强的“玩月高手”应该是唐玄宗了。《唐逸史》中记载,道士罗公远开元年间中秋侍明皇登月宫看仙女为自己舞霓裳羽衣曲。


这故事自然是传说了,不过也说明了,当时道教文化在中原有多么的丰厚。而唐玄宗之所以这么大力推崇道教,其实是为了炼丹吃药,求长生。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唐明皇和“道友”游月宫故事镜


上行下效,民间的平民为了求自己健康长寿,也开始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拜月了。


出于爱美之心,以及对婚姻的向往,唐代女性中更是逐渐流行起“拜月求偶”,由此还衍生出“月亮占候”、“摸秋送瓜”等风俗。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五代人《浣月图》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后期:拜月求幸福


经过千年的酝酿,中秋节在宋朝时被古人确定。过去,人们只当有中秋这么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往后这天就成了一个节日,还放假一天呢。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宋朝将中秋节合法化


因为饱受了唐朝之后五代十国之乱的痛苦,所以宋人一边在宋词里伤春悲秋,一边在生活中尽情享乐,在宋人眼里的中秋节变得更加世俗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宋 马远 《月下把杯图》


有钱没钱回家过中秋,是宋人唯一的想法。


当时皇家会举办“中秋晚会”民间则取消了夜禁,夜市不打烊,人们结队爬梯登高赏月,中秋节变成了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热闹的宋朝夜市


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这天居然会挑战彻夜不睡,因为他们认为中秋当天熬夜越晚,就会越长寿。


所以,在中秋那天,宋人惯于熬最晚的夜,赏最美的月。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然而随着北宋的灭亡,人们望着头顶的明月,感怀旧日繁华不再,在这妻离子散的悲伤情绪之下,中秋节终于被赋予了“团圆”的内涵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一家人共度团圆月,成为了习俗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近代:跻身一线


等到了清代,赏月、拜月风俗更普及,以致在各地方志中都有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和介绍。


中秋之夜,几乎家家各有宴会,以酬佳节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清·陈枚 《月曼清游图》之琼台赏月


时至今日,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远方的游子或千里还乡、或遥寄思念,在家的亲人则要相聚一堂、共叙天伦。时光荏苒,传统的作用,是为了安抚我们心灵中那些不变的情怀。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中秋节有过哪些民俗


既然知道了中秋节的由来,那么,它的主要民俗都有哪些呢?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拜月亮


明朝北京人中秋节这天拜月,会在市场上买一种特制的“月光纸”。这是一种神码,上面绘有月光菩萨像,坐于莲花宝座上,旁边有玉兔持杵如人般站立着在臼中捣药。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此月光非彼月光


今天一些北京人家还会在中秋节这天,在家中设月光菩萨像,供圆形的果、饼与西瓜(切成莲花状);


等到夜间在月出的方向,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后,将月光纸焚化,撤下供品,最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家人们将其分食干净。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祭月主要由女性主持


比较不同的是,江浙一带,古时中秋拜月有“烧斗香”的民俗。斗香,即用细的线香编制成斗状,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到了中秋之夜,人们将斗香焚烧于月下,就是“斗香祭月”了。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江南斗香(资料图)


以上这些中秋拜月民俗,直到明清以前,都是男女皆可拜的,其寓意也各不相同:


男性拜,是期望自己“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意思是保佑自己早日科举成名女性拜,多是祈求自己有一副美丽的容颜,“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女性拜月还有祈求婚姻子嗣的目的。比如清朝有“走月亮”的习俗,说的就是中秋之夜,女性盛装出游,且夜不归宿,可能在此期间求得良缘。“摸秋”、“偷瓜送子”,则是借着月色摸瓜偷瓜,寓意求得孕育


到了明清,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月神从此以后成了女性才能祭拜的对象。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20世纪初,月神成了兔儿爷,变成一种可以被把玩的物件儿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燃佛灯


中秋节燃灯和元宵节燃灯是不一样的,典型的是宝塔灯,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而成,主要在南方流行。


像清朝苏州村童在旷野用瓦砾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广州村童燃“番塔灯”,用碎瓦做的。湖南村童燃的宝塔灯,要在中间焚烧,意为“红透了是吉兆”等。


这些宝塔灯都是为了借助佛教力量祈求生活平安而做的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据传烧塔源于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


还有一种中秋节灯也很典型,叫素馨茉莉灯,这种灯燃上,香飘十里


其他中秋节灯,比如柚子皮灯(将红柚皮雕刻成各种人物花草形状,再在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点灯后红光四射)也很有趣。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悬挂的桔灯,又叫做“舞流星香球”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吃月饼


各地中秋节尽管民俗不尽相同,却都有着一个相似点,那就是吃月饼。月饼既是中秋节的必备祭品,又是传统食品


月饼的来历很久远,据说殷商时代的“太师饼”是月饼的雏形。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汉朝时加了西域进口的核桃更加美味


到了宋朝时,古人有了月饼这个概念。比如,苏东坡写诗赞美“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但是,那时候人们更喜欢吃新鲜的东西,节假日得闲了更要吃好的了。像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吃时令瓜果蔬菜,比如石榴、枣、栗、橘、葡萄等,才算时髦。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红楼梦》中的中秋节


所以啥时候中国人中秋节要吃月饼呢?得到明朝。在《客座赘语》里,明人记载,宫廷里,到了中秋节,太子会向父皇进献月饼。


这样的做法传到民间,大家也开始效仿着互送月饼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祝福。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祝大家中秋快乐


而这月饼呢?一旦成了礼物,口味、造型就变得五花八门,品质得到了大大提升,一饼能被卖到数百钱


吃月饼的时候也有讲究。民间一般会把它分成若干份,家里人一人一份,中秋之夜享用干净,如果有家人不在,就把他的那份留着,等他除夕回来了再让他吃掉。可见,这小小的月饼里,寄托了多么深沉的祈求团圆之情。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如今内涵丰富的月饼


值得一提的是,对夫妻来说,中秋节也是重要的团圆之日。

出嫁的夫妇在和家人团聚之后,当天必须返回家中,与爱人团聚。俗语,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就是这么来的。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今年中秋要守的禁忌


不过,中秋赏月和拜月,也不是一件能马虎的事呢!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这四种女人不能拜月


因为月亮属于太阴,是阴象之物,月最圆之时则最阴,极阴遇极阴,于身体健康、运势逆转都不利。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论述妇女“其血上应太阴(月亮),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现代医学家们也研究证实:大多数女性的月经周期与月亮的盈亏呈同步反应。


所以,女性和月亮有着密切的关系,中秋祭月对女性是十分重要的。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不过,有以下情况的女子,今年就不要拜月了。①体弱多病之人,②刚生产流产或者生理期之人,③刚失意或者运势差之人,以及④刚搬新家却没有“闹房”之人,深夜最好不要独自在外徘徊,尽早归家。


现代社会已经没有迷信之说了,但还是谨慎拜月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当然,这些女性也可以依靠佩戴一些配饰,多添一些阳气。宝姐建议佩戴驱邪的红绳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红绳上也可以穿雕刻了佛经的转运珠,或者悬挂葫芦、祥云等的吊坠,都可以达到提升阳气、驱邪避害的效果。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拜月不遮头


在拜月的时候,大家注意头发不要遮挡住额头。因为在古人眼里,额头代表了一个人的神灯所在。在拜月时,神灯被挡,属于重大忌讳。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千万不要用手指月亮


中秋这天千万不要用手指月亮,用手指月亮是对月神的不尊重,这也是自古就有的民俗。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古人认为如果有人用手指指月神,会遭到月神的严厉惩罚,惩罚的方式就是梦中割掉指月神的那支手指。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不适合结婚


中秋节这天不适合结婚,大家想想中秋节怎么来的就知道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一段非常凄惨的爱情悲剧,爱人之间的生死别离才铸成了这段关于中秋的神话传说,想来也不是婚姻嫁娶的好日子吧。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当然,重要的是,中秋本就是大家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日子,所以可能会打扰到别人的团聚,而且结婚客人可能会缺席,最好慎重考虑。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黄历禁忌日


2020年中秋节是公历10月1日,乙酉月丁丑日


黄历表明,忌:搬家、装修、入宅、动土、安床、上梁、出行,也就是说,中秋节当天,不适合搬家,不适合旅游,不适合做开业,不适合安葬往生者。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中秋节当天属于丁丑日,彭祖百忌里有“丁不剃头,丑不冠带”的说法,可以理解为这一天不要理发也不要戴帽冠,否则坏运气就要跟回家了。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出门前回家后要烧香


中秋节如果要外出,出门前需烧香(三支足以),表示保佑出入平安,一帆风顺;回家之后,也要烧香,一是感谢神明保佑,二是为今后一年的出行平安祈福。


中秋国庆同一天,6个禁忌提前注意,才不会过成“劫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月神   中秋   西王母   祭日   宋人   月亮   宝塔   宋朝   祭祀   月饼   团圆   中秋节   禁忌   民俗   古人   国庆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