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农村文化

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落后的现象逐步显现出来。如何激活农村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课题。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不少农村,有了闲钱之后,广大农民群众的娱乐活动依然是打牌、喝酒。收入增加改变的是打牌的赌注,喝酒的本钱,婚丧嫁娶的花销。金钱至上、封建迷信等不利于农村精神文明的观念,屡见不鲜。

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明显。而搞大水漫灌、一刀切的地方,往往事与愿违。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激活农村文化要从根本上改变村里人的生活状态。要注重教育、卫生、娱乐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激活农村文化,关键在人,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各种关系,才能对社会结构变迁、利益关系变化、生活方式变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进行规范调节,保持农村社会协调稳定。各级干部在引导过程中要注重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的变革与创新,真抓实干,要从“大水漫灌”转向“精确滴灌”。尤其是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基层组织,更要选对人、用对人,让那些懂农村、懂文化、有公心的人才为乡亲们解决问题。

越是艰巨的任务,越要讲究科学施策、有效应对。针对处于文化落后的农村,我们要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它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使荣辱观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社会所有成员都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当务之急,整个社会要营造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推动农村文化积极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漫灌   公心   婚丧嫁娶   农村   文化   大水   新农村   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落后   注重   利益   关系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