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凌叔华

徐志摩对凌叔华第一次有好感,是在1924年欢迎泰戈尔的宴会上。

那一年,泰戈尔应邀访华,负责接待工作的是北京大学英文系的教授陈西滢。

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他把接待晚宴设置在了凌叔华的家里举办,而整宴会,席间女士只有两位,一位就是众所周知的林徽因,再有,就是这位凌叔华小姐。

因是在自家家里举办,凌叔华在宴会中表现得落落大方,她的美丽与气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是在这次宴会上,一直在为泰戈尔做翻译的徐志摩,被眼前这位美丽活泼的姑娘深深吸引了。

泰戈尔也看出了徐志摩对凌叔华的动心,作为老朋友,他在徐志摩面前给予了凌叔华很高的评价,建议他放下林徽因和凌叔华交往。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泰戈尔访华

凌叔华出生于1900年3月25日,其父亲凌富彭籍贯广东番禺,曾参加过“公车上书”,后来他又进入北洋政府,并出任要职。

凌叔华就是生在这样一个真正的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

俗话说:“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意思是男孩子因为将来要上社会上吃苦打拼,所以得“穷养”着以锻炼他的毅志与能力。

而女儿要尽量“富养”,让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一个高眼界,这样她将来走上社会后会比较独立和有主见,至少不太会被人不怀好意的情色之徒轻而易举地骗跑。

凌叔华就是一个被“富养”着长大的女孩子。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林徽因陪泰戈尔访华

凌叔华是凌富彭三姨太所生的第十个女儿,从小乖巧懂事,而且难能可贵地活泼聪明,很快就从众姊妹中脱颖而出。深受父亲的喜爱

那时候凌府经常是高朋满座,来往的尽是名家大师:包括齐白石、梅兰芳,“晚清怪杰”的辜鸿铭;国学大师陈寅恪等大画家、艺术家。

小小的凌叔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同时也对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凌富彭不仅专门为她请了名师教她学诗作画,还花重金将凌叔华送到北京大学读书。

而对于凌叔华来说,她早年的这种被“富养”的经历,也在一定车鞥度上影响了她的人生命运。

她的性格矜持而得体、理智而娴淑、从容而大度,这一点与林徽因确有相似之处。徐志摩之所以一眼便喜欢上了凌叔华,正是这个原因。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徐志摩与林徽因

徐志摩开始给凌叔华写信了。1924秋天,徐志摩给凌叔华写了第一封信,随后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共写了80多封,也就是一两天、两三天就一封。

当然,凌叔华并不是对于徐志摩的每一封信都回,但多数都是回的。

一对男女之间这样密集的通信本身,其实就已足可说明他们关系的非同一般,况且对于他们间的关系,只要是与他们关系稍近一点的旁观者,似乎也都看出端倪了。

在许多人的眼里,此时的徐志摩与凌叔华,俨然已是一对情人了,连徐志摩父亲徐申如也这么看了。

徐志摩此时已与张幼仪离婚,作为独子的徐志摩的离婚,其父亲徐申如很是关心,当然儿子与林徽因的绯闻他也不可能不多有耳闻,只是他并不看好,可此时他竟然认定凌叔华是很适合做自己儿媳妇的,并明的暗的地向徐志摩表达过自己的这一看法与建议。

然而徐志摩终究没能与凌叔华走到一起,而是与陆小曼结了婚。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陆小曼

徐申如曾为此而大为恼火,毅然断绝了对徐志摩的金钱接济,弄得公子哥出身的徐志摩和交际花出身大手大脚惯了的陆小曼一时几乎陷入了生活的困境,

以致徐志摩在写作和编稿外不得不四处兼课。

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后,徐申如怀着沉痛的心情为儿子建墓造碑,而这碑的碑文,他既没有让徐志摩法定的妻子陆小曼写,更没有让徐志摩事实上一直挚爱着的林徽因来写,而是转辗托人请凌叔华书写。

就这样,凌叔华亲笔书写的那“冷月照诗魂”五个字,被刻在了徐志摩坟前的石碑上。

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凌叔华本来是完全可以最有条件成为徐家的媳妇的。

那么按理说,天时、地利、人和都似乎已占尽了的凌叔华,为什么最终没有与徐志摩结合呢?

凌叔华在《武汉日报》文艺副刊做主编时曾发表过部分的她与徐志摩的通信内容,从摘选的这些内容上看,凌叔华太了解徐志摩心中对她的定位。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凌叔华

即并不是将她当作情人和爱人——他心中的情人和爱人还是林徽因,只是因为她的离去,无可奈何之下他需要一个替身——也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一点,她才最后选择离开他。

因此,在这场在外人看来的“徐凌之恋”中,在凌叔华一方,是她的理智事实上为她避免了自己做了一个替身的尴尬。

更何况陈西滢也在一旁紧追着哩!

看来凌富彭当年对女儿的“富养”,真还是起到了作用!不过这一次总算还好,徐志摩毕竟没有与凌叔华捅破这层窗户纸,于是他们还能做最好的朋友。

1925年3月,徐志摩去欧洲找泰戈尔。或许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想让自己这位老朋友能对自己几乎一团糟的生活指点迷津吧!

临行前,徐志摩将自己一些很重要的日记、信件和文稿等放在一个小小手提箱里,请凌叔华帮她保管,并叮嘱她一旦有了意外,请凌叔华为自己写一部传记。

如此重大的托付,徐志摩在众多的朋友中选择的对象是凌叔华,这足可说明徐志摩还是将凌叔华当作了最可靠的朋友。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凌叔华与徐志摩

徐志摩的言行自然也让凌叔华在接受了重托后而又非常不安,但她又权当这只是他的一个玩笑。

四个多月后,徐志摩平安归来。凌叔华自然欲将这“八宝箱”完璧归赵,但是徐志摩不知何故一再推托,所以它一直都寄存在凌叔华处。

尽管后来凌叔华曾离开北京前去武汉大学任教,但这个“八宝箱”她都一直带在身边。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遇难,也将几个女人惊呆了,因为她们的那个欢喜冤家徐志摩正在那架飞机上。

林徽因在得到消息的当场就昏了过去,陆小曼得到消息时当场口吐鲜血。

然而,她们似乎很快从悲痛中转向了仇恨:林徽因恨陆小曼——在她看来,正是因为陆小曼的不断挥霍才弄得徐志摩在北京、南京和上海间兼课和奔走,并为了省钱而乘坐免费的飞机。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陈西滢与凌叔华结婚照

陆小曼恨林徽因——在她看来,正是因为林徽因与徐志摩在北京的藕断丝连,她才愿独居上海而不愿去北京,以致郁郁寡欢欲在不断挥霍中寻求安慰。

更何况徐志摩这次之所以要坐这免费的飞机,是为了赶回去为林徽因的一个演讲会捧场;

早已与徐志摩离婚但一直没改嫁的张幼仪,自然在这件事情上是既恨林徽因,也恨陆小曼。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徐志摩原配张幼仪

此时此刻,唯有悲痛的,似乎反倒只有那与徐志摩关系相对最远的凌叔华!她怎么也不能相信,徐志摩或许只是开玩笑说过的一句话,竟然真的一语成谶。

这时候,她越发感到了那只“八宝箱”的分量,也或许正是在这时候,凌叔华才打开那只“八宝箱”看见了里面的内容的吧!

这“八宝箱”虽然作为徐志摩的遗物,按法律上本应该交给他的法定妻子陆小曼,但她这一看之下,觉得无论如何不能交给她,因为有徐志摩生前的相托,更因为里面有相当的内容陆小曼并不宜看到。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徐志摩

只是既出乎她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的是,第一个向凌叔华索要“八宝箱”得倒不是陆小曼,而是林徽因。

但在凌叔华看来,这“八宝箱”又是无论如何也不宜交与林徽因的——这既不合法,同时也因为里面有内容并不宜让林徽因看到。

然而林徽因是何等聪明的女人啊!凌叔华越不肯给她,越说其中有她“不必看也不宜看”的内容,那她便越要看,并越要得到,因为那一定影响自己的名节。

林徽因的聪明不但在于她能想到这些,更在于她总有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凌叔华不是以要为徐志摩写传记而不肯交出“八宝箱”吗?那么,让有着文坛领袖地位的胡适出面,同时以“徐志摩全集编辑委员会”的名义去讨,凌叔华岂能再不交出来。

善良的凌叔华在得到了胡适的有关承诺后,虽然明知道有违亡友的心愿和托付,但也只好将“八宝箱”中的东西分几次陆续交给了胡适。

可是胡适根本就不会按承诺只是将这些东西作为徐志摩全集的编辑之用,而是不但将林徽因想要的部分给了林徽因,而且也将他自己想留的自己留了下来,从此天日难见。

凌叔华终究没能完成徐志摩所托,为他写出一篇传记。在这一场“八宝箱事件”中,被“富养”大的凌叔华终究显得太单纯,太轻信,太善良,正是为此,她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对于亡友的愧疚中。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凌叔华与丈夫陈西滢

1935年,凌叔华在武汉大学任教,丈夫陈西滢是文学院的院长,在学校的生活和工作中对她构成的一种保护的幸福。

她时时都能感觉到;她自己的事业也蒸蒸日上,教学之余主编报刊,发表作品,一时与袁昌英、苏雪林一道,被人们誉为“珞珈三剑客”和“珞珈三杰”,在文坛地位也越来越高。

就在这时,一位来自英国的青年朱利安走进了她的生活。

那一年她35岁,朱利安比她小几岁,他们是同事。

相识之初,因为自己的丈夫是学院的院长,她自然而然只是以主人和大姐姐的姿态,向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年轻人给予了一些她自以为是应该的关心和帮助,没想到这却引来了朱利安疯狂的追求。

或许是这个来自英国的朱利安,让她重新感觉到了曾留学英国的徐志摩曾经带来过的某种气息吧,或许是他的疯狂重新唤醒了她在心灵深处沉睡多年的疯狂,或许这都只是在通过朱利安对当年本该与徐志摩之间将发生的疯狂作一次补课和补偿吧?似乎在不知不觉间,凌叔华也变得疯狂了。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朱力安

按照凌叔华本来的性格,这样的事情她是断不能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是断不会任它张扬的。

然而,疯狂之中,她所有的理智、冷静和矜持似乎全忘了:她竟然容忍了朱利安公然当着陈西滢的面向自己示好,她竟然允许朱利安将自己公然如介绍未来儿媳妇一般向他的母亲作介绍,甚至她竟然与朱利安一起半公开地双双去北平尽情畅游……

凌叔华如此的疯狂举动,不要说让陈西滢一时措手不及,就是周围的朋友也一时瞠目结舌,人们不能相信,一向的乖乖女,怎么会突然之间疯狂了呢?

然而再疯狂的乖乖女,最终也只是乖乖女。很快,凌叔华便要求朱利安与自己结婚,以结束这种疯狂。

谁知朱利安怎么也不肯与她结婚,因为他要的只是一种疯狂。此时的凌叔华,实际上已踩在了她悲剧人生的门槛上了。

因为那时普遍的社会现实是,夫妻双方,任凭男人在外寻花问柳,彩旗飘飘,但女人是断然不能红杏出墙的。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然而,或许是陈西滢太了解凌叔华了,了解她的疯狂只是一场灵魂的暂时迷失,于是他给凌叔华开出了三个条件:一离婚,二分居,三与朱利安一刀两段。

尽管陈西滢曾被鲁迅骂过,尽管他事实上也有着种种毛病,但此时此刻倒不愧是一个大丈夫。

然而,此时此刻陈西滢给的这个“台阶”对于凌叔华来说,又未必不又是一次考验。

凌叔华的理智与冷静再次帮了她的忙,她毅然选择了与朱利安一刀两段回到陈西滢的身边,一场爱情和婚姻的悲剧终究没有发生。

对此,我们不能不说,凌叔华是幸运的,连出轨也能有那么幸运的结果!

而此时,我们多此一举地设想一下,如果将陈西滢换成徐志摩又会怎样呢?凌叔华还会有这样的幸运吗?

以此来说,凌叔华当年迅速从“替身”地位中挣脱出来,并主动选择陈西滢,未尝不是她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民国才女凌叔华:不嫁徐志摩,婚内出轨被丈夫宽容,拥有幸运一生

凌叔华无论是对于爱情还是友情的处理,都应付自如、分寸恰到好处,人们对此似乎都只有赞美,她似乎成了现代女性的楷模,这不能不说实在是难能可贵。

再加上她人生的运气又似乎总特别的好。抗战胜利后,许多知识分子似乎身不由己地扯进了国共两党的政治纠纷中,有的甚至还一时难以自保。

而凌叔华似乎是命运的安排,无意中便避开了被扯进这种纷争的危险。1946年,陈西滢受国民政府委派,赴巴黎出任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凌叔华随后带女儿到伦敦与陈西滢团聚,从此定居欧洲。

1970年3月29日,陈西滢在伦敦去世,凌叔华还是让他“落叶归根”,将骨灰安葬在他的老家江苏无锡。

1989年,凌叔华坐着轮椅,由女婿——英国汉学家秦乃瑞陪同,飞回故乡北京。1990年5月22日的下午,凌叔华在故乡去世,享年90岁。

临终前她留下遗言,要与陈西滢合葬。尽管给予她一生中爱的浪漫和疯狂的男人并不是陈西滢,但她相信只有这个男人才能给她最大的宽容、最好的保护和最后的依靠,她要永远陪在他的身旁。

一代才女,生前身后似乎都这么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胡适   泰戈尔   亡友   目的   北京大学   英国   替身   才女   北京   此时此刻   民国   理智   宽容   幸运   丈夫   父亲   女儿   疯狂   关系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