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提起《我来自北京》系列,关注网络电影的读者一定不会陌生。

这组以挂职扶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为关键词的影片,自2020年春节期间分批上线以来,就给网络电影创作带来了一股新风,成为了现实题材网络电影的一张名片。

《我来自北京》系列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长信传媒制作出品,属于主题创作范畴,也是记录时代、反映民声,以求拓宽网络电影题材边界的试水之作。从已经上线的五部前作《扶兄弟一把》《铁锅炖大鹅》《过年好》《福从天降》《按下葫芦起来梨》收获的反馈来看,坚持轻喜剧风格、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拍摄的《我来自北京》系列,寓教于乐,有着良好的下沉影响力。

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有的观众把个系列当做了乡村生活喜剧来追,在挂职干部和村民间充满泥土味的较量与和解中,捕捉到了趣味。有的观众则在致富主题之外,发掘了《我来自北京》系列的民俗风光片特质,故事从黔西南山区讲到了东北黑土地,又从边境小城来到了中原腹地,步履不停、美不胜收。

今天,《我来自北京》系列收官篇《玛尼堆的秋天》即将上线爱奇艺。

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这次,镜头跟随挂职干部的步伐,来到了位于川南藏区高原的德格县。讲述了肖宁月(岳丽娜 饰)作为挂职副县长,克服高原自然条件之艰,直面当地复杂的人文情况,与各地扶贫干部、援藏志愿者一起,抓教育、搞产业,带领当地村民奋斗致富的故事。笔者有机会提前看到了正片,有些话不吐不快。

浓缩藏区乡村振兴的散文诗

《玛尼堆的秋天》算得上主流网络电影首次挑战少数民族扶贫题材。

这不是因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故事观众不想看,而是以网络电影的体量,想要把少数民族的风情拍好,致富的故事拍透,再找到与主流观众共情、共鸣的公约数,很不容易。另外,网络电影多依赖强情节和高频冲突来吸引点击、挽留观众。少数民族扶贫题材显然很难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艺术加工。

《玛尼堆的秋天》的主创并没有因为是网络电影便局限了创作思路,而是选择了与这个故事适配的表现形式。

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影片取材自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扶贫一线,编剧张弘弢在加工过程中,放弃了对强情节的追求,以肖宁月的脚步串线,勾连起了德格县的乡村图景与人文地标。这种类似“公路片”的结构化整为零,让《玛尼堆的秋天》得以从教育扶智、种植致富、旅游业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等多个侧面,展现藏区乡村振兴的成果。

如果说“公路片”的结构决定了《玛尼堆的秋天》的叙事广度,主创则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为这个藏区的扶贫故事添了深度和温度。

一来,在表现挂职干部一线工作的时候,抓真矛盾、写真事迹。

藏区不仅地理位置特殊,藏民在风俗习惯、族群文化上也具有很强独特性。他们在致富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更复杂,因此也需要挂职干部有更主动的换位思考,更耐心的了解沟通。

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比如,《玛尼堆的秋天》一开篇,是肖宁月为了给一个足球选拔赛落选的女学生争取机会,驱车追教练的一场戏。放到其他地区,很难想象一位并不主抓教育的副县级领导,会把工作做到这样微观的程度。但在德格县这就是工作的真实要求。

外地来的教练不了解这里的学生的家庭负担,但抓扶贫一线工作的肖宁月了解。学生只是因为帮家里秋收青稞体能消耗过大而影响了成绩。如果因此让这个藏区孩子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那真算得上工作失职。

再比如,搞合作社种植,最头疼的就是村民抢收不积极的难题。因为去年青稞歉收,在肖宁月的争取下政府给了补贴,部分村民就有了“吃拿等要”的情绪,觉得收不收都一样,哪怕青稞烂在地里都有政府兜底。

因为市场经济欠发达,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确实存在竞争意识不强的问题。这就要求挂职干部得把工作做得更细,通过合作社奖罚分明、多劳多得的规则制定告诉村民,共同富裕不是吃“大锅饭”,要靠大家用勤劳换财富。

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二来,是诗化地表现藏地民族文化,并让它与情感线索共济交织。

拍藏地乡村振兴,少不了对藏区文化的表现。但怎么表现才能不沦为符号化的猎奇需要多下功夫。

《玛尼堆的秋天》中将部分藏地文化技艺有机融入到了乡村振兴的主线。比如藏纸技艺被来自深圳的支教老师林楚尧(朱铁 饰)请进了课堂,成为了教育扶志的关键;泽仁大师的唐卡艺术则作为家乡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被带回了独木峰村。

还有更多的藏地文化奇观通过影片的诗意化呈现,成为了主角们情感发展、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比如,开篇肖宁月与前夫林楚尧在玛尼堆旁的第一次擦肩而过,便是在悠扬的格萨尔说唱中酝酿开来。肖宁月的得力助手康巴汉子拉木泽瓮(更登彭措 饰),和爱慕的姑娘闹起冲突、闹别扭,则发生在地标德格印经院旁。而闹别扭的原因就更藏地化了,竟然是因为拉木在当地传统节日上,舞跳得太好,吸引了其他年轻女性的注意。

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玛尼堆的秋天》在诗性抒情的同时,还将少数民族文化地景有机地融入了主线情节和人物塑造。当我们看到五色经幡摇曳风中,听到汉藏群众与干部载歌载舞的欢笑在高原山河间回响时,就知道这篇藏地乡村振兴的散文诗成型了。

当高原“公路片”遇上现实题材网络电影


当然,《玛尼堆的秋天》采用高原“公路片”的结构,并非只有拓宽叙事广度的作用。

人物塑造上,它通过还原肖宁月“办公室安在车轮上”的工作节奏,塑造了这么一个风尘仆仆的挂职副县长的形象。在《玛尼堆的秋天》里,我们很少看到坐着办公的肖宁月。

她先是用一场追车戏,改变了一个足球运动员“苗子”的命运。接着就去解决种植合作社中村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到了之后,她召集了村里的干部班子,却一不吃饭、二不开会,而是带着他们和自己一起下地挖土豆。靠着以身作则的感召力,让村民走上了地头。

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随后,她便赶到县里开脱贫攻坚落实会,还不忘顺便带着外省领导参观一下地标德格印经院。紧接着,便深入脱贫困难村独木峰村,帮第一书记王洋(赵晓苏 饰)找致富办法。在实地调研中,她发现了唐卡大师泽仁的故居,也琢磨出了旅行团体验唐卡的文旅产业亮点。

如果不是现在的公路结构,很难把笔墨集中在肖宁月一个人身上。东讲一村西讲一寨的致富故事,适合单元剧却不适合网络电影。高原“公路片”的类型化用,帮《玛尼堆的秋天》塑造了一个奔波奉献的援藏挂职干部典型。

同时,副县长的车轮连缀起德格乡的乡村振兴图景,也串起了藏区高原的壮阔风景。

《玛尼堆的秋天》深入藏区拍摄,藏地的天高云低、雪山深谷片中有,翠湖经幡、经院集市片中也有,另外还有群山环绕中的藏式小学、最质朴的藏民家庭……

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这些山湖谷林是壮阔的自然景,也是等待挂职干部回答的乡村振兴答卷。这部电影常把挂职干部陈述工作规划、发展难题的对白,当做画外音与德格县的壮阔外景剪接在一起,要表达得正是这层含义。而怎样把这块瑰丽之地变成能让村民富足生存的宝地,需要挂职干部发挥才智、挥洒汗水去寻找答案。

《玛尼堆的秋天》是演员岳丽娜第一次尝试挑战导演工作。在开机前,岳丽娜就曾和剧组一起,多次深入康巴高原藏区采风堪景,走访当地扶贫干部、贫困村庄,拜访唐卡、藏纸工艺大师,切身实际地感受藏族风情、收集创作灵感。一个多月的拍摄过程中,全剧组又克服高海拔缺氧挑战,多次转场,坚持实地取景。有了这样不计回报的创作态度,才有了《玛尼堆的秋天》中让人沉浸的藏地体验。

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站在收官回看,《我来自北京》系列网络电影用影像为时代留信史,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一个在疫情期间完成的主题系列创作,主创团队为了完成创作任务,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在受限的拍摄条件下,保证了扶贫故事地域覆盖的广度,故事讲述的深度,以及系列化的篇幅体量。对于网络电影来说,这不仅是主题系列创作的一次成功试水,也再次证明了现实题材在网生环境下的旺盛生命力。

《我来自北京》系列网络电影,也是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作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广电局的主题策划、创作推动,不仅为《我来自北京》找到了“首都干部下乡记”的切入口,还为系列创作提供了包括原型人物、地方拍摄配套、创作指导、政策把关、基金扶持以及发行支持等多种资源保障。

事实证明,这种组织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在北京市广电局的扶持下,主创团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艺术创作,采撷生活朝露,讴歌奋斗人生。《我来自北京》系列的组织模式,也为后续重大现实题材网生内容的策动提供了经验。

长信传媒的主题创作方法论


作为一家经验丰富的上市影视公司,长信传媒近年来在主题创作上屡献佳作。

2017、2018年间,长信传媒的前身完美建信就曾调动公司最优质的创作力量,一头扎进了以塞罕坝造林事迹为原型的《最美青春》的创作中。

当时还没有主题创作的说法,但以长信传媒创始人郭靖宇为核心的创作团队承担了传播先进事迹、弘扬时代精神的艺术责任。最终,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最美的青春》,也凭借充沛的情感感染力和青春浪漫气质打动了观众,获得了第32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2020年,聚焦脱贫攻坚的《最美的乡村》,讲述抗疫事迹的《最美逆行者》先后与观众见面,组成了长信传媒重大现实题材三部曲。

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网生主题创作,除了《我来自北京》系列网络电影,长信传媒还参与了首部网络献礼剧《约定》的创作,在《青春永驻》单元以家庭喜剧的方式讲述了父女俩为失忆的乒乓球运动员妈妈找回忆的故事,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从经济账上来说,投身主题创作对长信传媒来说,并不是高性价比的选择。在这些作品背后,更大的驱动力是对社会效益的追求。郭靖宇导演在过去的采访中,曾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要做属于时代的‘垫脚石’”。想来,立足时代敢于担责,勇于尝试不惧失败,这应当是长信传媒能够长久扎根主题创作的根因所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德格   高原   德格县   乡村   悦目   养心   北京   村民   题材   秋天   观众   公路   干部   传媒   故事   系列   主题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